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保明
摘 要:文章主要在科技進步的時代背景下,從藝術設計專業(yè)的特點出發(fā),明確信息化教學的概念和發(fā)展歷程,通過信息化教學內容和教學資源的具體類別分析研究,探討信息化教學方法的改革方向,分析信息化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的途徑,明確藝術設計專業(yè)信息化教學模式設計的具體方法,提出藝術設計專業(yè)目前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如何通過有效的信息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是文章研究的重點。
關鍵詞:信息化;藝術設計;教學方法
注:本文系2018年度廣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產品設計專業(y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實踐研究”(2018JGB384)研究成果。
一、信息化教學及其發(fā)展
(一)信息化教學的概念
信息化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利用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通過數字化、資源化、網絡化等方式,使教學目標得到很好的落實,同時提高學習效率和質量的教學手段。在信息化教學中,要做到教學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huán)境等因素的信息化。
(二)我國信息化教學的發(fā)展
我國信息化教學起步較晚,但發(fā)展態(tài)勢良好。20世紀90年代末,我國信息化教育的方式:第一,多媒體計算機為主的教育技術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第二,利用網絡資源,進行網上教學的方法,如網網通、校校通、數字校園等[1];第三,遠程教育,使大量的教育教學資源廣泛進入課堂教學?!笆濉逼陂g,我國信息化教學有著標志性建設的工程“三通兩平臺”,加快了信息化教學的建設進程,以應用型為主導?!叭ā敝傅氖菍拵ЬW絡校校通、優(yōu)質資源班班通、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兩平臺”指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臺[2]。
二、信息化教學的重要性
信息化教學突破了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信息化教學可以運用網絡遠程教學、線上視頻教學、線下體驗參與等多形式的教學方法,學生不一定要固定在教室學習,部分網絡課程教學學生也不一定要在固定的時間來學習,可以靈活安排時間開展相關學習。
信息化教學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完善的教學資源庫建設,學生能夠獲得大量的教學資料。學生在完成作業(yè)的同時會自主收集相關資料,資料收集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自主學習的過程。
信息化教學使教學方式有所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單方面的灌輸——講授法。信息化教學可以通過聲音、圖像、場景模擬以及大量資源庫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來開展教學,改變了以往枯燥、乏味的課堂講授和練習方法,強調學生的自主參與、自主選擇。
三、課程教學資源建設
近年來,課程教學的研究越來越受到教育教學的關注,精品課程、名師優(yōu)課、微課、慕課、“金課”等方面有長足的發(fā)展。
(一)優(yōu)課建設
打造藝術設計專業(yè)優(yōu)課是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是藝術設計專業(yè)作為行業(yè)先行者的需要。優(yōu)課建設要設置科學的課程標準,要有數字化教學工具軟件、數字化教材、符合專業(yè)需求的教學資源以及基于網絡的管理端平臺于一體的數字化教學應用系統(tǒng)。
通過優(yōu)課,藝術設計專業(yè)可以利用合理的教育資源和現代信息技術開展實踐教學,同時建設思維超前、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教師隊伍,完善并選擇成體系的、符合專業(yè)特色發(fā)展的教學資源。
(二)微課建設
微課有別于傳統(tǒng)單一資源類型的教學課例、教學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等教學資源。藝術設計專業(yè)的微課建設有其自身的特點,對于設計方案的設置,設計流程的安排,設計項目本身的規(guī)定、規(guī)范要做到深入了解,注重學習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的營造,課內、課外的互動要合理,設計資源要做到豐富、前衛(wèi)、有代表性。
李秉德教授總結,微課從語言表達、直接感知、實際訓練、引導探索、欣賞活動等幾個方面來分類,包括講授法、談話法(問答法)、啟發(fā)法、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實驗法、表演法、自主學習法、合作學習法、探究學習法等。
(三)慕課建設
慕課(MOOC)是網絡時代的新型教學模式,具有開放性、網絡化、大規(guī)?;奶攸c。對于藝術設計專業(yè),這種學習方式非常有效,受眾面較廣,整體效率高。在實際藝術設計專業(yè)教學中,推進慕課創(chuàng)新研究與改革是很有必要的,能夠加強在線學習分析,優(yōu)化慕課教學內容,創(chuàng)新教法學法,通過改革做到科學有效。
(四)交互式情景體驗
交互式情景體驗是通過互動場景的設置,給人一種全新的體驗方式,將真實環(huán)境與虛擬世界相結合,真實環(huán)境中的交互動作可以在虛擬世界中同步反映[3]。藝術設計教學中,通過科學技術手段進行場景的設置,讓學生在虛擬場景中得到深刻的感受,提升學習的深度,加強自身實際感受。
四、藝術設計專業(yè)信息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要做到胸有成竹,否則課堂無法控制
信息化資源教學對任課教師的綜合能力要求比較高。任課教師的課前準備要充分,課程課堂教學計劃的設計要嚴謹,要有良好的邏輯性和連貫性,同時更要突出課程每節(jié)課教學的知識點。如果沒有良好的課前準備和課程具體教學內容設計,教學會非常混亂,適得其反。
(二)對教學條件要求較高,有些專業(yè)教學難度較大
近年來,隨著各種信息化教學資源的豐富,優(yōu)課、微課、慕課等教學資源的出現,促進了各專業(yè)教學的發(fā)展。如何打造適合本專業(yè)、適合本校學生基礎能力,建設有本校特色的信息化教學資源難度非常之大,需要有良好的激勵制度,要有優(yōu)秀的教學團隊,要有大量的資金投入。信息化教學要從課程規(guī)模、形式、內容等方面進行探索。當前在信息化教學中,教學目標過于籠統(tǒng),不夠準確,對學生學習缺乏明確指導。
五、藝術設計專業(yè)信息化教學模式設計
藝術設計專業(yè)信息化教學有一定的特殊性。近年來,藝術設計越來越受社會的關注,設計師隊伍不斷壯大,設計水平顯著提高。藝術設計類教學資源相對豐富,相關設計圖片資源、設計視頻資料、設計軟件教學資料、設計參考案例等如雨后春筍。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教學方法也要隨著科技的進步做到與時俱進,教學方法要不斷改革,教學思路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要不斷開發(fā)。
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如何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資源,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是我們專業(yè)教師不斷研究的方向。對于藝術設計專業(yè)信息化教學要做好以下幾點:
(一)教學目標明確化,教學知識點突出化
教學中要明確專業(yè)課程教學要解決的問題(知識點),制定出明確的解決問題的途徑(設計良好的教學方法),準備解決問題的相關素材(信息化資源庫),這樣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協(xié)調統(tǒng)一。
(二)加強學習情境的優(yōu)化
課程教學要做好學前分析,包含分析學習者的基礎知識、學習環(huán)境的具體情況,掌握學前數據收集、分析,提出解決方案,設計良好的學習情境,從而實現對學習和學習情境的優(yōu)化[4]。
(三)加強教學反饋與評價
目前各專業(yè)教學評價體系較為單一,評價制度和觀測點設置不合理,容易造成片面的評價。教學成果的評價要體現多元化,做到評價對象多元化、評價依據多元化、評價方式多元化、評價動態(tài)化。這樣才能發(fā)現教學中的問題,才能指定解決問題的具體方案,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四)因材施教,靈活運用教學方法
專業(yè)教學要體現出實踐能力,教學策略方法的選擇要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基礎、認知特點、學習習慣等方面,設置適合學生實際能力需求的信息化教學資源和信息化教學方式,提高專業(yè)技能。
(五)加強創(chuàng)新思維意識的培養(yǎng)
藝術設計專業(yè)學生走向社會就業(yè)的過程中需要有良好的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良好的創(chuàng)新思維方式的培養(yǎng)需要課程資源的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來實現,主要有發(fā)散思維、聚合思維、逆向思維、頭腦風暴等訓練模式。
參考文獻:
[1]都曉英.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D].華東師范大學,2001.
[2]劉延東.把握機遇 加快推進 開創(chuàng)教育信息化工作新局面:在全國教育信息化工作電視電話會議上的講話[EB/OL].[2020-02-28].https://www.jinchutou.com/p-25753529.html.
[3]陳向東,張茜.基于增強現實的教學演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2(9).
[4]SIEMENS G.Learning Analytics A Foundation for Informed Change in Higher Education[EB/OL].[2020-02-28].http://www.slideshare.net/gsiemens/learning-analytics-educause.
作者單位:
北海藝術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