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分析:《憶江南》這首詞是小學語文長春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四課《古詩二首》中的第二首,是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代表作之一,原題下共有三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在這首詞中作者直抒胸臆,用簡潔的語言,明快的筆調,描繪出了江南春天的美麗景色,表達了作者對江南的贊美和懷念。短短的27個字,既寫景又抒情,可謂情景交融。作者選取“江花”“江水”為描寫對象,巧用對比、比喻的修辭手法,增強文字的畫面感,給讀者無盡的想象。結尾通過反問表達情感,激發(fā)了讀者的情感共鳴。教學中,緊扣“好”和“憶”這兩個詞眼,通過補白想象、情感朗讀豐富對文本內涵和作者內心的理解,以達到文本、作者、學生三者之間的有效對話。
重點難點:學習生字“憶,南,勝”,借助注釋理解詞的意思。通過想象,體會詞的意境和詩人所表達的情感。有感情地誦讀詞,讀出詞韻、詞情。
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教學分析:本詩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的一首課外古詩詞誦讀的篇目。古代詩詞鑒賞對學生來講是一個難點。所以,本詩的教學設計是運用文言文七步閱讀法,在理解內容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詩詞鑒賞的能力。
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相互交流中,朗讀、品味詩歌所描繪的意境。在朗讀與吟誦中走進作者的世界,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達到自悟自得,并著眼課題,啟發(fā)思考,回扣主題,補充閱讀,豐富學生的積累。
重點難點: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詩歌;補充閱讀內容,理解詩歌內容,豐富日常積累,體會詩歌表達的哲理。
彩球的設計
教學分析:本課通過對球體特點的分析,提高學生對線、面、體的空間形體結構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對空間立體形態(tài)剖析理解的能力,以及小組分工合作的集體創(chuàng)作意識。六年級的學生已經能看懂設計制作步驟圖,有一定的色彩基礎知識和造型能力,對圖形的規(guī)律組合也有了一定的認識,在美術活動中會在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的過程中有較好的分工合作經驗。但如何把握自己的興趣點,如何有效分工,會影響到美術活動的最終結果。
重點難點:通過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能夠了解彩球設計的基本方法和組合規(guī)律,以及彩球的變化規(guī)律與創(chuàng)新。
Were having a picnic
教學分析:二年級英語在小學英語中起奠基的作用,二年級學生經過一年半的英語學習。已經能夠進行簡單的英語表達,但是也需要培養(yǎng)學生們語篇輸出的能力和對英語的學習興趣。
重點難點:要求學生能理解課文,學會三個單詞,即:picnic,family,beach,并學會運用“sb bedoing sth”的句式。能夠理解描述一個人正在進行的行為的公式化表達。
買鉛筆
教學分析:本課教學是在學生學習了20以內的進位加法,以及10以內加減法,初步感知了加減法之間的關系的基礎上進行的。是20以內數(shù)的退位減法的起始課,今后學生學習100以內加減法的基礎。
教材提供的主題圖是小白兔到袋鼠的文具商店買鉛筆的情景。主題圖中已經出示了數(shù)學問題:“15支鉛筆,賣出9支,還剩幾支鉛筆?”,幫助學生學習十幾減9的計算。教師在教學時可以讓學生自己去觀察主題圖,從圖中找出有用的數(shù)學信息,再根據相應的信息提出問題,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和提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正確地計算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能理解十幾減9的不同算法,體會算法的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