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艾紅
教材中的課文,有許多精妙的詞句段篇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巧借課文,反復(fù)品讀這些新穎獨特的詞語、富有哲理的句子、引發(fā)共鳴的段落,在積累語言的過程中不僅助力學生的語言表達,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打開學生的習作思路,促使學生的表達更加靈動、更加鮮活。
一、積累詞語,個性表達
很多學生由于缺少詞匯量的積累,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非常貧乏,表達缺乏感染力。要使學生能夠?qū)懗霆毺氐木渥樱瑩碛凶约旱恼Z言風格,必須要積累豐富的詞匯,這樣才能在自己的“詞庫”中找到合適的詞語來表達。積累詞語的最快捷徑就是反復(fù)誦讀課文,在全身心的投入中揣摩詞語,品味出表達的妙處。
《在牛肚子里旅行》(統(tǒng)編本三年級上冊)是一篇科學童話,表現(xiàn)了青頭臨危不懼以及解救紅頭時所表現(xiàn)出來的朋友間真摯的情感。“蹦”“爬”“喊”“跳”“蹭”等動詞生動地刻畫了青頭的動作和神態(tài),教學時可讓學生將這些動詞找出來圈一圈、讀一讀、品一品,理解運用這些動詞的好處,體會青頭看到紅頭被吞到牛肚子里以后急朋友之所急,遇到危險時沉著冷靜的特點。動作描寫是把一件事寫具體的重要方法之一。三年級學生剛剛接觸作文,教師就可借助課文設(shè)計練習,讓學生觀察上課前的情形,然后填入合適的動詞進行個性表達?!吧险n鈴聲響了,教室仍然一片喧鬧。這時,教室外傳來老師的腳步聲,我立馬( ? ?)起耳朵,( ? )下身子,直向座位( ? )去。然后身子一( ? ),屁股一( ? ),課本一( ? ),若無其事地看起書來……”
學生完成練習以后,還需要他們簡單陳述這樣表達的理由,這樣就給學生留下更多的思考空間,能提高他們思維的廣度和深度。
二、句式模仿,創(chuàng)意表達
小學生的語言表達一般都是從模仿開始的。由于小學生喜歡模仿,不妨把課文中的典型句式挑出來,讓他們反復(fù)朗讀、背誦,等到需要運用時,這些印象深刻的句式就會自然而然地“跑”出來。
《花的學?!罚ńy(tǒng)編本三年級上冊)這篇課文使用的擬人修辭手法非常富有特色?!皾駶櫟臇|風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口笛”惟妙惟肖地寫出了東風吹過荒野的動態(tài)。“樹枝在林中互相碰觸著,綠葉在狂風里簌簌地響,雷云拍著大手”,這里“互相碰觸”“拍著大手”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既生動形象地寫出了狂歡的場面,又從側(cè)面表現(xiàn)出花孩子渴望出來玩耍的急切心情?!坝暌粊?,他們便放假了”,“放假了”一詞擬人化地寫出了雨來時花兒競相開放、爭奇斗艷的場面。反復(fù)誦讀這些擬人化的句子,就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教師引導學生模仿這樣的句式來寫一寫,學生也就很容易寫出來了,如“輕風一吹,他們就跳起了優(yōu)美的舞蹈”,“蝴蝶一來,他們就開心地聊天”。
課文中的語句是學生模仿的對象,也是學生超越的對象。教師要適當引導學生鑒賞課文內(nèi)容,揣摩句式的獨到之處,在模仿中逐步實現(xiàn)自己的創(chuàng)意表達。
三、展開想象,盡情表達
墨守成規(guī)會導致語言表達成為死水一壇,要想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最佳的辦法就是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盡情表達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
《一塊奶酪》(統(tǒng)編本三年級上冊)是一篇童話故事,課文兩次描寫了螞蟻的心理活動。一次是“盯著那一點兒掉在地上的奶酪渣”,此時的螞蟻隊長心里是慌亂不安的,是想吃又不愿違反禁令的矛盾心理;第二次是“他低下頭,嗅嗅那點兒奶烙渣子,味道真香”,此時奶酪旁邊只有螞蟻隊長,他偷了嘴誰也看不見,可他猶豫了,作為螞蟻隊長,他不能帶頭違反命令,否則就無法領(lǐng)導其他螞蟻,因此他內(nèi)心十分矛盾。教學時要抓住其中的關(guān)鍵詞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將螞蟻隊長的內(nèi)心活動盡情表達出來。比如“七上八下”一詞體現(xiàn)了螞蟻隊長的心里不踏實,“猶豫”是指拿不定主意,螞蟻隊長到底在想些什么才使自己的心里如此慌亂呢?可讓學生把自己的理解和課文中的描寫結(jié)合起來,然后盡情表達。
巧妙借用課文,將理解課文的意思和語言表達相結(jié)合,在閱讀課文中學習語言的表達方法,更加有助于學生獲得語言表達技能,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作者單位:江蘇鹽城市濱??h八灘鎮(zhèn)第二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 張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