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蘊秋
摘 要:語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要想成功地掌握一門語言必須有意識地去理解該語言所蘊涵的文化。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必然與其文化背景息息相關(guān)。因此,文化知識的滲透和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應(yīng)成為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英語課堂;文化滲透;文化意識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20)09-095-1
《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是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形成的重要基石。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和使用,有益于培養(yǎng)世界意識。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的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文化意識的培養(yǎng)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應(yīng)與語言教學緊密結(jié)合,相互滲透,其實施途徑具體有以下幾種。
一、于話題教學中,理解文化差異
在5A Unit8 《Christmas》的Cartoon Time中有這樣一段對話:Sam and Bobby see Mr Turkey.
Sam: Mr Turkey looks sad. Bobby: What's wrong with him?根據(jù)這段對話,教師設(shè)計以下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Everyone is happy on Christmas Day. Why isn't Mr Turkey happy?
同學們在文中可以找到: I don't like Christmas. People eat us on Christmas Day. 教師進行適當?shù)年U述:在西方,圣誕節(jié)是一個最重要的節(jié)日,家家戶戶會團聚在一起吃大餐,蘋果、火雞、布丁等是必不可少的食物。從而引發(fā)學生去探索西方人為什么要吃這些食物?寓意是什么?還有哪些食物用來招待客人的?
在5A Unit8 《Christmas》 Story time 這一課主要介紹了西方人是如何過圣誕節(jié)的。圣誕節(jié)前要購買圣誕樹和圣誕禮物,平安夜孩子們將襪子掛在床尾等待圣誕老人的禮物,圣誕節(jié)當天孩子們早早起床打開圣誕禮物,喚醒父母和他們說“圣誕節(jié)快樂!”,然后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圣誕大餐。
我在教學時,增加了觀看“圣誕老人的王國”的視頻,讓學生更加了解圣誕老人的工作;安排品嘗平安果和圣誕布丁,激發(fā)學生挖掘圣誕美食的欲望;要求學生邊唱歌曲邊打開禮物,了解中西方接受他人禮物時截然不同的表現(xiàn):西方人一接到禮物就打開并表示喜愛和感謝,中國人常常說些推辭之類的客氣話,然后把禮物放置一邊,等客人走了再打開看。當教師詢問學生傾向哪一種接物方式時,一部分學生選擇了西方方式,因為西方人的熱情、開放、直接,一部分學生選擇了本土方式,因為中國人的含蓄、禮貌、持重。接下來,教師安排了現(xiàn)場模擬交際活動,讓學生通過親身體驗,對中西文化差異有了深刻的理解與認識。最后,我還給同學們布置了制作“My favourite festival”的小報,幫助學生去了解更多的節(jié)日與節(jié)日文化。
在上述兩則案例中,教師充分挖掘了話題中隱含的文化內(nèi)涵,通過啟發(fā)思考、講解闡述、播放影像資料、模擬交際的體驗活動,一方面為語言教學提供了真實而豐富的語境,促進了語言學習;另一方面通過對中西迥然不同的文化習俗的認識與比較,幫助學生開闊視野,增強跨文化意識,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二、于詞匯教學中,滲透文化信息
在教學數(shù)字單詞時,教師可以設(shè)計一個“What's your lucky number?”的游戲,然后告訴學生:中國人喜歡數(shù)字six,eight,nine,而西方人喜歡的數(shù)字是seven,在他們眼里,seven是個幸運的數(shù)字,能給人們帶來幸福、歡樂和好運,所以又被稱為lucky seven。而thirteen是英美人忌諱的數(shù)字。在宴會上,13人不能同桌,也不能有13道菜,同時很多高層建筑也沒有第13層,一般為12A以示區(qū)別。西方人也忌諱星期五,星期五和數(shù)字13都代表著壞運氣。所以,不管哪個月的十三日又恰逢星期五就叫“黑色星期五”。
單詞是語言教學的一個重要內(nèi)容,有些單詞蘊含了特定的文化信息。所以在進行音、形、義教學的同時,教師應(yīng)適當?shù)叵驅(qū)W生傳遞這些信息,使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相輔相成,有機滲透。如學習了“umbrella”時,可以向?qū)W生說明英國的天氣多雨多霧,傘在人們?nèi)粘I钪杏葹橹匾?學習England,America,Australia等國家和城市詞匯時,可以介紹英美國家的著名城市與歷史古跡,如London,The river Thames,Hyde park,Tower Bridge等;學習房間類詞匯或餐具類詞匯時,可從kitchen這個單詞人手,介紹英國人的廚房及其飲食習慣:英國人雖吃得簡單,但他們的廚房設(shè)施卻比我們要考究得多,一般家庭的廚房調(diào)料瓶起碼有幾十個,刀要放上十幾把,鍋有十幾口,還有那大大小小琳瑯滿目的盤子。恰到好處的文化滲透使枯燥的詞匯教學趣味盎然,它必將煥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并長久地儲存在學生的記憶中。
三、于情景設(shè)置中,營造文化氛圍
端午節(jié)快要到了。為了讓學生更了解端午節(jié),教師可以給教室做一番精心的布置,墻壁上張貼艾草、香包、蒲草,賽龍舟的圖片,教室中央擺放一盆粽子,學生圍坐成兩圈。然后,教師讓學生們觀察今天的教室與以往有什么不同,它們是什么?為什么教室里會出現(xiàn)這些東西?這一系列問題就揭開了學生探究知識的大門。在這樣的情境中,學生自然會認真聆聽、認真參與交流與活動。
教學情景是文化課堂的重要元素,可以刺激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激活智慧潛能。上述案例中,教師使用情景模擬、角色扮演、互動交流等形式,為教學營造了一種濃郁的文化氣息,為課堂奠定了一種快樂的情感基調(diào),使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氣氛中學習,學生身臨其境,自由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達自己的意愿。因此,英語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情境的創(chuàng)設(shè),讓學生在習得語言的同時感受到文化的魅力和世界的多彩,唯此,才能體現(xiàn)語言課程價值的完整性和時代性。
(作者單位:太倉市科教新城南郊小學,江蘇 太倉2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