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健鋒(南方醫(yī)科大學順德醫(yī)院(佛山市順德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 佛山 528308)
冠心病是比較常見的心腦血管疾病,在發(fā)展過程中極易引發(fā)心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嚴重者會出現(xiàn)猝死。臨床研究表明[1],冠心病病因主要為血脂代謝異常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血脂是冠心病干預的重要靶點。阿托伐他汀是臨床常見的治療藥物,對機體血脂代謝以及氧化應激水平有改善作用,但部分單獨使用他汀類藥物血脂仍未達標的患者,需要聯(lián)合用藥。另有國外研究表明[2],Lp-PLA2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和心血管事件的形成進展穩(wěn)定性密切相關,從而被認為是心血管事件的一個獨立危險因子。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分組運用不同的藥物進行治療,研究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依折麥布對冠心病患者血脂以及Lp-PLA2水平的影響,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南方醫(yī)科大學順德醫(yī)院(順德區(qū)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依隨機數(shù)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觀察組男性20例,女性5例;病程 8個月~17年,平均病程(7.2±2.6)年;年齡 49~78歲,平均年齡(58.4±6.2)歲。對照組男性21例,女性4例;病程9個月~15 年,平均病程(6.9±2.4)年;年齡 46~78 歲,平均年齡(57.9±5.8)歲。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
納入標準:經心電圖、冠狀動脈造影術、冠狀動脈CT等檢查證實符合冠心病診斷標準[3]。
排除標準:合并肝、腎等功能異常及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
1.2 治療方法:兩組入院后按指導原則給予心室率控制、抗血小板、血管擴張等常規(guī)治療。對照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療,阿托伐他汀鈣片,20 mg/次,1次/d,睡前口服。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依折麥布,10 mg/次,1次/d,2種藥物均于睡前口服。阿托伐他汀片劑型用法與對照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空腹抽取外周靜脈血(治療前、治療后3月)進行血脂濃度指標檢測,包括TC、TG、HDL-C、LDL-C水平,血脂檢測采用自動生化儀測定;Lp-PLA2,Lp-PLA2水平采用酶聯(lián)免疫法測定。
1.4 統(tǒng)計學方法:數(shù)據(jù)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行 t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TC、TG、HDL-C、LDL-C水平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組內比較,P<0.05;治療前組間比較,P>0.05,治療后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表1 兩組 TC、TG、HDL-C、LDL-C 治療前后水平對比(±s,mmol/L)
表1 兩組 TC、TG、HDL-C、LDL-C 治療前后水平對比(±s,mmol/L)
注:兩組治療前后比較,*P<0.05。
組別 例數(shù)TC TG LDL-C HDL-C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觀察組對照25組tP 25 6.6±0.5 6.8±0.5 1.62 0.07 3.5±0.7*>4.6±0.4*>4.62 0.00 2.8±1.5 2.6±1.6 1.34 0.08 1.2±0.2*>1.5±0.2*>6.79 0.00 3.8±0.7 3.7±0.6 0.97 0.09 2.2±0.6*>3.0±0.7*>4.70 0.00 1.2±0.1 1.0±0.2 1.94 0.06 1.4±0.2*>1.2±0.1*>3.16 0.00
2.2 兩組Lp-PLA2水平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組內比較,P<0.05;治療前組間比較,P>0.05,治療后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 Lp-PLA2對比(±s,μg/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 Lp-PLA2對比(±s,μg/L)
組別 例數(shù) Lp-PLA2 t P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25 25 23.17 24.32 0.00 0.00 tP 196.5±77.4 204.3±75.8 0.09 0.83 132.6±8.2 146.4±9.6 8.27 0.00
冠心病主要是由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或者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冠心病發(fā)病的基礎是脂質代謝紊亂。LCL-C可通過改變內皮細胞膜的通透性和膜受體的功能而加速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從而導致冠心病的發(fā)生[4]。目前阿托伐他汀是臨床常用的他汀類降脂藥物之一,主要通過抑制細胞內HMG-COA還原酶而抑制膽固醇的產生,細胞表面LDL受體的數(shù)量增加,LDL的消除加速,從而降低總膽固醇。但臨床應用過程中常常出現(xiàn)LDL-C不達標的情況,增加劑量往往療效欠佳同時增加藥物不良反應風險。目前越來越多的臨床試驗采取聯(lián)合不同作用機制降脂藥物的治療方案均得到良好的療效。
對研究結果原因分析:①阿托伐他汀能夠抑制膽固醇限速酶,降低膽固醇的生物合成,其有效劑量比較難以控制,易產生毒副作用,影響藥物療效;②依折麥布是一種膽固醇吸收抑制劑,在小腸內可進行良好的吸收,體內代謝率比較高,產生的不良反應少,用藥安全性高;③依折麥布減少腸道內膽固醇的吸收同時反射性增加肝臟合成膽固醇的數(shù)量,阿托伐他汀可抑制肝臟膽固醇的生成,將兩種藥物聯(lián)合運用,可以有效互補,保障臨床治療效果;④Lp-PLA2主要由成熟的淋巴細胞和巨噬細胞合成和分泌,并由炎性介質調節(jié),是一種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低密度脂蛋白與80%的Lp-PLA2結合,可水解低密度脂蛋白上的氧化卵磷脂生成促炎物質,具有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和促進炎癥的作用[5]。阿托伐他汀能夠抑制Lp-PLA2的生成與產生,減輕對動脈內皮細胞的損傷,對穩(wěn)定動脈粥樣斑塊有重要意義[6]。結果表明,單獨使用依折麥布(10mg/d)同樣可以使Lp-PLA2水平明顯降低[7]。但兩種藥物聯(lián)合使用可降低脂蛋白相關磷脂酶A2的水平,療效確切。
綜上所述,冠心病采用阿托伐他汀聯(lián)合依折麥布進行治療,能夠較好改善各項脂蛋白水平,改善機體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