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泡泡唐
我的一個朋友,從外地調(diào)來北京工作,他的老婆也跟了過來,剛開始的時候沒有工作,孩子去上學(xué),自己一個人在家里沒有事干。因為無聊,就辦了張月票,買了張北京地圖,轉(zhuǎn)戰(zhàn)大小商場。那個時期我和她見過面,她容光煥發(fā),完全是一個老北京加新白領(lǐng),對整個北京了如指掌,不光是商場里的貨物,北京所有的標(biāo)志性和非標(biāo)志性建筑她都爛熟于心。她說,也就兩三個月,她就了解了北京所有的物價,大部分的公交車。她說,我可以當(dāng)導(dǎo)游,如果有人要來北京逛商場的話。她說她一共才花了100多塊錢,全是交通費。這個數(shù)字只是當(dāng)時北京三五個景點的門票價格。
但不可能所有人都像她每天不停地轉(zhuǎn)換商場,對于更多的女性來說,專注于一個商場或者兩個商場才是她們的王道。我一位領(lǐng)導(dǎo)的老婆在西單附近上班,她每天中午都要到西單商場逛一圈,但是從來不在那里買東西。有一年冬天,她發(fā)現(xiàn)了一件大衣,標(biāo)價是8000多塊錢。這件大衣讓她魂牽夢繞,那個冬天的上班時間,每天都要去看幾分鐘。第二年冬天,這件大衣又掛了出來,標(biāo)價已經(jīng)是6000多元錢了,她又看了一個冬天。5年之后,這件大衣1600元錢,她買下了。
外地人到北京就要找名勝古跡,老北京們喜歡到公園,能在哪里增長見識忘掉時間就到哪里,女人最理想的消閑地方當(dāng)然是商場,所有的商場都不需要門票。我在雜志社工作的時候,主編夫人有一回到長安街辦事,辦完事就到王府井的一家商場逛。她完全沒有要買東西的打算,因為她的皮包里只有37元錢。她正逛得興致勃勃的時候,一個十五六歲的男孩一臉輕蔑地把她的錢包塞到她手里,然后翹著嘴角說:包里就30多塊錢你逛個什么勁呀!她呆了半天想是怎么回事,等她明白那孩子是個心高氣傲的小偷時,已經(jīng)再也找不到他了。她打開錢包,里面的錢分文未動。
我老婆是一個不怎么愛走路的人,但我們在城東呼家樓住的那一年多時間里,她常常拉著我散步,向西走,走著走著,腿酸了,就走到藍島了。然后她就說:既然到了,那就逛逛吧。開始兩回,我陪她逛,后來我就找一些別的借口拒絕。然后,我走回來,她逛完,乘公交車回來。有一回,我們一起逛,逛了一圈,我硬把意猶未盡的她往樓下拉。因為天氣預(yù)報說晚上有雨。果然有雨,到一樓的時候,出口處已經(jīng)涌了好多等著回去的人。她建議等一會兒看看雨能不能小下來,然后我們跑到公交車站去乘車。但是雨越來越大,于是我們只好花10塊錢買了一把傘,兩個人擠在傘底下到公交車站。那把傘,是我們在藍島買的第一件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