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清揚(yáng)
奶奶有件大紅色的新棉襖。
剛買回來那天,我一到家,她就迫不及待地向我展示道:“好看嗎?跟你爺爺去商場買的,便宜得很……”我望去,第一反應(yīng)是這種又亮又艷的正紅色,居然有人把它做成了棉襖?雖然我心里暗暗覺得土得掉渣,可還是敷衍了句:“還行。”
奶奶便高興得不行:“我就說嘛!你看這大紅色,又洋氣,又喜慶,紅紅火火的?!?/p>
臘月里到處張燈結(jié)彩,火車站里人頭攢動(dòng)。小地方的火車站小得很,一出站,就能迅速捕捉到人群中那一抹熟悉的大紅。
“到了到了,接到了!”奶奶用老年人獨(dú)特的洪亮嗓音講完電話,我恰好走到她身邊。
“來啦!”奶奶伸手想幫我背包,卻被我搖搖頭拒絕了。她仰頭望著我,倒像是孩子望著大人。這時(shí)我才注意到,她之前在商場買的那件大紅襖是抓在手上的。我頓時(shí)有種不祥的預(yù)感。
“把這個(gè)穿上。我們馬上坐三輪車回去。今天冷得很!”最不情愿的事終于發(fā)生了。我望著那件夜幕下反著光、顯露出鮮紅光澤的棉襖,內(nèi)心是一萬個(gè)不情愿,為難地皺了皺眉。
奶奶看我猶豫,連忙補(bǔ)充道:“衣服是新的,買回來也沒穿過幾次。你看這紅色,亮得很!”
老年人哪知道我的想法呢?唉!這俗不可耐的紅!
“我不要?!蔽彝崎_奶奶的手,腦海里浮現(xiàn)出我穿著這件大紅襖在街上穿行的畫面,這使我更堅(jiān)定內(nèi)心的想法———堅(jiān)決不穿!
奶奶無奈,把大紅襖平平整整地疊好,裝進(jìn)隨身的袋子里,嘴里還小聲念叨著:“唉,你們現(xiàn)在這些小孩兒,真不知道在想什么,怕你們凍著給你們帶衣服來也不穿,難伺候得很……”
默默聽著,我心里稍稍有些動(dòng)搖,不忍心讓老人失望。
跟著奶奶一路往三輪車處走,我望見許多獨(dú)自回家的人,提著大包小包,穿著單薄,哈出的白汽在火車站前昏黃的路燈下模糊了他們的臉。
“唉,煩死了!我穿,我穿!”
明明想要溫和地表達(dá),卻總控制不住說出這樣的話,我只得解釋成紅色有使人變得急躁的魔力。
一路上盡掛著紅燈籠,熱熱鬧鬧地映在人身上,我身上的大紅襖仿佛更鮮艷了。奶奶正跟開車人聊得火熱?!澳銓O女這棉襖好哇,紅紅火火的,喜慶!”奶奶笑道:“紅紅火火的!”
夜,紅紅火火的;生活,紅紅火火的……
名師點(diǎn)評(píng)
在作者心目中,大紅色棉襖是老年人的審美,代表了艷俗、落伍,所以她從心底抗拒穿。在奶奶心目中,大紅色棉襖代表喜慶溫暖,是對孩子的愛,所以她迫切地想給予親人,想獲得好評(píng)。文章沒有激烈的沖突,只是借這組對比,克制地表現(xiàn)了祖孫之間的觀念矛盾以及對彼此的愛。(顧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