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浩宏,劉俊卿,張萍,藍婷英,陳龍,楊曉農*
(1.西南民族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四川 成都 610041;2.雅安碧峰峽野生動物園,四川 雅安 625000)
東北虎又稱西伯利亞虎、阿穆爾虎[1],主要棲息在人類干擾少、有蹄類獵物密度高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中[2]。是世界現存虎種中體型最大、分布最北的亞種[3],屬國家Ⅰ級重點保護動物[4]。目前,關于虎屬血常規(guī)和血液生化指標的研究多集中在不同虎亞種之間的橫向比較,可能存在不同的缺點,如研究對象的數量較少[5-6],且多為幼體[7-9],或者實驗時間長達數年[10],或者檢測對象僅為血常規(guī)或者血液生化指標當中的幾項[7-11]。由于技術限制[10,12-15],以前的測定數據已經不能適應現代動物園對圈養(yǎng)東北虎飼養(yǎng)繁殖、疾病診療的需要。
本試驗以15 只圈養(yǎng)于雅安碧峰峽野生動物園的健康東北虎為研究對象,研究圈養(yǎng)東北虎的血常規(guī)和血液生化指標與其年齡、性別之間的相關性,并初步篩選出東北虎血常規(guī)和血液生化指標的參考范圍,對今后圈養(yǎng)東北虎提供飼養(yǎng)繁殖、疾病診療等方面的參考,也為野生東北虎的救護起一定的參考作用。
1.1 試驗動物 圈養(yǎng)于雅安碧峰峽野生動物園虎山區(qū)內,均為純種的東北虎子一代和子二代。選取營養(yǎng)狀況良好、無眼觀病理狀態(tài)、無妊娠情況的東北虎為試驗動物。其中,成年東北虎均為一年齡以上的雄性東北虎3 只;亞成體東北虎為一月齡至一年齡的子二代東北虎,雄性7只,雌性5只。
1.2 試驗時間與地點 于2018 年4 月10~17 日在雅安碧峰峽野生動物園虎山區(qū)內完成血液采樣,于4月18日送至雅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進行分析測定。
1.3 采樣方法 在化學保定的情況下用75.0%醫(yī)用酒精棉球消毒穿刺部位皮膚后,經靜脈穿刺用真空采血管采集后肢靜脈血。普通血清管采集血液樣本2.0 mL,用于血液生化指標檢測;EDTA 抗凝管采集血液樣本2.0 mL,用于血常規(guī)指標檢測。
1.4 樣品的保存與處理 將收集完成的血樣輕輕顛倒數次,混合均勻后立即放入4 ℃低溫保存箱中,待采樣完成后送到雅安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檢驗科進行血常規(guī)和血液生化指標的檢測。
1.5 測定指標與方法 血常規(guī)指標由US-1800全自動五分類血常規(guī)分析儀測定;血液生化指標由HITCH 7600-20 型分析儀測定。具體操作步驟參照各試劑盒和檢測儀器的使用說明書,同一樣本連續(xù)測定三次,取其平均值作為檢測數據計入結果。
1.6 數據處理 用SPSS 21.0軟件對試驗數據進行均值分析,統計結果用平均值±標準差(x±s)表示;用Duncan 法對統計數據作多重比較,結果用P<0.05 表示差異顯著,P<0.01 表示差異極顯著。
2.1 圈養(yǎng)東北虎血常規(guī)指標的測定及分析 通過對采樣于雅安碧峰峽野生動物園圈養(yǎng)東北虎的15個血樣進行血常規(guī)檢驗、分析后,結果顯示:平均血小板體積指標,各年齡段的差異極顯著(P<0.01),紅細胞數、紅細胞壓積指標,各年齡、性別之間差異顯著(P<0.05),其余檢測指標的差異不顯著(P>0.05)。具體見表1。
表1 雅安碧峰峽圈養(yǎng)東北虎的血常規(guī)指標
2.2 圈養(yǎng)東北虎血液生化指標的測定及分析 通過對采樣于雅安碧峰峽野生動物園圈養(yǎng)東北虎的15 個血樣進行血液生化檢測、分析后,發(fā)現白蛋白指標存在極顯著的年齡、性別差異(P<0.01),總蛋白、球蛋白、谷氨酰轉肽酶、無機磷指標存在顯著的年齡、性別差異(P<0.05),其余檢測指標的差異不顯著(P>0.05)。具體見表2。
表2 雅安碧峰峽圈養(yǎng)東北虎的血液生化指標
2.3 圈養(yǎng)東北虎血常規(guī)、血液生化指標與年齡、性別的相關性分析 雄性亞成體東北虎的紅細胞數(9.00±1.58)顯著高于雌性亞成體東北虎(6.97±0.44)和雄性成年東北虎(7.35±0.70)(P<0.05)。雄性亞成體東北虎的紅細胞壓積(47.11±5.90)顯著高于雄性成年東北虎(38.57±3.19)和雌性亞成體東北虎(37.86±2.70)(P<0.05)。雄性成年東北虎的平均血小板體積(12.17±0.42)極顯著低于雌性亞成體東北虎(13.36±0.47)和雄性亞成體東北虎(13.27±0.53)(P<0.01)。
雄性成年東北虎的總蛋白指標(62.50±6.09)顯著低于雌性亞成體東北虎(80.22±10.55)和雄性亞成體東北虎(78.30±10.67)(P<0.05)。雄性成年東北虎和雌性亞成體東北虎的白蛋白指標(45.37±2.93、47.16±3.63)極顯著高于雄性亞成體東北虎(35.91±3.19)(P<0.01)。雄性成年東北虎的球蛋白指標(17.13±6.17)顯著低于雄性亞成體東北虎(41.49±12.38)(P<0.05)。雄性成年東北虎和雌性亞成體東北虎的谷氨酰轉肽酶指標(0.53±0.15、0.50±0.10)顯著高于雄性亞成體東北虎(0.20±0.26)(P<0.05)。雄性亞成體東北虎的無機磷指標(1.56±0.18)極顯著低于雄性成年東北虎(2.02±0.33)和雌性亞成體東北虎(2.13±0.20)(P<0.01)。
其余檢測指標與年齡、性別的差異性不顯著(P>0.05)。
3.1 年齡、性別因素對血常規(guī)、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雄性亞成體東北虎的紅細胞數(9.00±1.58)顯著高于雌性亞成體東北虎(6.97±0.44),這種差異推測與性腺的成熟有一定關系,雄性激素可刺激機體加速有核紅細胞的分裂和血紅蛋白合成,刺激腎臟產生紅細胞生成酶[16]。平均血紅蛋白含量(190.73±23.14)和平均紅細胞數(8.00±1.47)與成年貓科動物的正常血液學值[12]有差別,分別高于其對應數據(135±17)和(6.6±1.0),推測是由于飼養(yǎng)地的海拔差異和測定方法不同造成的。紅細胞壓積有助于了解紅細胞的增多與減少。雄性亞成體東北虎的紅細胞壓積(47.11±5.90)顯著高于雄性成年東北虎(38.57±3.19)和雌性亞成體東北虎(37.86±2.70),可能與采樣時的天氣及應激造成的飲水減少有關。4 月17 日采集雄性亞成體東北虎的血樣時,天氣晴朗、氣溫升高,并且由于該日采樣數量多、持續(xù)時間長,導致東北虎機體應激加強。雄性成年東北虎的總蛋白指標(62.50±6.09)顯著低于雌性亞成體東北虎(80.22±10.55)和雄性亞成體東北虎(78.30±10.67),與張紅緒等[7]的試驗結果差異明顯,推測與投喂飼料的營養(yǎng)成分不同有關。雅安碧峰峽野生動物園內圈養(yǎng)的成年東北虎日糧以冷凍雞骨架為主,并且每周五停食一天,可能存在日糧中蛋白質攝入不足的情況,而亞成體東北虎日糧以精牛肉為主。
3.2 非年齡、性別因素對血常規(guī)、血液生化指標的影響 本次檢測除5項血液生化指標和3項血常規(guī)指標有顯著差異外,其余數據均無顯著差異,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血紅蛋白含量和紅細胞數指標與成年貓科動物的正常血液學值[12]有差別,推測是由于飼養(yǎng)地的海拔差異造成的,但明顯高于張錫然等[5]研究的結果,與趙廣英等[14]研究的結果也不符合,推測是由于兩者的檢測時間相差多年,所采用的檢測方法存在差異所致,具體原因還有待于進一步考究。關于血液生化指標的檢測,鉀、鈉、氯、鈣、鎂、無機磷的檢測結果均與張錫然等[5]、凌銘德等[17]研究的結果相符合。它們參與維持體液滲透壓和酸堿平衡,維持神經肌肉的正常興奮性,其在血液中濃度的穩(wěn)定有利于各種生化反應進行??偟鞍?、白蛋白、球蛋白的檢測數據均低于張錫然等[5]的試驗結果,這值得深入研究,初步推斷是由于各個動物園內的飼養(yǎng)方法不同、日糧構成差異和兩次試驗所采用的檢測方法不同所造成的。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極低密度脂蛋白的檢測在圈養(yǎng)東北虎的血液生化檢測中還是首次報道,鮮有參考資料。
總的來說,本次試驗達到了預期的目標,所取得的血常規(guī)和血液生化指標對碧峰峽圈養(yǎng)東北虎后續(xù)的疾病預防、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有效的參考資料。但同時由于樣本量較小和缺少相應的參考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試驗所得數據還有進一步優(yōu)化的空間,如紅細胞、白蛋白等指標在個體間的差異極顯著,在后續(xù)研究中還有待深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