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丹
寒地水稻從插秧開始,即進入了本田管理的時期。此期間是決定水稻植株生長、直至成熟的關鍵,也是形成產量的過程,對于水稻的穩(wěn)產和高產將起到決定性作用。本文對寒地水稻本田管理技術進行了簡單的分析。
1、插秧
(1)插秧期
應抓準農時,適期內早插秧,具體時間按照秧苗的類型、安全移栽期和抽穗期確定。黑龍江地區(qū)以氣溫穩(wěn)定在13℃以上、地溫達到14℃時進行插秧。日歷時間應在5月15日-25日,如果時間拖后,會影響產量。在適期內早插秧,可以使秧苗提早分蘗,增加有效穗數,提前抽穗期,提高結實率,增加粒重,有利于穩(wěn)產和高產。
(2)插秧密度
可根據水稻品種特性進行確定,土壤肥力高、秧苗素質好、插秧期較早、分蘗力強、生育期長的宜稀植,反之應密植。一般采取行距30厘米、穴距13厘米,每穴3-4株為標準。生育期短的品種,可適當縮小株間距。
(3)插秧質量標準
插秧的深度不得超過3厘米,淺插可充分利用土溫高、透氣性好等條件,有利于秧苗迅速扎根、返青和分蘗。另外,插秧要直、穴苗數均勻、深淺一致。
2、本田管理要點
(1)基肥施用特點
寒地水稻提高產量,要靠地力來實現。在對土壤進行合理耕作和改良的基礎上,必須進行培肥地力,采取秸稈還田、施用有機肥和適量化肥及微肥等方法,提高稻田的地力,平衡土壤有機質,提高土壤中有機質活力?;适┯梅N類及用量為,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每畝用量為1000-1500千克,再加上氮肥總用量的30%-50%。采取全層施入或深層施入的措施,保證早期低溫條件下可對氮素養(yǎng)分進行充分的利用,使水稻早生和快發(fā)。另外,還應在基肥中加入適量的磷肥和鉀肥,磷肥全部作基肥,鉀肥可用60%-70%。磷肥有利于植株健壯生長和根系發(fā)育,可以促進分蘗量增加,提高產量,宜進行全層施用。鉀肥作為基肥可全層施用,其余30%-40%用做穗肥,可促進水稻中后期光合作用的發(fā)揮,有利于水稻高產。
(2)基肥施用方法
全層施用基肥可采用兩種方法,一是泡田前將用作基肥的肥料充分摻混后均勻撒在地表上,結合耕地將肥料與耕層混合。施肥后再進行泡田,進行水整地。二是泡田后,進行水整平,將基肥撒在稻田地面上,然后進行水耙地,將肥料充分摻混進耕層中。采取基肥全層施入,可使肥效穩(wěn)定持續(xù)發(fā)揮,利于水稻根系良好發(fā)育,增強根部吸收營養(yǎng)的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
(3)灌溉
總的原則是,插秧時,返青期用深水扶苗,分蘗時以淺水增溫。插秧后要立即將水灌至秧苗高度的三分之二處,達到以水護苗的目的。水稻返青后要將水位保持在3厘米左右,淺水層有利于使水溫和地溫提高,加快分蘗和植株生長。灌水要在早晨或陰天進行,落干后次日早晨再次灌水。盡量不要在晴天的白天灌水,防止陽光將水分過快蒸發(fā)。
(4)追肥
秧苗返青之后,水稻植株即開始分蘗,需要從土壤中吸收更多的營養(yǎng),尤其要適當補充氮肥,氮肥可有效促進水稻植株的生長和分蘗。因此,秧苗返青后必須進行追肥,以促進分蘗,提高分蘗的素質。應按照氮肥總用量的15%-20%用于追肥,此期追肥可分2次進行,第1次施用80%,幾日后再施用另外的20%。追肥時要保持淺水層,在肥水滲入土中以后再進行灌溉。
(5)本田除草
寒地水稻本田中的雜草主要包括稗草、澤瀉、慈菇、雨久花、異型莎草等種類,除草不及時會對水稻的正常生長產生較大影響。田間除草以化學藥劑為主要手段,配合整地、灌水和人工除草等綜合滅草措施,確保取得良好的除草效果。要根據田間雜草的具體情況,利用適當的除草劑,增強滅草的實際效果。除草劑要選擇農業(yè)部藥檢所推薦的品種,確保安全、高效、廣譜、低毒和環(huán)保。推薦的除草劑有莎稗磷、丙草胺、吡嘧磺隆、芐嘧磺隆、二氯喹啉酸、排草丹、太陽星等。施藥時要保持寸水,避免出現藥害,保證除草效果。
(6)施藥注意事項
要做到藥量適宜、霧化良好、噴灑均勻、沒有遺漏。噴藥要在早晚無風時進行,避免風大將農藥吹離而產生藥害。在插秧前采取封閉除草措施時,要在插秧前6天施藥,以免導致插秧前和插秧后2次用藥間隔時間過長,達不到理想的除草效果,還易產生藥害。
3、病蟲害防治
(1)潛葉蠅
潛葉蠅每年都會不同程度地發(fā)生,程度輕時會對植株的生長和分蘗產生不良影響,嚴重時會導致植株大面積死亡。幼蟲以葉肉為食,使葉片只剩下表皮,呈現淡黃色的斑,使葉片出現腐爛死亡。每年在黑龍江省發(fā)生4-5代,以第二代危害最為嚴重。
防治方法:一是加強田間管理。進行淺水灌溉,使秧苗健壯生長,提高抗病性。二是及時將稻田周邊的雜草清除,減少蟲源,降低蟲害發(fā)生率。三是利用農藥防治。在幼蟲發(fā)生初期,每畝用50克40%樂果乳劑,加入30千克清水,稀釋成藥液進行噴霧防治。也可每畝用1000千克的3%呋喃丹顆粒劑,在稻田中撒施,在防治潛根蠅的同時,也可以防治其它的害蟲。
(2)稻瘟病
此為最嚴重的水稻病害之一,每年均會不同程度發(fā)生,輕時造成減產,嚴重時會導致顆粒無收。因侵染的部位不同而分為苗瘟、葉瘟、穗頸瘟、粒瘟等。
防治方法:一是要選用抗病性強的品種,及時將帶病稻草清除,不要過量施用氮肥。采取淺水灌溉的方法,促進稻苗根系發(fā)達,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二是進行藥劑防治。可選用加收米,或富士一號,或多菌靈等藥物,兌水后噴霧防治。
總而言之,寒地水稻本田管理得好壞,將直接關系到水稻的產量和質量,因此要十分重視并做好本田管理,控制好水肥,清除雜草,防治病蟲害,以促進植株健壯生長。
(作者單位:156326黑龍江省八五九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