@Tristan Kennedy SME科技故事翻譯
極限運動總是伴隨著危險。為了降低風險,我們至少應該掌握一些基本常識。然而總有一些缺乏常識的人又很喜歡挑戰(zhàn)極限。我們也為這些無所畏懼的白癡準備了大獎——達爾文獎。
以下故事可能聽起來非常魔幻,但經(jīng)求證它們都是絕對真實的。
1997 年,弗吉尼亞州雷斯頓市的警察發(fā)表聲明,他們在一座70英尺(約21 米)高的大橋下方發(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過確認死者是22歲的埃里克。
埃里克是個追求極限的人,他不屑于玩成熟的商業(yè)蹦極,而是選擇自找刺激。為了安全,他準備了多條蹦極繩,一段系在身上一段固定在橋上,長度也再三確定小于70 英尺。
確保萬無一失后,埃里克自信滿滿地從橋面上跳下,然后就沒有然后了。他忘了蹦極繩有彈性……
達爾文獎的網(wǎng)站上對獎項獲得者有描述:“通常,一名被雪崩這樣的自然災害殺死的人是沒有資格獲得達爾文獎的。”
沃爾特被提名的原因是他在雪地摩托高標上的好勝心。高標是一個雪地摩托項目,簡單來說就是駕駛雪地摩托從山腳一路上爬,到達盡可能高的地方,再掉頭返回,其間不發(fā)生陷車翻滾才算成功。
州警官警告說這種運動很容易引發(fā)雪崩。實際上事發(fā)當天,沃爾特就曾經(jīng)引發(fā)了一次雪崩,所幸規(guī)模不大,他只是被雪埋到腰間。
正常人遇到雪崩都會感到害怕,至少應該將其視作一個停止的信號,但沃爾特不是正常人,他繼續(xù)駕駛雪地摩托勇闖高峰,第二次雪崩無情地把他的基因從人類的基因組中剔除。
1995 年,一個叫羅伯特的狠人打算繼續(xù)為人類作死挑戰(zhàn)出一份力,他計劃開水上摩托艇完成一次飛躍尼亞加拉瀑布的壯舉。
羅伯特做了詳細的準備,他給水上摩托裝備了火箭推進器和降落傘。整個計劃是這樣的:羅伯特駕駛摩托艇向瀑布懸崖飛馳,快到瀑布邊緣時打開火箭推進器,在軌跡的最高點打開降落傘。
整個計劃要難度有難度,要觀賞性有觀賞性。只是羅伯特忘記了火箭和降落傘都不防水。在沖向瀑布的過程中他按下按鈕,火箭推進器沒有反應,來不及猶豫摩托艇已經(jīng)飛出瀑布,隨后他按下降落傘,也沒有反應,最后連羅伯特本人也沒有了反應。
1999 年,戲水一直都是達爾文獎的保留項目。這次作死的人是個叫羅德尼的人,他當時正開心地駕駛摩托艇在華盛頓湖上遛彎,不過這輛電動摩托艇提示電量不足。
于是羅德尼掉頭回到岸邊停下摩托艇,去岸上找充電線。很快他拿著充電線,把一端接入了110V的電源插座,拿著另一端接頭向著摩托艇奔去。
他來了,他來了,他帶著電源插頭走來了……羅德尼入水、觸電、僵硬一氣呵成。第二天他的尸體被人發(fā)現(xiàn)漂浮在碼頭。
2001 年,南愛達荷州當?shù)孛襟w報道了一個神奇的故事,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名為馬克的人“絕地求死”的詳細經(jīng)過。
馬克有一輛面包車,經(jīng)常載著朋友出去玩。那一次,滿載一幫朋友的面包車正在狂飆下山,然而馬克卻突然發(fā)現(xiàn)剎車失靈了,記憶里前面不遠處就是懸崖,就在這危急關頭,馬克二話不說就跳車。
車里他的朋友們甚至不知道剎車已經(jīng)失靈了,好在有人挺身而出及時介入,救下了全車人的性命。至于馬克,他跳車時計算失誤,一頭撞到了路面,等到大難不死的同伴返回時他已經(jīng)歸西了。
逃生的人死了,等死的人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