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媛媛
地理環(huán)境是指人類賴以生存以及進行生產生活活動的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的各個方面深深影響著人類活動的方方面面,自然也深深影響著區(qū)域文學活動的風格。
以日本傳統(tǒng)文學為例。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如是道:“川端康成極為欣賞纖細的美,喜愛用那種筆端常帶悲哀,兼具象征性的語言來表現(xiàn)自然界的生命和人的宿命?!笔堑?,這位日本大作者擅長用離奇古怪而又恰到好處的描寫,串以細膩唯美的情節(jié),堆積出一個個表現(xiàn)日本人的精神實質的文學故事?!堆﹪肥谴ǘ丝党勺罹邧|方式虛無的作品之一。它講述了島村與藝妓駒子、少女葉子這三個人的情愛故事,這種男女間微妙的情感故事充斥著哀感,這種悲哀的情調即“物哀”,為日本傳統(tǒng)文學的典型特點之一。日本文學這一鮮明特點源自于日本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
一、自然環(huán)境對其的影響
文學作者是文學作品的創(chuàng)造者,從無到完成一件完整成熟的文學作品,文學作者在其中是造物主般的存在。文學創(chuàng)作是復雜的,文學作者的思想活動也是復雜的,都是主觀思想與客觀存在相結合的產物。
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主要從這兩個方面影響著文學作品風格的形成:
1.對創(chuàng)作者:自然環(huán)境影響著人的性情
中國西北地區(qū)具有面積廣大、干旱缺水、荒漠廣布、風沙較多、生態(tài)脆弱、人口稀少、資源豐富等特點,西北人多豪爽、義氣、直來直往、沒有心眼、為人熱情;中國江南地區(qū)山川秀美氣候溫暖水域眾多,有詩云“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檐,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瓷锄t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飐。愛殺江南!”因此江南人普遍較靈秀穎慧、溫婉雅致。
日本是由數(shù)個島嶼組成的島國,四周皆是無邊的大海,境內多山,也有眾多小面積的平原和湖泊,位處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消亡邊界,為西太平洋島弧-海岸山脈-海溝組合的一部分,因此地震、火山活動等自然災害頻發(fā)。再加上上佛教禪宗的傳入。日本人形成了“物哀、幽玄、侘寂、意氣”的美學觀,這種美學觀貫穿了他們生活的方方面面,文學作家繼承了這種美學觀,并融入了日本傳統(tǒng)文學之中。
2.對文學作品:提供可供參考的寫作對象
自然環(huán)境不僅能影響創(chuàng)作者的性情,還能為其提供可供參考的寫作對象,尤其是文學地理環(huán)境方面。見初春,松尾芭蕉寫出“雪融艷一點,當歸淡紫芽?!?,見夏日,松尾芭蕉寫出“章魚壺中夢黃粱,天邊夏月”。朦朦朧朧的雪天,滿開的櫻花,近黑的夕陽,聒噪將去的秋蟲,寂靜的杉樹林……山,川,湖,泊……這些自然環(huán)境也鋪就了物哀中所蘊含中的靜寂美特性,成為‘空寂的美的底流,讓日本傳統(tǒng)文學天然帶有一種物哀感的美的特點。
二、人文環(huán)境對其的影響
日本人的物哀情結深深扎在他們的骨子里。日本人尤愛櫻花,因為“它以其高雅絢麗的美訴諸我國國民的美感, 這是其它任何花所不及的”。櫻花絢爛,小到一束花開,大到漫山遍野,都是極其素華之美,一朵,也真日本國色,滿山,也不似桃花過于鮮艷熱鬧;櫻花七日,其花期短促集中,一朵櫻花從開放到凋謝只有七天,整棵櫻樹從花開到全部凋謝也不過半月時日,櫻花凋零時轉瞬即逝的消亡之美。村上春樹在《我們不過是借住者》中曾這樣描寫櫻花的凋零:“因為不管是櫻、螢或楓,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失去它的美麗。我們?yōu)榱四繐裟且凰驳墓獠?,路途再遠也愿意前往。那里存在的不只是純粹的美麗,人們親眼確認它們失去小小的光芒,看到鮮艷的色彩在眼前凋零,會不自覺地松一口氣。當人們目睹一場美麗的盛宴消逝時,反而能找到安慰?!睓鸦O美,卻也轉瞬即逝,來年再輪回。這與日本傳統(tǒng)審美觀極其一致。另外日本自然災害頻發(fā),他們很早就認識到這些意外不可避免也無法抗爭,也早就放棄對自然的反逆和征服之心,而以受容忍從為其主要的對應之道。因此,他們對待死亡的態(tài)度不像中國那么負面,甚至有這么樣的死亡美學觀:“甚死不是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边@些導致日本文學有這么個特點:不太喜歡以大團圓作為結局,他們偏愛悲劇,也不喜歡大開大合,他們偏愛淡淡的哀傷。
宋代,日本從中國引入了佛教禪宗。禪宗認為,“菩提本無樹,明鏡亦無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边@種虛無思想影響了大批日本文學家:川端康成在《雪國》的創(chuàng)作中就表達了“得到了又失去、看見了卻抓不著”,“徒勞與倔強、意義與虛無”的主題思想。小林一茶寫的俳句:我知道這世界,如露水般短暫。這是她在女兒兩歲之時便去世時寫下的。世事無常、萬事皆空、滅我為無、無中生有的虛無思想也是日本文學的特點之一。
日本人的物哀與虛無觀念導致他們并不喜歡評論是非甚至討厭直白與說教。所以在日本傳統(tǒng)文學往往喜歡描寫永恒的風花雪月,追求純粹的美感,作品用故事引導人們去感受他們想要傳達的東西。傳達孤獨,這么表述:流螢斷續(xù)光,一明一滅一尺間,寂寞何以堪。連表達愛意都不會如西方佳人赤裸而大膽地說出我愛你,而是如是含蓄婉轉:“今晚的月色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