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萍
【摘要】小學是教學課程中最為基礎性的學科,并且和其他學科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只有學校小學語文,才能幫助其他課程的學習。但在小學語文中,知識教學是學習語文的根本條件,是學生開通知識學習道路的大門。識字學習對于學生是否可以正確了解和使用語言,擁有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各方面的能力極為重要。近年來,根據(jù)對農(nóng)村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的研究進行了開展和實施,在實踐的過程中探索了農(nóng)村小學低年級有效的識字方法,獲得了顯著的成果。
【關鍵詞】農(nóng)村小學? 低年級識字? 教學策略? 分析
【中圖分類號】G623.2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6-0030-02
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表示:開展識字教學的時候應該將學生熟悉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并積極使用小學生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利用多種視覺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出豐富多彩的教學場景。因此,我們可以知道,在開展識字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生活中熟悉的語言材料,結合小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習慣,營造良好的識字教學氛圍,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下進行識字學習,以此來有效激發(fā)兒童識字的興趣。
1.培養(yǎng)學生的讀寫興趣,提高讀寫能力
1.1利用多媒體激發(fā)興趣,提高讀寫能力
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jīng)提出:“兒童利用圖像、顏色和聲音來開展思維”結合兒童這些特征,教師應該有效使用各種多媒體輔助教學設備,引導學生觀看圖片、視頻、幻燈片、物體等,將靜態(tài)轉化為動態(tài),將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將枯燥的記憶轉化為有趣的記憶,從而達到快速、扎實的記憶效果。
1.2利用游戲活動激發(fā)興趣,提高學生識字能力
興趣是激發(fā)孩子學習的主要動力,游戲是孩子喜愛的學習方式。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延伸閱讀材料中使用一些兒童歌曲或謎語來引導學生閱讀,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識字練習。兒童歌曲朗朗上口,極為生動有趣,如果記住,將會為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1.3視覺演示趣味性強,提高識字能力
中國許多漢字是從古代象形文字逐漸演變而來的?!叭?、月、人、水、火、鳥”這些字中,字和現(xiàn)實物體有較多的相似之處。因此,讓學生在仔細觀察物體和圖片以后能夠有效提高學生記憶效果。小學低年級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遠遠強于抽象思維能力,因此,識字教學和形象的事物進行有效結合,能夠有利于學生進行記憶。
1.4通過評比的方式,激發(fā)學生識字興趣
低年級的孩子做事總是心血來潮,如果不經(jīng)常加以溫習,他們對識字的興趣將很容易就會消失。教師應該積極利用小學生愛表現(xiàn)、好強的心理特性,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識字氛圍,在班級中進行一些有趣的識字評比活動。
簡而言之,在開展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如果每一個老師都能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特點,進行充分思考,在培養(yǎng)小學生興趣的時候,較多地設計一些適應學生特征的識字內(nèi)容,就能夠有效改變學生“努力學習”和“厭學”的情況。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把握和鞏固生詞,體會學習的樂趣,以此來落實“我想學、我要學”的教育目標。
2.教學生識字方法,提升識字能力
有學者曾經(jīng)說過:“語文教學在小學階段就是語言、文字,在中學階段是語言、文學,在大學階段是語言、文化?!北M管站在專業(yè)的角度來看,這樣的說法雖沒有科學的依據(jù),但是卻能夠有效說明識字對小學生的重要作用。在漫長而單調(diào)的識字學習中,太過簡單、枯燥的教學方式,會引起學生的厭惡心理,對識字教學的效果形成一定的阻礙。那么如何才能有效保持兒童識字的熱情,加強識記的效果。面對這種情況,在《語文課程標準》中就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教師應該較多的使用各種識字教學的方式以及形象直觀的教學模式,創(chuàng)造出各種豐富多彩的教學場景,不斷提高小學生識字學習的質(zhì)量和效率,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方式:
2.1看圖識字
按照漢字的構造規(guī)律,一部分象形文字、指示文字和會意類的文字都可以使用圖形的方式,來幫助學生建立漢字和事物的關聯(lián),把文字的音、形狀和意義進行有效的結合。既能激發(fā)學生識字的興趣,并且還能良好的培養(yǎng)小學生觀察事物的能力。
2.2猜謎識字
從名字我們可以看出,就是使用編燈謎和猜燈謎來幫助小學生進行識字學習,在開展新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念出謎語,學生可以快速準確地猜測,這種方式能夠有效提升兒童識字的興趣,是極為有效的識字學習方法。同時,兒童在猜謎和編謎語的過程中,不僅要記住新詞的發(fā)音、形狀和含義,還能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語言組織以及口語表達能力。
2.3歌訣識字
往往小學生喜愛的兒歌都極為簡單、朗朗上口,并且十分生動,如果記住就很難忘記。在開展識字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結合漢字的特征,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一些通俗易懂的兒歌,并讓兒童進行一遍又一遍地朗讀,直接生成文字的形象圖,以此來提升兒童記憶字形的準確性。
3.拓寬識字渠道,鞏固識字成果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僅靠教師在課堂上的準確把握和巧妙整合來鞏固語文識字效果是完全不夠的,教師還應該積極挖掘更多的課外資源,開拓識字的途徑,以此來不斷鞏固學生的識字成績。下面對其方法進行了具體的分析。
3.1在實踐中鞏固素養(yǎng)
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多種語文實踐活動,不斷激發(fā)學生對識字的興趣,積極鼓勵學生形成較強的學習動力,自覺鞏固自身的識字能力。
3.1.1語言實踐
在教授新詞之后,教師應該及時為學生創(chuàng)造使用新知識的條件以及機會,學習到的新單詞應該經(jīng)常用于閱讀和寫作中,這樣能夠有效促進生字的鞏固和聯(lián)系,通過較多的使用來不斷加強學生的印象。此外,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我們應該遵循兒童的知識庫和生活的實際經(jīng)驗,有意識地開展示范和指引。
3.1.2自制卡片
俗話說:忘記你所聽到的,記住你所看到的,學習你所做的。所以,通過一堂生詞課的學習,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自己親自制作生詞卡片,使學生在實踐的過程中達到鞏固識字成績的目的。此外,教師還應該積極鼓勵有較強識字能力的學生,讓其在家為其他物品制作單詞卡片,使得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中不斷鞏固自身的識字能力。
3.2通過糾錯來鞏固識字
小學生剛進入識字的時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用錯和記錯字的情況,通常會需要教師幫助學生進行糾錯,教師應該積極抓住糾錯的機會,來提高學生識字的效率。
3.2.1集體糾錯
平時在開展教學的時候,我們應該具有針對性的收集學生在口語、寫作作業(yè)、考試過程中經(jīng)常存在的錯別字,并把一些錯誤率高、易混淆的詞語進行歸納和總結,按照班級的具體狀況開展分析、歸納和比較。
3.2.2自查自問
在學習完一篇課文以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在這幾節(jié)課中,發(fā)現(xiàn)自己十分容易混淆和犯錯誤的是哪些詞語,并且說出犯錯的原因,往往是在什么情況下犯錯的。利用引導的方法讓學生開展自我提醒,使得學生能夠?qū)ι诌M行鞏固。
3.2.3互查互糾
學生自愛寫作作業(yè)以后,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充當小老師,進行同桌之間相互檢查。讓學生能夠?qū)ν赖淖鳂I(yè)進行認真檢查,并找發(fā)現(xiàn)錯誤幫助同桌改正錯誤,在這個過程中,能夠有效加強學生的記憶,達到鞏固識字的目的。
4.結論
綜上所述,在農(nóng)村小學中,教師應該做學生的引路人,用心指導學生進行學習,及時收集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學習的錯誤,并根據(jù)問題的具體情況來選擇良好的辨字方式,并且長期堅持,讓學生能夠培養(yǎng)出“遠離錯字”的良好意識,逐步形成一種獨立的辨詞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李學才.農(nóng)村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策略探究[J].甘肅教育,2018(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