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麗琴
廣豐區(qū)人民醫(yī)院 (江西上饒 334600)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具有切口小、術后恢復快及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目前已成為治療膽囊疾病患者常用且有效的術式[1],然而其作為一項侵入性操作,術中需要利用CO2建立氣腹,術后CO2集聚會引發(fā)肩部、腰骶區(qū)疼痛以及惡心、腹脹等不良反應,不利于術后康復。循證護理干預以循證醫(yī)學為基礎,結合患者需求與臨床實際,以收集資料作為循證支持,旨在為患者提供高質量的護理服務,進而促使患者積極主動參與到護理工作中[2]。本研究旨在探討循證護理干預對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疼痛及康復效果的影響。
選取2017年7月至2019年7月于我院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的92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護理方式的不同分為兩組,各46例。觀察組男25例,女21例;年齡35~75歲,平均(55.48±6.69)歲;病程10~25個月,平均(17.43±2.51)個月。對照組男26例,女20例;年齡36~75歲,平均(54.93±7.11)歲;病程10~24個月,平均(17.61±2.55)個月。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腹腔鏡下膽囊切除指征;所有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且簽署知情同意書;無精神類疾病或精神疾病史。排除標準:有腹部手術史或合并腹部腫瘤;血液系統(tǒng)疾病或糖尿?。淮嬖谝庾R障礙或認知、溝通障礙。
兩組均給予腹腔鏡[企晟(上海)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OTV-S190]下膽囊切除術,術前注意檢查腹腔鏡系統(tǒng),確認是否能正常運行,以確保手術的順利進行。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密切監(jiān)測患者術后生命體征變化,評估疼痛程度,并判斷穿刺點有無炎癥反應;加強引流管護理,防止出現(xiàn)折疊、變性;告知患者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并給予適當?shù)娘嬍持笇?;術后對患者進行吸氧干預促進腹內(nèi)殘余CO2排出。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1)成立循證護理小組:由護士長、具有3年以上工作經(jīng)驗的護士組成循證護理小組,對組內(nèi)成員進行循證理念培訓,使其充分了解并掌握循證護理方法。(2)尋找循證問題:通過查找資料、充分討論并結合實際情況,分析患者術后疼痛程度及影響康復的相關因素(包括術后CO2聚積、手術應激、體位等)。(3)方案的制定與實施:針對影響因素開展組內(nèi)討論,通過查找文獻數(shù)據(jù)庫,獲得研究領域實證,結合已知理論知識評價其真實性與可靠性,并結合專家意見,確定護理方案;術前對患者進行針對性健康指導,幫助其明確手術治療的重要性及腹腔鏡的優(yōu)勢、注意事項等;術后適當延長患者的吸氧時間,促進腹腔內(nèi)殘余CO2排出;指導家屬術后6 h協(xié)助患者活動四肢,以被動運動為主,活動量以患者能夠耐受為宜,2 h/次;術后24 h結合患者體力情況指導患者于床上進行主動運動,包括腕、肘的屈伸活動、床上抬臀運動,上下肢屈曲運動,2次/d;術后6 h以輕柔的手法為患者進行腹部、肩部按摩,按摩肩部前先進行熱敷,改善長時間手術帶來的不適感,按摩腹部時避開切口,以順時針、逆時針的方向按摩30次,2次/d。(4)心理疏導:術前囑患者放松身心,積極配合腸道準備工作,盡可能減輕患者精神壓力與思想負擔,幫助其緩解壓力;術后及時與患者溝通交流,詳細講解術后相關注意事項,告知術后切口疼痛是正常現(xiàn)象,通過鼓勵、溫柔撫觸等方式給予患者心理支持,減輕患者心理負擔,指導其通過看電視、閱讀等方式轉移疼痛注意力,緩解疼痛感受。
(1)疼痛情況: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對兩組干預4 d后的疼痛情況進行評價,0分表示無痛,10分表示劇烈疼痛,得分越高疼痛程度越嚴重。(2)康復情況:比較兩組干預后的首次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及住院時間。
干預前,兩組VA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VAS評分均低于干預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疼痛情況比較 (分,
干預后,觀察組首次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康復情況比較
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疾病患者最有效的方式,能夠清除病灶,同時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量少及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點,但其仍會在一定程度上給患者帶來疼痛,影響術后恢復效果[3]。傳統(tǒng)護理干預往往無法滿足患者的生理需求及心理訴求。有研究表明,通過結合研究資料,以科學、合理的護理理念為指導,踐行循證理念護理模式能改善護理質量,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4]。
循證護理以循證醫(yī)學為基礎,結合臨床護理實際問題,通過查找資料以得到循證支持,充分考慮患者需求,完善護理相關措施,進而提升護理服務質量[5]。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首次排氣時間、腸鳴音恢復時間、排便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循證護理干預能夠減輕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術后疼痛,促進患者盡早早恢復。其優(yōu)勢表現(xiàn)為:循證護理在實施過程中結合臨床實際問題,通過查找文獻資料,以合適的護理研究作為依據(jù),結合專家意見,提出并實施切實可行的護理方案,從而有效減少護理差錯,提升護理質量[6];通過成立循證小組,明確護理措施,積極查找以往護理工作中的不足,分析疼痛產(chǎn)生的原因,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以減輕患者疼痛;術后通過延長吸氧時間,加速CO2的排出,從而減少CO2增多引發(fā)的不良反應,利于緩解疼痛;給予按摩干預,活血化瘀、疏通經(jīng)絡,配合肩部按摩,可緩解肩部不適;輕揉按摩腹部,能夠減輕惡心、腹脹等不良反應,促進胃腸功能的恢復,縮短住院時間,進而提升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與護理依從性。
綜上所述,循證護理干預能夠緩解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患者的術后疼痛程度,有助于患者盡早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