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銀梁,王 瀾,李紅桔,張 揚,許 洋,林佩斌
(深圳市廣匯源環(huán)境水務有限公司,廣東 深圳 518011)
曝氣過程是氧分子穿過氣膜及液膜從空氣轉(zhuǎn)移到水中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能加速水體復氧,快速提高水體溶解氧的含量,為好氧微生物提供充足的氧氣,增強好氧微生物活力,改善水環(huán)境,恢復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1]。曝氣技術作為一種水體增氧技術在生活污水、工業(yè)廢水處理和河道水體生態(tài)修復過程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曝氣技術根據(jù)產(chǎn)生氣泡的大小可分為傳統(tǒng)曝氣(氣泡直徑在0.5~5 mm之間)、微納米曝氣(氣泡直徑在數(shù)十納米到幾個微米)等。傳統(tǒng)曝氣技術產(chǎn)生的氣泡直徑較大,使得氣泡在水中停留時間短,氧傳質(zhì)效率較低。微納米曝氣技術通過縮小氣泡尺寸克服了傳統(tǒng)曝氣技術的缺點,因而受到廣泛關注。
微納米曝氣是一種新型的人工水體曝氣技術,它利用微納米氣泡增加水體中氧的含量,進而增強水體中好氧微生物的活性,提高對有機物的降解能力[1-2]。微納米氣泡通常是指介于微米氣泡和納米氣泡之間的混合氣泡,其直徑通常在數(shù)十納米到幾個微米之間[3]。微納米氣泡由氣泡發(fā)生裝置、微納米曝氣頭和連接管件共同作用產(chǎn)生[4]。
傳統(tǒng)曝氣技術產(chǎn)生的氣泡直徑通常在0.5~5 mm之間,在水中產(chǎn)生的氣泡不均勻,氧傳質(zhì)效率低,在浮力的作用下會很快上升到水面并破裂消失,在水中的停留時間很短[5]。而微納米曝氣產(chǎn)生的氣泡尺寸小,氣泡內(nèi)氣體的壓力會隨著氣泡尺寸的減小而增加。微納米曝氣技術的優(yōu)點如下:
1.2.1 停留時間長
圖1 普通氣泡與微納米氣泡上升過程對比圖
有研究表明,當氣泡的直徑大于25 μm時,氣泡在水中會很快上升并逸出水面;當氣泡直徑小于等于25 μm時,氣泡則會長時間停留、懸浮于水中,具有良好的氣浮性,如圖1所示。氣泡直徑小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氧氣難溶于水的缺點,有利于長時間保持水體中溶解氧含量在較高水平[6-7]。
1.2.2 氧傳質(zhì)效率高
微納米氣泡直徑小,但比表面積大,增加了空氣與水的接觸面積,并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會逐漸收縮,氣泡內(nèi)氣體的壓力會隨著氣泡尺寸的減小而增加,能大幅度提高傳質(zhì)推動力[8]。同時氣泡不受空氣在水中溶解度的影響,受溫度、壓力等外部條件的限制也很小[4],能夠增強氧的傳質(zhì)效率。
1.2.3 吸附效率高
微納米氣泡表面帶有負電荷,并且高于普通氣泡,通常微納米氣泡的表面電荷為-50~-30 mV,使得氣泡間很難融合[4]。利用微納米氣泡的帶負電性,可以吸附水中帶正電的物質(zhì),去除水體中的有機懸浮固體或污染物。
表1 微納米曝氣技術與傳統(tǒng)曝氣技術比較[9]
微納米曝氣技術通過與其它污水處理工藝相結(jié)合,可以顯著提高工藝的處理效果。對生活污水、紡織印染廢水、城市景觀水體等水體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微納米曝氣技術與污水處理工藝聯(lián)用,可處理生活污水,通常用在污水處理廠二級生物處理及深度處理中。
Fan等[10]提出了利用微納米氣泡與光化學(UV/TiO2)技術相結(jié)合的方法深度處理二沉池污水。在這一復合體系中,微納米氣泡富集氧進而增強光催化作用,同時,光催化作用形成的電子促進自由基的生成。在微納米氣泡和UV/TiO2的作用下產(chǎn)生·OH,·OH具有極強的氧化性,可以氧化并去除殘留在廢水中的溶解性有機物質(zhì),并且處理后的污水可作為再生水使用。
王雷[8]在序批式生物膜反應器(SBBR)中采用微納米曝氣,研究其對生活污水的處理效果,在水力停留時間(HRT)為12 h,COD負荷為500 mg/L時,SBBR對SUVA254、E253/E203、SUVA280、A226~400的去除率分別為46.03%、31.17%、40.64%和16.83%。采用微納米曝氣可以提高污水的可生化性能。
在黑臭水體的治理方法中,生物方法由于避免了二次污染,并具有可持續(xù)性的優(yōu)點而成為目前最為科學的方法[9]。在生物方法治理黑臭水體時,主要的影響因素就是河道的水環(huán)境,曝氣是營造良好水環(huán)境的最重要手段。
張保君[7]采用微納米曝氣技術聯(lián)合浮床對太湖支浜進行處理,研究表明微納米曝氣植物浮床對水質(zhì)的處理效果優(yōu)于普通曝氣浮床和鼓風曝氣浮床,對COD、NH3-N、TN、TP的去除效果比鼓風曝氣組分別提高了11.72%、11.11%、7.71%和7.67%。齊鈺鵬[1]采用微納米曝氣技術強化碳纖維浮床治理城市河道水體,并與普通曝氣技術進行對比,發(fā)現(xiàn)在相同運行條件下,微納米曝氣聯(lián)合碳纖維浮床對COD、NH3-N、TP的去除率分別比普通曝氣聯(lián)合碳纖維浮床高10%、8%和5%左右,說明微納米曝氣技術可以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洪濤等[11]進行了微納米曝氣對黑臭河水處理效果的研究,結(jié)果表明,在曝氣強度相同的條件下,微納米曝氣技術可以使水體保持更高的溶解氧濃度,在微納米曝氣時間短于普通曝氣時間的情況下,水體中溶解氧濃度高出3.33 mg/L,對黑臭河道水體中COD和氨氮的去除率要高出12%和10%。易境等[12]研究了本土微生物活化處理系統(tǒng)與微納米曝氣技術聯(lián)合處理黑臭水體,實現(xiàn)了水體原位修復,顯著降低了水體中COD、氨氮、總氮和總磷的含量,使原本黑臭的水體經(jīng)治理后達到地表水Ⅲ類標準。段相鋒等[13]采用功率為1.1 kW的新型微納米曝氣增氧機治理黑臭水體,實驗分為A、B、C三組,每天曝氣時間分別為3 h、2 h和1 h,曝氣10 d,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曝氣6 d后,A、B組COD、DO濃度達到最大值,水質(zhì)可達地表水II類標準,繼續(xù)曝氣,只有C組濃度有變化,A、B組保持穩(wěn)定。由此得出結(jié)論,在特定功率下(1.1 kW)大約需12~18 h可使黑臭水體變?yōu)榍鍧嵥w。
湖泊等景觀水體多為靜止不流動狀態(tài),當水體中氮、磷含量過高時會使得水體嚴重富營養(yǎng)化,在適宜的光照和溫度條件下,水體中藍藻會大量爆發(fā),影響水體的觀感。曝氣技術可以增強水體流動性并提高水體中溶解氧含量,提高水生動物的生存環(huán)境,抑制藻類生長,是景觀水體治理的手段之一。
陸暉等[14]的研究表明,微納米曝氣對水體中COD去除率為67.59%,氨氮去除率為70.20%,總氮去除率為66.75%,總磷去除率為17.30%。曝氣對水體中氮的去除效果較好,對總磷的去除效果不明顯。通過對葉綠素a的測量結(jié)果顯示,適度曝氣可以抑制水體中藻類的生長。
氣浮法預處理印染廢水,可以有效減少廢水處理中投入的混凝劑量,而氣泡大小是影響氣浮效果的關鍵因素之一。微納米曝氣產(chǎn)生的氣泡直徑很小,可以顯著改善氣浮效果。
Liu等[15]的研究表明,微納米氣泡浮選可以顯著降低混凝劑的投加量和預處理時間,并且相較于傳統(tǒng)氣泡浮選,COD、色度和油的去除率分別提高了30%、11%和40%。Chu等[16]實驗結(jié)果表明,采用微納米氣泡技術對紡織廢水進行臭氧氧化時,臭氧幾乎被完全利用,去除80%顏色所用時間比常規(guī)氣泡法所用時間減少140 min,COD的去除率可提高20%,因此利用微納米氣泡可以提高臭氧傳質(zhì)效率,增強臭氧對紡織廢水的氧化能力。Zhang等[17]采用微納米氣泡、臭氧和活性炭聯(lián)合處理含陽離子紅3R的紡織染料廢水。在這一聯(lián)合作用下,臭氧利用率高達98.3%,產(chǎn)生的·OH對總有機碳的去除率達75%,還可去除其他難降解有機物。劉樹鑫[18]采用微納米氣浮技術對模擬水性油墨廢水處理進行研究,考察微納米氣泡對污染物的處理效果。實驗結(jié)果表明,微納米氣泡對油墨、COD和NH3-N的去除率分別為12.5%、53.3%和12.7%,在同等實驗條件下比普通氣泡技術對這三種物質(zhì)的去除效果分別高出5倍、5倍和3倍。Chu等[19]的研究表明,利用微納米氣泡臭氧氧化能夠大量增加染料廢水中溶解性COD(SCOD)和微固體COD的含量。當臭氧劑量為0.06~0.16 g O3/(g TSS)時,SCOD含量增加15%~31%,微固體COD含量增加25%~34%,這說明污泥從不溶向溶解方向轉(zhuǎn)化。同時還表明,微納米氣泡系統(tǒng)的污泥增容率較普通氣泡系統(tǒng)高出10%以上。
周維奇等[20]利用微納米曝氣技術與臭氧氧化技術聯(lián)合處理含抗生素的模擬養(yǎng)殖塘廢水的處理。與普通曝氣盤相比,微納米氣泡機能提高10.5 g/h臭氧產(chǎn)量,并且臭氧的氣體逸失率降低了69.2%。在相同的進氣時間條件下,微納米曝氣對COD的去除率要高于普通曝氣,利用臭氧微納米氣泡技術能夠使水體中抗生素的去除率達60%以上。
微納米曝氣技術與具有較強消毒能力的臭氧聯(lián)合使用,能夠消除給水中的大腸桿菌,并且可以顯著降低臭氧的消耗量。微納米氣泡崩塌也會產(chǎn)生具有強氧化性的·OH,可以有效提高殺菌能力。邱金偉[21]的研究表明,在pH為9~10時,納米氣泡對地下水中二價錳離子的去除率可達97%左右,對二價鐵的去除率可達98%。
微納米氣泡具有比表面積大、在水中停留時間長、氧傳質(zhì)效率高和吸附能力強等眾多優(yōu)點,在水環(huán)境治理方面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微納米氣泡曝氣技術在水環(huán)境方面的應用主要是作為一種輔助手段與其他技術聯(lián)合使用,強化其它技術的處理效果,以達到最佳的水質(zhì)凈化效果。開發(fā)更加高效穩(wěn)定的微納米曝氣裝置,聯(lián)合生物處理技術處理污水,降低成本,提升水處理效率可作為今后研究工作的一個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