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麗源,蘭秀華,唐 杰,彭衛(wèi)紅,甘炳成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成都 610066
羊肚菌(Morchellaspp.)是一種珍稀名貴食用菌,由于其菌蓋表面有不規(guī)則多面凹陷皺褶似羊肚而得名[1]。羊肚菌含有豐富的氨基酸,是植物性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之一,同時還含有多糖、生物酶類、礦物質元素等[2,3]有調節(jié)機體免疫力、抗疲勞、抑制腫瘤、抗菌、抗病毒、降血脂、抗氧化等多種功效[4-6]。課題組通過10多年攻關實現(xiàn)了羊肚菌大田商業(yè)化栽培的成功,并先后通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羊肚菌品種9個。隨著羊肚菌人工栽培技術日益成熟,羊肚菌菌體蛋白的開發(fā)和利用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目前原材料選擇存在隨機性和普遍性,也沒有一定的標準,并且評價羊肚菌菌體蛋白質營養(yǎng)價值的研究及深入分析還不多見。而對于不同品種間的氨基酸營養(yǎng)價值以及營養(yǎng)差異一直未作評價,不同羊肚菌品種間營養(yǎng)價值和鮮味是否存在一定差異,這些問題都將影響羊肚菌品種有效利用。本文以不同羊肚菌品種作為研究材料,對游離氨基酸和5′-核苷酸含量進行測定,采用模式譜和等鮮濃度等方法對其進行營養(yǎng)價值和口感評價,從而為其在羊肚菌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的開發(fā)利用提供科學依據(jù)。
四川省農業(yè)科學院微生物研發(fā)中心馴化,并經(jīng)過四川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羊肚菌品種9個,如表1所示。9個羊肚菌品種在四川新都基地栽培,采用統(tǒng)一栽培模式、相同栽培配方和采收標準得到的羊肚菌子實體,經(jīng)烘干、粉碎待用。
表1 供試羊肚菌品種
Fw-80高速粉碎機(北京啟宏瑞達科技有限公司);DZF-6020真空干燥箱(上海精宏實驗設備有限公司);超純水裝置(Millipore公司);L-8900氨基酸自動分析儀(日本Hitachi公司);ALC-Z10.3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天平有限公司);UV1800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LC-20高效液相色譜儀(日本島津公司)混合氨基酸標準品,色氨酸標準品(美國Sigma公司);乙腈、甲醇均為色譜純(奧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茚三酮、鹽酸、氫氧化鉀等常規(guī)試劑(科龍化工)。
稱取1 g樣品,加入水解管中,加入100 mL 6 mol/L 的鹽酸,封管后,于100 ℃水解24 h,水解后樣品經(jīng)處理后通過L-8900氨基酸自動分析儀進行氨基酸分析[7]。
測試條件:分離柱(4.6 mm×60.0 mm)柱溫為55 ℃,反應器溫度為130 ℃,洗脫液流速為0.40 mL/min,三酮流速為0.35 mL/min,進樣量為20 μL。
色氨酸的測定:參考GB/T 15400-1994《飼料中色氨酸的測定方法 分光光度法》。
稱取樣品0.1 mg,置于50 mL容量瓶中,緩慢加入25 mL氫氧化鉀溶液,置于40℃水解16~18 h,取出水解液,離心4 000 rpm轉速離心15 min。取2 mL上清液置具塞試管中,加入5 mL二甲氨基苯甲醛溶液,搖勻,以硫酸溶液作為空白,室溫放置30 min,再加入0.2 mL亞硝酸鈉溶液,室溫放置25 min,在590 nm測定樣品吸光度值。
根據(jù)1973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WHO/FAO)修訂的理想蛋白質人體必需氨基酸模式譜,計算樣品中的下列指標:
1.4.1 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AA)占總氨基酸的質量分數(shù)[8]
EAA=樣品必需氨基酸含量/樣品總氨基酸含量×100%
1.4.2 氨基酸比值(ratio of amino acid,RAA)[9]
RAA=待測氨基酸的EAA值/模式譜中氨基酸的相應EAA值即樣品中某種必需氨基酸的含量與WHO/FAO 模式譜中相應氨基酸含量的比值。由于胱氨酸和酪氨酸分別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轉變而成,因此將苯丙氨酸和酪氨酸,蛋氨酸和胱氨酸分別合并計算。
1.4.3 氨基酸比值系數(shù)(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RC)[10]
RC=RAA/RAA平均值,RC大于1表明該種必需氨基酸相對過剩,RC等于1表明其組成比例與模式譜一致,RC小于1表明該種必需氨基酸相對不足,RC 最小者為第一限制氨基酸。
1.4.4 比值系數(shù)分(score of ratio coefficient of amino acid,SRC)[11]
SRC=100-CV×100,其中CV為RC的變異系數(shù)。當SRC=100 時,表明該食用菌中必需氨基酸的組成比例與模式譜一致,SRC越接近100,表明食用菌的營養(yǎng)價值越高,SRC越小,則營養(yǎng)價值越低。
取羊肚菌干品1 g,加入25 mL蒸餾水,煮沸1min,冷卻至室溫后于12 000 rpm離心15 min,取出上清液,廢渣以相同方法重提一次,合并上清液,定容至50 mL。取上清液過0.22 μm微孔濾膜,高效液相色譜儀進行檢測[12]。色譜條件: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動相:KH2PO4緩沖液,259 nm紫外掃描檢測,柱溫30 ℃;進樣量10 μL。
等鮮濃度值(equivalent umami concentration,EUC)常用來表征食品的鮮味程度,指在100 g干重的食物中,以谷氨酸鈉(monosodium glutamate,MSG)的量來表示呈鮮物質的總量,計算公式如下[13]:
Y=∑aibi+1218(∑aibi)(∑ajbj)
式中:Y是EUC值,單位是g MSG/100 g;ai為呈鮮氨基酸(天冬氨酸ASP和谷氨酸Glu)的質量分數(shù)%,aj為呈鮮核苷酸5′-肌苷酸[(5′-IMP)、5′-鳥苷酸(5′-GMP)、5′-黃苷酸(5′-XMP)、5′-腺苷酸(5′-AMP)]的質量分數(shù)%,bi為呈鮮氨基酸相對MSG的鮮味程度值(Glu=1,Asp=0.077);bj為呈味核苷酸相對5′-核苷酸的值(5′-IMP=1、5′-GMP=2.3、5′-XMP=0.61、5′-AMP=0.18),1218為協(xié)同作用常數(shù)(濃度單位為g/100 g)。
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22.0進行統(tǒng)計分析。
采用氨基酸自動分析儀對樣品溶液進行測定,9個羊肚菌品種氨基酸組成及含量如表2所示。羊肚菌品種均含有18種氨基酸,必需氨基酸齊全,但氨基酸總量有明顯差異,范圍在17.23~26.16%之間,由高到低為M9、M7、M10、M8、M6、M5、M1、M4、M3;不同品種間必需氨基酸含量/氨基酸總量(essential amino acid/total amino acids,E/T)值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essential amino acid/non-essential amino acid,E/N)值差別不大,分別在35.47%-37.53%和 54.94%~60.09%。根據(jù)FAO/WHO提出的理想蛋白模式,質量較好的蛋白質是E/T為40%左右,E/N在60%以上[11]。由表2可知,羊肚菌樣品均未達到理想模式E/T和E/N要求。
表2 不同羊肚菌品種氨基酸組成及含量(%)
不同氨基酸賦予食品鮮、甜、苦等味道,共同組成食用菌獨特滋味。Glu和Asp是鮮味氨基酸中的特征氨基酸,其組成和含量決定口味的鮮美和可口程度[14]。由表3可知,Glu在羊肚菌中含量最高,其次為Asp,可見羊肚菌鮮味氨基酸含量豐富,含量比例均在20%以上,口感鮮美。同時,Glu和Asp還具有藥用價值,是藥用氨基酸的主要成分,在治療神經(jīng)損傷、改善兒童智力發(fā)育和緩解疲勞,調節(jié)腦和神經(jīng)代謝方面起到作用。甜味氨基酸包括Ser、Gly、Ala、Pro等四種氨基酸,羊肚菌品種間含量比例差別不大,20.64%~23.65%??辔栋被崾怯杀匦璋被峤M成,包括His、Val、Phe、Ile、Leu、Met、Arg,品種間含量比例范圍為35.34%~38.08%。由表3還可知,呈味氨基酸含量比例大小為苦味氨基酸>鮮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且鮮甜味氨基酸的總量占苦味氨基酸的比例為1.20 ~1.35倍。由此可見,不同羊肚菌品種間鮮味氨基酸、苦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含量比例差別不大,風味差別不明顯;同時還發(fā)現(xiàn),鮮甜味氨基酸占比較大,Glu、Asp、Arg、Gly、Phe、Tyr、Met、Leu、Lys等藥用氨基酸含量豐富,說明羊肚菌具有不錯的口感和保健功能,具有較大的開發(fā)價值。
表3 呈味氨基酸含量及組成比例
氨基酸比值系數(shù)法是氨基酸營養(yǎng)評價的常用方法。該方法以氨基酸平衡理論為基礎,評價目標物質的必需氨基酸比例是否接近或符合WHO/FAO的氨基酸模式要求,其比例越接近,目標物質的營養(yǎng)價值越高[15]。將9個羊肚菌品種必需氨基酸EAA值與WHO/FAO模式譜中相應氨基酸的EAA值進行比較,結果見表4。羊肚菌樣品中Thr、Val以及Phe+Tyr的EAA值均高于WHO/FAO模式譜,Trp均低于模式譜,除此之外,其他氨基酸模式在不同品種有較大差異,M3、M4、M5、M6、M7、M8、M9、M10的Ile和Leu EAA值高于模式譜,M1、M7、M9和M10的Met+Cys EAA值高于模式譜,M1、M4、M5、M6、M8和M9的Lys比例高于模式譜。由此說明羊肚菌氨基酸模式與人體需求有一定差別,需要給予補充,才能提高利用率。
根據(jù)EAA含量及比例計算RAA、RC和SRC,可以對食物的營養(yǎng)價值進行直觀的評價。由表5中RC值可知,不同品種過剩和不足的氨基酸不盡相同,但總的來說,Thr、Val及Phe+Tyr在羊肚菌中均相對過剩,而Trp均表現(xiàn)為相對不足,是羊肚菌的第一限制氨基酸,這與大多數(shù)研究表明一般的植物性食物都缺少Trp相一致[16]。
SRC是引入氨基酸平衡理論結合FAO/WHO評價模式建立的蛋白質評價指標。9個羊肚菌品種的SRC值由高到低分別為M10(66.08)、M9(63.58)、M8(62.49)、M6(61.52)、M7(60.03)、M5(59.48)、M4(59.18)、M1(57.77)、M3(57.33),但差別不大,均在60%左右。由此說明不同羊肚菌品種間營養(yǎng)價值差別不大。
表4 不同羊肚菌品種必需氨基酸的EAA值
表5 不同羊肚菌品種中必需氨基酸的RAA、RC和SRC值
5′-核苷酸是典型的呈鮮味物質,這些呈味核苷酸不僅具有顯著的增鮮作用,而且對于動物性食品的各種滋味也有一定的增鮮作用。對不同羊肚菌品種進行5′-核苷酸檢測,結果如表6所示。由表6可知,羊肚菌品種均檢出6種核苷酸5′-CMP、5′-AMP、5′-IMP、5′-GMP、5′-UMP和5′-XMP,總核苷酸(total nucleotide,TNT)范圍跨度較大,從294.479~1230.47 μg/g,且羊肚菌品種均呈現(xiàn)5′-CMP和5′-IMP含量最高,5′-GMP、5′-UMP和5′-AMP含量次之,5′-XMP含量最低的規(guī)律。鮮味核苷酸(umami nucleotide,UNT)表現(xiàn)為M9和M4高于其余羊肚菌品種。
表6 羊肚菌子實體中5′-核苷酸的含量(μg/g)
注:X=平均值±標準誤差,不同字母:5%顯著性差異。
Note:X=Mean ±Standard Error,Different letters:5% significant difference.
圖1 不同羊肚菌樣品等鮮濃度
研究表明,食用菌令人稱道的鮮味主要來源于5′-核苷酸及呈鮮氨基酸,表征食用菌鮮味的等鮮濃度值(EUC)是由此兩類物質計算而得,用以客觀評價食物的呈鮮作用。9個羊肚菌品種的EUC值如圖1所示。由圖1可知,9個羊肚菌品種的EUC值為45.83~216.51 g MSG/100 g,其中M1、M3、M5、M6的EUC值小于100 g MSG/100 g,M4、M7、M8、M9、M10的EUC值大于100 g MSG/100 g,M9號最突出。Mau等[17]對EUC值劃分為四個水平:第一水平為EUC>1 000 g MSG/100 g干重,第二水平為100 隨著食用菌產業(yè)的不斷發(fā)展,對于產量和質量之間的質疑不絕于耳,人們對食用菌的關注已由“數(shù)量”向“質量”轉變,因此對食用菌質量和風味進行評價具有重要意義。食用菌營養(yǎng)和風味的差異是由樣品中成分的差異造成,而氨基酸和核苷酸對羊肚菌營養(yǎng)和獨特的風味起著重要貢獻。 氨基酸是人體進行新陳代謝的重要物質,不僅具有各種不同生理功能,更是主要的呈味物質,對食品的風味發(fā)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項目組經(jīng)過多年攻關,審定羊肚菌品種9個,但不同品種間的營養(yǎng)和風味差異還不明確,這不利于羊肚菌品種的有效利用。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羊肚菌品種氨基酸種類齊全,含量豐富,總量在15%以上,鮮甜味氨基酸含量占比重大,占總量20%以上。同時不同羊肚菌品種間鮮甜味和苦味氨基酸含量差別不大,可見不同品種間風味差別不明顯。 在蛋白質的質量評價中,必需氨基酸的組成及含量是評價蛋白質是否優(yōu)質的非常重要的指標[18]。WHO/FAO氨基酸模式是開展不同品種營養(yǎng)評價的重要標準,被廣泛用于各類果蔬、肉類等營養(yǎng)評價分析[19]。研究表明,不同品種蘇氨酸、纈氨酸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在羊肚菌中均相對過剩,而色氨酸均表現(xiàn)為相對不足,是羊肚菌的第一限制氨基酸,這種限制氨基酸會極大地降低蛋白質的整體利用率,導致其他的必需氨基酸在體內不能被充分利用而浪費,使得羊肚菌氨基酸模式與WHO/FAO氨基酸模式差別較大。因此,需要在食用時考慮和限制性氨基酸含量較高的食物一同食用,充分補足該類限制性氨基酸,提高羊肚菌中各類必需氨基酸的整體利用率和營養(yǎng)價值。 食物的鮮味是氨基酸類鮮味物質和呈味核苷酸物質共同作用的結果。5′-核苷酸對甜味、肉味有增效作用,對咸、酸、苦味及腥、焦味有抑制作用。同時,5′-核苷酸可以增加蘑菇的鮮味,并且與MSG共同存在時,鮮味協(xié)同增強[20,21]。本研究表明,羊肚菌5′核苷酸種類齊全,包括了6個單核苷酸,5′-CMP、5′-AMP、5′-IMP、5′-GMP、5′-UMP和5′-XMP。通過對不同羊肚菌品種等鮮濃度值分析,不同羊肚菌樣品的等鮮濃度差別較大,分屬2個水平,M1、M3、M5處于第三水平(103 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