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匠心的一位“老師傅”。
鋼筋水泥的城市,飛速變化的時代,人們要往何處尋找匠心?答案簡單樸素,那就是慢下來,默默用心,寂寂用力,在細節(jié)的追求和捕捉里專注用心。而在上海的寶藏小店中,沒有什么比手作小鋪更能讓人表達自己的心意。
城市匠心皮革手作體驗中心是手作店鋪中當仁不讓的網紅,雖然名叫體驗中心,但城市匠心是不折不扣的小店經營,五十來個平方米的面積不僅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包具,還具備了“前店后廠”的功能,擁有客戶體驗區(qū)和皮包定制區(qū)。城市匠心創(chuàng)始人拉里告訴《新民周刊》,這里每天都安排有不同的手工課程,隨時都可以上課,一個人也照樣開班,一切皆可定制,“周末是客戶體驗課的高峰時段,除了自己DIY皮具外,我們也提供定制服務,目前訂單已經排到了兩個月后”。
當記者走進芮歐百貨四樓的城市匠心時,一名叫劉墨竹的小女孩正在聚精會神地縫制一個皮具。原來,6月24日是她的10歲生日,她和爸爸媽媽早就約定好,要在這一天到城市匠心親手給自己做一個小包當做禮物。這是劉墨竹第一次手作皮具,不過她手法嫻熟,一針一線施展起來頗有章法。詢問之下才知道,她可是名副其實的手工小達人,據媽媽介紹,從剪紙到橡皮泥,從首飾到裝飾品,她都喜歡自己動手,“上次到皮革店對面的手作原石店DIY,她來這里逛了一圈,然后一直心心念念,我和她爸爸就特地請了一天假,陪她一起”。
像劉墨竹這樣的小朋友來學習做包,在城市匠心的小鋪子里并不罕見?!拔覀冏钚∵€接待過7歲的孩子,對手工感興趣。”拉里介紹,城市匠心的誕生,其實要早于芮歐的這家小店。皮革體驗這一行,拉里是比較早吃螃蟹的人,“最初我們是一個工作室,主要賣真皮手工包,當時我們主要是通過體驗的方式,來推廣自己的品牌。授課是沒有固定地點的,一般都是湊齊了二十來個學員,然后找一家可以接待的咖啡店上課”。
拉里的皮革體驗課推出后很受歡迎,逐漸地,他發(fā)現做包的體驗過程反而成為了維持生計的主要來源,于是,2015年拉里開了一家專門以皮革體驗為主的手作小店,一直至今?!捌鋵嵍ㄖ企w驗的商業(yè)模式在日本早已有之,我也多次去日本的相關商店考察了解,當時在國內對于西裝定制大家都有了概念,但皮具類的定制還是空白,所以我覺得是一個商機?!?/p>
目前,城市匠心的客戶群有七成是女性,三成是男性?!芭詠碜銎ぞ叩脑?,一般就是做給男生的禮物,比如這兩天我們有個女生來了以后想做皮帶送給男朋友,而且選擇了需要手縫的款式,難度還挺大的,她一邊做一邊還打電話罵了男朋友一頓,然后皮帶做好了以后她再送給男朋友,也是一種有趣的生活狀態(tài)吧。所以如果有人送給你手作皮具,那他真的是既愿意給你花錢,也愿意給你花時間,因為真皮皮具并不便宜,而手工就更是飽含了自己的心意?!?/p>
來城市匠心的客人中,除了體驗玩票兒的,還有一些是為了掌握新技能,“就是來學藝的。但說實話,什么技術都是越學到后面越難,尤其是皮具制作,靠的是體力和耐心,一個大包的手柄可能就要做兩天,成品可能要花一個禮拜或者更長時間。這樣的高階客人并不多,但有些客人在學會了所有技能后還是會選擇每個禮拜都來幾次小店,一個我們的工具很全,另一個萬一遇到什么問題我們有老師傅可以幫忙”。
小女孩劉墨竹正在縫制一個皮具。攝影/ 周潔
除了體驗手作的樂趣外,城市匠心的另一塊業(yè)務是定制皮具,客戶提需求,店里的師傅們來實現?!捌嫫婀止值挠唵魏芏?,但我們的師傅的技術能夠滿足,定制訂單也已經處于爆滿的狀態(tài)。”
說起皮革體驗,實際上是沒有技術壁壘的。因此,拉里的城市匠心受到歡迎后,市場上出現了許多同質的競爭者,其中不乏拿到了融資的品牌,大肆開疆拓土,攻占市場。拉里雖然沒有接受風投,但也不得不參與其中,除了開出滬上多家連鎖體驗店外,還在浦東開了一個一百多平方米的工廠體驗店。“但實際上這樣的經營模式成本太高了,所以后來我們陸續(xù)閉店,最終又回歸到了芮歐的這家小店,不過,我們把浦東前店后廠的模式保留了下來,變得比以前更受歡迎?!?/p>
但如何在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這是拉里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艾F在來看,對于皮革體驗這一行,盲目的擴張可能行不通,此次疫情過后,許多皮革手作店都閉店了,但幸好,我們過得還不錯?!?/p>
拉里很注重小店皮具設計的更新,尤其是根據客戶的偏好設計原創(chuàng)獨家的款式,“相對于時尚潮流,選擇我們的客戶更想要的,是獨一無二,所以我們在款式更新上是比較頻繁的”。小店里的產品都是自己設計自己售賣,店鋪雖小,五臟俱全,最重要的原因,拉里歸結為人。
“教學體驗是一個很容易被復制的商業(yè)模式,但我們店里的員工在日復一日中積累的待客方式,制作皮具的技術,都是無法被簡單復制的?!崩锏男〉?,加上他自己,有6名員工,其中不乏創(chuàng)業(yè)最初就加入到團隊的老員工?!拔覀冇袉T工畢業(yè)了就到店里來,之后懷孕生子,再次出來工作的時候又回到了店里,我們就像家人一樣。”
在城市匠心,每次的學習體驗都是一次交朋友的過程,在學新技能的時候不會覺得枯燥,這種跟客人的親密度,也是小店生存的法寶。與客戶建立親密度說起來容易,但實際上應該怎么做呢?拉里在實踐中探索出了一些竅門。
皮具的制作看上去簡單,實際上零基礎做成品的話還是有一定難度的。“看上去很簡單的小包,至少也有20多個步驟,從裁剪到縫制,就像游戲打關一樣。如果客人在制作過程中碰到難關了我們不去干預,那很可能他就知難而退了;但如果碰到困難我們馬上干預,那么他的成就感就會打折扣?!?拉里介紹,從設計課程開始,整個流程中客人在哪里會碰到問題,哪個環(huán)節(jié)可能會覺得累,都需要提前做預案,而什么步驟應該“不露痕跡”地幫助客人掃除困難,讓客人“不經意”間完成一個作品,則是提高客戶體驗滿意度的重要一環(huán)?!白罱K讓客戶做出一個比他想象中要好的作品。”
城市匠心是不折不扣的小店經營,五十來個平方米的面積不僅陳列著各式各樣的包具,還具備了“前店后廠”的功能,擁有客戶體驗區(qū)和皮包定制區(qū)。攝影/ 周潔
客人制作皮具的過程也會有店員們拍照記錄,“很多客人來體驗皮具DIY不光是想做一個獨一無二的包包,他也想在朋友圈里展示自己充實的業(yè)余生活,我們能夠提供攝影記錄,這是提高愉悅度的另一種方式?!贝送?,拉里還會給自己的課堂增加社交屬性,“如果一堂課有很多人,那么我會讓更能產生話題的人待在一起,大家在體驗皮具課程的時候也許還能交到朋友,這或許也是體驗課應有之意。其實我也跟一些投資人見過面,實話實說這個行業(yè)沒有技術壁壘,但客人與員工,員工和員工之間的這點人情味兒,就是一種更合適我們的經營方式。體驗追求的一種消遣,而彼此舒服的狀態(tài)里能讓這種關系維持得更久”。
在城市匠心,每次的學習體驗都是一次交朋友的過程,在學新技能的時候不會覺得枯燥,這種跟客人的親密度,也是小店生存的法寶。
剛剛過去的端午假期,拉里相當忙碌,結束采訪后他匆匆趕赴火車站,周末和大牌合作的體驗課程要開課了。原來,經營多年,城市匠心的外延早已超出了芮歐的這家實體小店,“基本一年有40多個周末我們都在外地做活動,最忙的時候,一個周末我們的店員分散在4個城市完成8場活動”。
原來,城市匠心在業(yè)內積累了一定的口碑后,光顧的客人中有不少奢侈品牌的工作人員。在消費的過程中,這些工作人員也會暗自考察皮具經營店,為自己的品牌尋找合適的供應商。在服務的過程中,城市匠心為自己打開了另一個市場。
“去年一位奢侈品牌的marketing(市場部)來做包包的護理,因為是奢牌,我們在護理時格外細心,還按照她的要求在包包上進行了刻字定制,她非常滿意,后來他們公司一些VIP體驗活動就找我們合作了。這樣共贏的案例還有很多,比如某家居品牌推出真皮沙發(fā)后,邀請VIP客戶參加皮革體驗活動,客戶在體驗過程中直接感受到同款皮革后還有當場下單的?!?/p>
目前,除了面向散客之外,拉里的小店還跟多家國際品牌達成合作,為這些品牌的VIP客戶提供皮革定制體驗活動,甚至還為品牌的員工提供皮革知識培訓(因為很多奢侈品牌的工匠都在國外,因此皮具知識的培訓需要另找供應商)。“除了知名皮具品牌,我們還和瑪莎拉蒂、保時捷、萬國表等品牌合作,最近在李佳琦和保時捷的一次合作活動中,我們負責制作粉絲的禮物。”
令拉里感到格外驕傲的是,跟這些大牌的合作都不是他主動求來的,而是因為小店的技術和口碑慕名而來,“其實我們的價格并不低,但在因為我們對于每個環(huán)節(jié)的把控都很穩(wěn),而對于奢侈品品牌來說,品質和穩(wěn)定是他們最為看重的”。
店內工作臺。攝影/ 周潔
“小的時候我就很喜歡長樂路、進賢路上的那些小店,很多小店都經營出了自己的特色,我覺得這些都是上海多元包容的文化所孕育出來的。”拉里是上海人,對于小店有著自己的理解,也有著濃厚的感情,“也許現在電商經濟、線上消費沖擊了一部分小店的生存,但上海吸引著全國各式各樣的人才,他們眼界寬闊、接受度高,這里很容易碰撞出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真正有特色能留住人的小店,是一定能在上海找到自己的生存土壤的?!?/p>
比如城市匠心,雖然是小店,但拉里卻對未來有著明確的規(guī)劃:“為客人定制皮具已經成為我們的一大特色,在此基礎上,現在我們正在推廣一個‘循環(huán)時尚的項目?!?/p>
“循環(huán)時尚”,顧名思義,時尚的循環(huán),沉浸行業(yè)多年,拉里觀察到現在第一批接觸奢侈品的人出現了舊包改造定制的需求,“十幾年過去了,他們手上不少舊包,其中不少屬于舍不得扔但已經不會背出街,但又占地方的包,‘循環(huán)時尚就是幫助這部分客人把舊包重新改造,按照需求為客人定制做出一個當下又可以背的款式”。
“循環(huán)時尚”項目推出后果然收到了不少訂單,但畢竟是新項目,所以很多人拿著一個舊包先過來試水,改造滿意后客人往往會把一大批舊包放到拉里這里進行改造。“包包的循環(huán)不只是一門生意,之前有個女士把neverfull的包拿過來,改造過后,一家三口每個人都擁有了新禮物。還有一些是媽媽帶著女兒來改造舊的奢侈品包,這樣既可以給女兒做一個喜歡的款式,又能讓孩子對奢侈品有個正確認識。同時,這樣也改變了舊包落灰的命運,實際上也是一種環(huán)保的理念。既然我們有這樣的設計能力和生產能力,就是我們義不容辭應該做的。”
小店不“小”,小店,不止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