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惠芬,劉愛娟,劉煥珍,陳妙珍,黃芳
(廣東省東莞市茶山醫(yī)院 手術室,廣東 東莞 523380)
手術室的護理工作更具專業(yè)化,對護理人員的專業(yè)素質(zhì)以及心理素質(zhì)均有較高的要求,加之手術室護理程序相對復雜,對于實習護生來說在手術室進行相關護理工作的難度較大。傳統(tǒng)手術室?guī)Ы讨饕ㄟ^師帶徒形式進行教學,即一名教師需要帶教多名實習生,對護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及理論掌握培訓方面效果欠佳,難以提高護生的綜合素質(zhì)。敘事教育是新型的帶教模式,在醫(yī)學教育中廣泛應用,通過該種帶教方式有助于護生容易理解抽象概念,對于形成專業(yè)價值觀具有較好的效果[1]。本次研究在手術室護士人文關懷培養(yǎng)中運用敘事教育,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2017 年10 月至2018 年10 月期間手術室實習護生50 名進行分組,觀察組25 名均為女性;年齡18-23 歲,平均(20.52±0.53)歲;學歷水平:本科學歷10 名,大專學歷15 名。對照組25 名均為女性;年齡19-24 歲,平均(21.55±0.54)歲;學歷水平:本科學歷8 名,大專學歷17 名。兩組護生年齡及學歷水平之間差異較小(P>0.05)。
1.2 方法
1.2.1 對照組教學方式為傳統(tǒng)教學法:根據(jù)教學大綱對護生進行??评碚撝R講解與操作技能培訓,教學完成后根據(jù)相關要求完成考核。
1.2.2 觀察組教學方式為敘事教育:①成立帶教小組。敘事教育的實施首先需要成立帶教小組,小組成員主要包括護士長、主管護師以及手術室主任,對小組內(nèi)的培訓教師進行確定之后對其進行敘事教育相關知識的培訓,主要包括理論知識、教學評價以及應用條件,對教師的教學理念進行統(tǒng)一培訓。②組建素材庫。敘事教育的素材庫需要由專人組建,將無菌操作、人文關懷與護理安全作為教學主題,小組成員通過查閱文獻、護士訪談以及醫(yī)師訪談等方式收集相關材料,需要保證材料具有吸引力,可通過手術操作、新聞以及視頻等形式進行展示,將素材情況直觀且生動的呈現(xiàn)出來[2]。③具體帶教程序。在帶教第一周,教師要帶領護生熟悉手術室的環(huán)境,了解崗位職責與工作特點,然后向護生講述素材庫中的相關材料,帶教需要按照所選的主題進行,每天帶教結束之后進行集中討論,讓護生通過反思來提升其對所學知識的了解。在周四與周五要求護生進入手術室,教師告知其手術室內(nèi)無菌操作的相關要求以及注意事項,然后結合材料向護生進行講解;帶教第二至三周教師需要帶領護生進行實踐操作,參與手術,對經(jīng)歷的事件進行整理與反思,若有疑問需要及時與教師溝通,每天下午對護生進行提問,然后選取相關素材進行學習,周三結束前要求護生上交學習體會[3]。④教學結果考核。教學結束之后統(tǒng)一對護生進行理論與實踐操作的考核,總結整個實習過程,鼓勵護生講出內(nèi)心真實想法,讓其互相分享觀點與感受。之后對護生進行調(diào)研,評價敘事教育帶教模式,了解其中存在的不足,然后在小組內(nèi)進行改進[4]。
1.3 觀察指標。分析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護理安全缺陷以及護理風險評估的得分情況、實習前后職業(yè)認同、關愛能力、批判性思維評分。
1.4 統(tǒng)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 統(tǒng)計分析軟件,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考試成績。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理論知識、操作技能、護理安全缺陷以及護理風險評估的得分較高,P<0.05,詳見表1。
表1 考試成績
表1 考試成績
組別 例數(shù) 理論知分識得 操作技分能得 護理陷安得全分缺 護理估風得險分評觀察組 25 89.34±4.75 90.48±4.97 84.48±2.85 86.76±3.97對照組 25 78.43±2.12 80.22±2.02 68.65±1.84 70.63±2.02 t - 10.487 9.562 23.331 18.105 P - 0.000 0.000 0.000 0.000
2.2 實習前后相關評分。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實習后職業(yè)認同、關愛能力、批判性思維評分較高,P<0.05,詳見表2。
手術室護理工作在外科護理中較為重要,對護理人員的實踐能力以及綜合素質(zhì)均有較高的要求,可見手術室的護理帶教工作非常重要,在護理學科不斷發(fā)展的情況下,傳統(tǒng)的帶教模式已經(jīng)無法滿足教師的教學需求以及護生的學習發(fā)展需求,需要對帶教模式進行完善[5]。
敘事教育是新興的帶教模式,教師通過解釋、講述以及重構經(jīng)歷與故事,在敘事中運用理論方式進行教學可實現(xiàn)教學目的。敘事教育的實施有助于提升護生的職業(yè)認同水平,帶教小組通過有效的教學方式對手術室的工作經(jīng)驗進行分享有助于護生獲得內(nèi)在的實踐感悟,還可提高其對手術室護理工作的認同感,對于護生樹立正確的職業(yè)目標以及職業(yè)價值觀均具有較好的效果。另外,敘事教育的實施還可提升護生的關愛能力,培養(yǎng)評判性思維,可為護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優(yōu)秀示例所發(fā)揮的榜樣作用可激發(fā)護生尊重生命的理念,感受到護理工作的價值所在,有助于護生關注并了解患者的需求,可喚醒其人文關懷情感[6-11]。
表2 實習前后相關評分
表2 實習前后相關評分
組別 例數(shù) 職業(yè)認同 關愛能力 批判性思維實習前 實習后 實習前 實習后 實習前 實習后觀察組 25 32.46±4.02 42.06±5.32 173.47±11.22 189.85±15.91 281.25±18.48 303.48±22.18對照組 25 32.35±3.96 35.88±4.44 173.92±11.55 180.28±14.23 281.78±18.93 290.18±22.62 t - 0.097 4.459 0.139 2.241 0.100 2.099 P - 0.922 0.000 0.889 0.029 0.920 0.041
綜上所述,敘事教育在手術室護士人文關懷培養(yǎng)中具有較好的效果,可提升教學質(zhì)量及教學成果,取得較好的成績,提升護生的職業(yè)認同感、批判性思維能力以及關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