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秘的角落》這部劇中關于善與惡,青少年的叛逆,原生家庭的傷痛,都觸動了許多人。
缺位的父親,給孩子留下傷痕
劇中朱朝陽的父親朱永平,離婚后有了新家庭,能分給兒子的愛并不多。朱永平很少關心自己的兒子,朱朝陽考了年級第一,他通過牌友才知道。他沒有給兒子買過新衣服,也不知道他穿多大的鞋。朱永平也很偏心。在商場給兒子買鞋,現(xiàn)任妻子帶著女兒來找他,他就把朱朝陽晾在一邊,轉身離去。對孩子來說,比不愛更傷人的,是偏心。
一起游泳,喝糖水,去游樂場,這都是朱朝陽關于父親的回憶。
但是,自從女兒朱晶晶出生后,朱永平就把朱晶晶放在第一位,很少陪伴兒子,忽視了他的感受。
所以當朱晶晶在天臺上說“爸爸只喜歡我不喜歡你”時,一向隱忍的朱朝陽失去控制。
就此,朱晶晶墜樓的禍根已埋下。
朱朝陽極度渴望父愛,哪怕是父親殘留的一點點關注,他也想要緊緊拽住。
為了這“不想失去的東西”,朱朝陽走上了張東升的道路,一步錯,步步錯。
失控的母親,是青春的陰影
朱朝陽的媽媽朱春紅,一個離異的單身母親,工作的地方離家遠,兩頭奔波,兒子是她唯一的生活重心。為了兒子,她什么都肯犧牲,甚至拒絕了再婚的請求,而與對方保持情人關系。可是,在對兒子無微不至的照顧之下,卻時刻透露出一種極強的控制欲。比如劇中有一幕經(jīng)典的“喝牛奶”情節(jié)。不管牛奶燙不燙,不管是不是喝得下,朱春紅每天都要親自盯著兒子,喝下一杯牛奶,不容拒絕。一旦朱朝陽不從,周春紅就情緒失控,“你在怪媽媽沒有照顧好你嗎?”
而且她在孩子面前,指責前夫不負責任,拋下她們母子。
周春紅無疑是愛兒子的,她幾乎把自己的整個人生都壓到了朱朝陽身上。兒子就是她的一切,但她平時只關心兒子學習成績好不好,絲毫未察覺到孩子被欺負了,忽略了孩子的委屈和孤獨,并不關心他內心的想法。
長久的壓抑和郁悶,讓朱朝陽幾近崩潰。
世界上從來沒有壞孩子,多的是缺少愛的孩子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么樣,關鍵在父母。每一個“壞小孩”背后,大多都是原生家庭出了問題。
父母,才是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導師。
被寵愛的朱晶晶,野蠻、驕縱,不尊重人,何嘗不是來自王瑤的言傳身教?沒有天生就該善良的孩子,只有沒有做好表率的大人。孩子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是我們的生活有著這樣那樣的問題。
有一項針對原生家庭創(chuàng)傷的調查顯示:在18~29歲年齡段的人群里,有81.8%的人都表示曾遭受過家庭創(chuàng)傷,且大多數(shù)源于父母。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希望我們都不要成為自以為是的大人,別讓家,成為孩子最痛的地方。
(摘自《中國青年報》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