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色彩是油畫的基本元素之一。色彩既體現著時代的社會背景特征,也彰顯了油畫家的個人審美趣味和審美追求境界,更體現著社會經濟文化的進步。趙開坤作為中國“寫意油畫”的中堅力量,具有獨特的個人特色。在趙開坤的寫意風景油畫中,常常表現出濃烈的色彩語言情感,使用構圖、色彩、筆觸等元素形成了一種具有獨特色彩語言的藝術作品,從而創(chuàng)作出具有趙開坤個人特色的油畫藝術作品。
關鍵詞:趙開坤;寫意油畫;色彩語言
趙開坤(1954-2016),河南濮陽人,油畫家,吉林藝術學院終身教授,吉林省高級專家。他的油畫作品風格獨樹一幟,強烈的色彩語言、豐富的筆觸,成為了中國寫意風景油畫獨特的風景線。這種帶有中國特色的寫意式風景油畫深深吸引了筆者。在人類社會實踐生活中,語言是人類非常重要的交流工具,人與人之間可以通過語言來表達內心的思想和情感。在油畫中亦是如此,色彩是最具表現力的一種繪畫語言,它包含了豐富的情感性和象征性。色彩作為一種油畫的語言,以其自身的色調、色彩關系、色塊、明暗與冷暖對比、筆觸等形式因素來表現物象的體積、空間和體面轉折。在具體運用時,油畫語言受畫家的個人喜好、文化素養(yǎng)、生活閱歷、情感和精神等方面的綜合影響,呈現出豐富多樣的面貌。
一、趙開坤的色彩個性
在色彩個性方面,趙開坤在藝術創(chuàng)作時并不受繪畫中畫面嚴謹的結構和客觀條件下色彩的局限,通常采用象征性的語言和主觀色調,突出自我精神特質,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不斷地塑造自己,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語言。在他的畫中用色通常還是以所畫的客觀物象本身的色彩為主,就像國畫中所說的隨類賦彩,但又不同于國畫,也會根據油畫理論中的基本色彩原理加上畫家的主觀能動性,去反映自然、抒發(fā)自我進而呈現出一幅完整的藝術作品。著名國畫家潘天壽曾說過:“色憑目顯,無目即無色,色為目賞,不為目賞,亦無色也。故盲子無色,色盲者老色,不為吾人眼目所著意者,亦無色?!睆娬{了在繪畫中色彩的重要性。而在文藝復興之前,西洋繪畫主要是以素描關系為中心,對于造型的要求非??量蹋矬w的色彩也只是被當做整個畫面構成的次要因素,直到發(fā)展至印象派,畫家們才逐漸意識到色彩的重要性。畫家們使用色彩創(chuàng)作出了空間感與光色質感,與此同時更加強調色彩才應該是畫面中占據主導的要素,這使得他們的作品色彩絢麗、畫面生動、光影層次有序。油畫發(fā)展到現代時,畫家們更重視色彩的運用,用色彩來滲透作品中的藝術內涵。西方的繪畫就是在繪畫的發(fā)展過程中注重色彩的和諧性。所以,趙開坤的畫作,有明麗的色彩、勁道有力的筆觸、挺拔又富有姿態(tài)的樹木,整個組合起來絲毫不繁瑣,沒有一筆是冗余的,添一筆太多,減一筆太少,平鋪直敘地表現出來會讓你著迷。沉醉在他的畫前久久不肯移步,讓你感嘆畫家的功力,贊嘆他是如何畫出來這般好的畫作。
趙開坤的用色如同他的用筆一樣老練堅定。在色彩構成上主次分明、生動明朗、條理明晰、有韻律感,呈現出中西結合的畫面美感與審美價值。中國傳統繪畫的色彩方面也深深影響著趙開坤的創(chuàng)作,尤其在中國畫的色彩分析和實踐中得到了傳統繪畫的精髓。尤其是對色彩補色的使用,使作品呈現出色彩的對比效果,并且畫面間的色調比較和諧,對于這種色彩的搭配使用呈現出高雅清新的通透感。畫家本身對于繪畫技法的掌握,融合中國畫意境的表現方式,使得整個畫面顯得生機勃勃。這一特點在趙開坤的中國園林系列體現得最為明顯,絢爛的色彩、嚴謹的布局、物體之間高低錯落的排列、同類色之間的區(qū)別。整幅畫給人感覺表現得雖然是南方婉約秀麗的園林,卻在曲徑通幽中帶有北方的雄渾氣勢,也許這就是趙開坤藝術作品能夠受到廣大藝術愛好者喜愛的原因。
二、趙開坤色彩語言的表現
(一)色彩的和諧性
在油畫創(chuàng)作藝術中,畫家在畫畫時為了力求畫面的和諧與美感,通常要控制好色彩的對比調和關系,在統一中求變化、在變化中求統一。在繪畫中只有抓住這一美感規(guī)律才能取得色彩的和諧。擁有深厚色彩經驗的畫家都擅長補色,它能夠使畫面明亮醒目又讓觀者在第一眼看到時就被其獨特和諧的色彩搭配所吸引,被作品所帶來的色彩沖擊力所吸引。
如《春節(jié)》這幅畫,白雪皚皚的冬天、藍色的天空、灰鍺色的圍欄、被厚雪覆蓋著的屋頂,橄欖綠的房門,中間有一幅紅色的春聯。綠色的門與紅色的春聯形成鮮明的補色對比:綠色的門給整幅白色系的畫中帶來了許多生機;紅色的春聯又不會像普通寫實手法表現的那種呆滯,雖然只有一小塊,但活躍的紅色卻使得整幅畫面靈動起來。而在《老式照相機》這幅畫面中,空蕩的房間正中間放著一條高腳凳,高腳板凳上放著老式行李箱,而行李箱上放著一臺老式的照相機;角落里還有一頁日歷,板凳后面放了一個葉子都有些蔫兒了的插花的花瓶。淡紫色老式行李箱與土黃色高腳凳之間呈現的補色對比,這些色彩間微妙的變化使畫面整體色彩格調得以提升。這幅畫中土黃色的高腳凳是畫面中的亮點,粗獷的筆觸、和諧的色彩,所有的物體看似雜亂無章,實則是經過嚴謹思考過后的畫面布局。
(二)地域性
繪畫中的色彩在展示個人風格的同時,也會帶上地域文化的印記。特別是風景畫作品中的色彩,往往是基于作品中情感的確立,卻也逃不開地域環(huán)境的特征。一個成熟的畫家總會試圖跳出慣性和自己所沉溺的色彩情感語系,從而尋找更多可能。趙開坤作品中的畫面色彩,非常注重點、線及色彩塊面間的避讓或堆砌,畫面充斥著強烈的表現性成分。他的畫面離不開光,畫光卻不見光,而是將光隱匿于每個色塊的激揚和情感的表達之中,敏銳而又巧妙地處理物體形與色之間的牽連。色依托于形、形又訴諸于色,相互交織、近乎忘我的色塊與線條,奔放雄健的筆觸渾然在境象之中。恣意的色彩、和諧的畫面,拉近了觀者與畫的距離。作品《松江村》描繪了天氣漸暖、柳樹發(fā)芽,太陽高照的東北村莊。紅色的屋頂、淡黃色的圍墻,偶有一兩戶人家藍色的門,被柳樹遮蓋下樹蔭斑駁的鄉(xiāng)間小路,遠處連綿的小山,一兩處跳脫的顏色喚醒了整幅畫面。畫家巧妙地運用色彩語言使得整個畫面呈現出暖洋洋的氛圍,使人感到一片祥和、歲月靜好。
(三)情感性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充分表達畫家的情感是主觀色彩表達的最終目的。在現當代繪畫中,繪畫技巧已退居其次,是否能傳達出一種獨特的個性情感已經成為藝術創(chuàng)作的主要目標??梢哉f,主觀色彩占據相當重要的位置,恰當地使用它,更有利于藝術家藝術個性的表現。因此,很多藝術家在藝術創(chuàng)作過程中,會更加注重主觀色彩,并把它視為形成個人風格的基石。藝術情感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靈魂,而一幅好的作品能否打動觀賞者,并不在于畫面的精致耀眼,而是更多取決于畫面所表現的精神內涵。在創(chuàng)作中,色彩的情感性是內在的、主觀的,它強調內心真實性。趙開坤的藝術作品突破了客觀色彩的束縛與制約,把自己的色彩經驗和感悟融入藝術情感和個性,從而進行創(chuàng)作與提煉。通過情感色彩來組織畫面的秩序和結構,把握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賦予這些作品一定的形式,才創(chuàng)作出了如此之多的優(yōu)秀作品。
三、結語
綜上所述,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以及在當代略顯浮華的大時代背景下,趙開坤并沒有忘記初心,而是不斷鉆研,開創(chuàng)出具有自身文化特征和符合中國人審美追求的中國化的寫意油畫。用自己的方式詮釋自然,不受外界的紛擾,享受在自己的繽紛世界里。他的畫既有東方寫意畫的疏放大氣、意蘊美感,又有西方油畫的嚴謹與多彩。所表現的藝術魅力正是利用明朗厚重的色彩語言表達創(chuàng)作主題,畫家利用獨特的色彩傳達自己的情感,對畫面整體呈現效果進行調整,形成了獨特的個人特色。藝術沒有捷徑,從趙開坤老師身上可以看出,唯有一心一意的對待,數十年如一日的堅持,時間會為你證明。
參考文獻:
[1]徐剛,倪冉婷.色彩基礎[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2]云宇峰.極具張力的造型語言——趙開坤油畫解讀[J].油畫藝術,2007(1):81-90.
[3]司浩東.趙開坤油畫風景中表現性語言探微[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周潔,中國礦業(yè)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美術專業(yè)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現當代油畫藝術研究。
編輯:雷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