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4日(農歷除夕)一大早,李蘭娟院士匆匆踏上了飛往北京的航班。這次她是去參加科技部召開的關于防控新型冠狀病毒研究的會議。
記者問她:“大年三十,您趕到北京,那大年三十晚上怎么過?”
李蘭娟:“我在飛機上過。這個沒關系,我們習慣了。我們醫(yī)務人員,年三十、大年初一等節(jié)假日都得上班。病人不會在節(jié)假日不生病,所以醫(yī)務人員同其他行業(yè)工作人員一樣,都得上班?!?/p>
1月20日當晚,李蘭娟從北京回到杭州,1月24日除夕再赴北京,除了與一線、專家組、學界溝通交流研判疫情的發(fā)展,她也通過網(wǎng)絡、電視、報紙等各種渠道為公眾解釋這次疫情的相關情況,“病毒怕酒精不耐高溫”“潛伏期也有傳染性”“要選怎樣的口罩”“不要去吃野味”——在李蘭娟看來,研判疫情的發(fā)展固然重要,讓公眾能得到更科學可信的防控常識更是一味必不可少的藥:“要用科普消除恐慌,讓大家能夠理性應對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