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立華,劉志海,孟 霆,黃 玉
(哈爾濱工程大學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哈爾濱150001)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勞動者素質決定一個國家的科技發(fā)展水平。加強科學技術普及教育,提高民族科學素質,已成為持續(xù)增強國家創(chuàng)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基礎性工程[1-5]。習近平總書記在2016 年全國科技創(chuàng)新大會上指出“科技創(chuàng)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chuàng)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求廣大科技工作者以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為己任,承擔向大眾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的責任,使全社會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使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chuàng)新智慧充分釋放、創(chuàng)新力量充分涌流[6-10]。此次大會把科普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戰(zhàn)略高度。2018 年習主席在向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賀信中再一次指出:中國高度重視科學普及,不斷提高廣大人民科學文化素質。中國積極同世界各國開展科普交流,分享增強人民科學素質的經驗做法,以推動共享發(fā)展成果、共建繁榮世界。
高校作為為國家培養(yǎng)高科技人才的主戰(zhàn)場具有開展科普教育工作的天然優(yōu)勢[11-14]。大學擁有豐富的科學技術知識資源、設施資源、人力資源及環(huán)境氛圍,形成了相對完整的軟硬資源體系,可以“自給自足”地提供各種內容的科普服務[15-16]。同時,開展科普教育也是高校職責所在。因此,學校秉承“大工至善,大學至真”的校訓,以“培養(yǎng)人才、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為己任,依托國家級物理實驗示范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利用先進的科教儀器、高水平的科教團隊、豐富多彩的科普讀物、最新科研成果及作品,建設黑龍江省首家科普教育基地。旨在提高高校實驗室資源的社會效益,發(fā)揮國家級物理實驗示范中心的示范輻射作用,切實履行高??破战逃丈鐣穆毮埽莆覈破帐聵I(yè)的發(fā)展和繁榮。
依托中心的優(yōu)質資源及學?!叭R缓恕保ù肮I(yè)、海軍裝備、海洋開發(fā)及核能應用)學科優(yōu)勢,建設了特色鮮明黑龍江省科普教育基地。基地占地總面積300 余m2,為公眾準備了涵蓋經典物理、近代物理與現代技術實驗等內容的多項科普展品。由“神秘的海洋”“瘋狂力學”“奇妙數學”“絢麗光學”“趣味光纖”“電磁學的奧秘”等多個主題組成(見圖1、2)。
圖1 科普基地展品廳
圖2 科普圖書
為方便學習者更好了解展品蘊含的科學知識,中心教師精心組織編寫《觸摸科學·體驗發(fā)現》等系列全彩色科普讀物。中心擁有豐富的科普人力資源,參與科普工作的教師全部是教學科研一線教師。中心“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實施工作先進個人”劉志海教授親自組建了科普教學團隊,團隊成員全部為具有豐富教學科研經驗的中青年骨干教師。他們具有系統(tǒng)的專業(yè)知識、良好的科學素養(yǎng)、豐富教學經驗,處于科學研究與實踐的探索前沿。在了解高端科技動態(tài)、洞悉最新科技發(fā)展趨勢、全面系統(tǒng)闡釋科技原理、傳播科學方法和精神等各方面,相對于其他科普機構人員更勝一籌。
科普基地建設成果吸引了大量參觀學習者,人們慕名而來,紛紛前來參觀學習?;嘏e辦假日科學廣場自開放以來接待社會不同階層人士30 萬多人,舉辦科普講座400 多次(見圖4),受到多家新聞媒體的連續(xù)報道。并被認定為“黑龍江省科普教育基地”。2012年“假日科學廣場”獲得國家“首屆科技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三等獎,是唯一入選高校;2014 年“假日科學廣場”活動獲全國科普日優(yōu)秀特色活動稱號。
圖4 科普講座現場
中心科普方面的工作得到中國科協(xié)認可,于2017年獲國家首批“全國科技輔導員培訓基地”。劉志海教授擔任“國培計劃”的主講教師,共舉行20 余次國培計劃的培訓工作(見圖5)。接待了來自十幾個省1 600余名教師。該計劃促進教師由“知識倉庫型”向“創(chuàng)新型”轉化,是培養(yǎng)優(yōu)秀科技骨干教師的有效途徑。
圖5 科技輔導員培訓課堂
為提高高??平藤Y源共享率,中心不僅將現有的實驗室先進科研儀器、精密測量實驗室等教學資源定時對公眾開放,還通過“送培到基層”“科普進校園”“科普大師課”“科普進林區(qū)”等活動使便攜的先進儀器及自主開發(fā)的創(chuàng)新儀器通過“走出去”的模式走進大眾,充分發(fā)揮科研儀器的社會化效益,實現科普教育的高效化(見圖6)。
在信息技術蓬勃發(fā)展的今天,科普教育方式必須與時俱進?!盎ヂ?lián)網+科普”的模式成為e 時代新的傳播科學知識的途徑。中心教師將科普基地的全部科普展品制作成演示實驗微課,并將實驗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應用通過電影、動畫、圖片的多種形式展現給公眾(見圖7)。公眾通過掃描科普圖書中的二維碼獲取實驗視頻資源。另外,中心與中國科協(xié)合作制作《科學原理的展示方法與實現技巧》慕課,該慕課面向全國科技輔導員和青少年開發(fā),實現中心的物質與人才資源通過互聯(lián)網“走出去”傳播科學知識的目的。實現了線上線下混合的科普教育新模式。
圖6 科普進校園
圖7 科普微課
此外,中心還通過省電視臺“走出去”開展科普工作。與黑龍江省科協(xié)、黑龍江廣播電視臺共同推出的龍江首檔青少年科普短視頻節(jié)目《士博講科學》。教學名師劉志海教授擔任該節(jié)目的科學顧問。節(jié)目巧妙地運用實驗可以激發(fā)孩子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孩子的動手能力,而富有趣味性的科學實驗是科學啟蒙最有效方法。通過實驗,可以讓孩子掌握知識、鍛煉科學思維??茖W實驗聽起來“高大上”,其實一點也不復雜,開動腦筋,搜集身邊的各種素材,在家里也能做科學實驗?!妒坎┲v科學》充分考慮了孩子的興趣,把知識點巧妙地融合到孩子感興趣的科學小實驗里,讓枯燥的科普百科,變得好玩有趣,孩子看得根本停不下來。
承辦科普冬令營也是中心科教資源“走出去”開展科普教育的有效途徑。為讓青少年度過一個充實快樂而又有意義的假期,協(xié)同黑龍江省科學技術館承辦了有獎征文暨科技冬令營活動。多次同省市科協(xié)等多家單位在假期期間精心籌備了“迎冬奧·慶新春”系列科普活動,為中小學生送上豐富的“科普大餐”。該活動特邀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協(xié)會教育專家圍繞冬奧會籌辦,各冬奧項目賽事等開展講解?;顒又?,科普老師進行了冰雪知識講座及冰雪運動器具展示,使青少年了解基本的冬奧知識和冰雪器具在比賽中的用途用法。同時還向現場參加活動的學生們展示了雪橇、雪板、冰鞋、冰壺等眾多實物。
依托中心豐富的科教資源和人才資源,開展的“引進來”和“走出去”線上線下混合式科普教育工作,使我校成為省內高水平多維科普教育基地,充分發(fā)揮了國家級物理實驗示范中心的示范輻射作用和服務社會的功能,創(chuàng)設了濃厚的科普文化氛圍。希望這種科普教育模式可以為其他兄弟高??破展ぷ魈峁┯幸鎱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