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必文 曹明龍 唐淑菊
摘要 ? ?介紹水稻不同種植方式(手工移栽、拋秧、直播、機插秧)的優(yōu)點和缺點,并對不同種植方式的成本進行核算,以使種植者根據(jù)自身的條件和栽培習(xí)慣進行選擇,從而更好地減少成本、提高產(chǎn)量。
關(guān)鍵詞 ? ?水稻;種植方式;優(yōu)點;缺點;成本
中圖分類號 ? ?S511 ? ? ? ?文獻標識碼 ? ?A
文章編號 ? 1007-5739(2020)12-0052-0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開放科學(xué)(資源服務(wù))標識碼(OSID)
我國水稻種植歷史悠久,已從單一的手工移栽發(fā)展到目前多種多樣的栽植方式,如水栽、旱栽、拋栽、機栽、直播等。不同的種植方式有其區(qū)域性、適應(yīng)性、時代性及優(yōu)缺點。
1 ? ?手工移栽
21世紀前,手工移栽是主要的水稻栽培方式,也是我國人們非常熟悉的一種種植方式,即在秧田育苗,然后移栽到本田。手工移栽具有如下優(yōu)點:一是水稻在本田期生長時間最短,便于上下茬作物種植的時間安排;二是不論地形地勢,只要有水,溫度適宜,就可以進行水稻栽培;三是水稻株行距可以進行人為調(diào)控,其密度可以根據(jù)水稻品種的特性進行人工調(diào)整;四是水稻生長期雜草生長滯后,量少,除草簡單,費用極低[1];五是土壤要進行翻耕,避免土壤板結(jié)和鹽堿化;六是因手工栽插,根系深,水稻后期不易倒伏;七是產(chǎn)量相對穩(wěn)定。
正是由于以上優(yōu)點,水稻手工栽插在我國才有幾千年的傳統(tǒng)和主流。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科技的進步以及務(wù)工潮的掀起,傳統(tǒng)的手工栽培逐漸暴露其缺點:一是栽秧用工量大,插秧一般需要勞動力30~45個/hm2,而農(nóng)村青壯年大部分在城市務(wù)工,勞動力明顯不足;二是栽插秧活棵返青較慢,一般要7 d左右,不利于水稻秧苗早生快發(fā);三是因需要單獨育苗、大田翻耕、大田移栽,成本明顯較大。
2 ? ?拋秧
拋秧是在務(wù)工潮掀起、種田用工不足、水稻旱育秧技術(shù)發(fā)展的情況下發(fā)展起來的一種輕簡化水稻栽培方式,即利用旱育秧,在秧苗生長到20 d左右時將其拔起拋撒到本田的一種水稻栽培方式。拋秧具有以下優(yōu)點:一是省工省力,老人和兒童都可以操作;二是免去了拔秧環(huán)節(jié),可將生長在秧盤的小秧苗直接運送到大田埂邊上即可;三是省工,一個熟練的工人一天可拋秧1 333~2 000 m2;四是秧苗活棵返青快,因秧根是落在大田的浮泥漿層上,拋秧次日開始生根立起。
拋秧是一種省工、省力、省時的水稻栽培方式,但拋秧對大田的要求比較高,大田必須平整、保持一致的淺水層,土壤質(zhì)地疏松,漿泥層要厚,還要在無大風(fēng)大雨的情況下操作。同時,拋秧也有一些缺點:一是水稻秧苗拋撒到大田的均勻度不易掌握,一般還需要人工二次分揀;二是水稻根系淺,容易倒伏。
3 ? ?直播
水稻直播是省去育秧環(huán)節(jié),直接將種籽撒到大田的一種水稻種植方式,直播又分水直播、旱直播、免耕直播。水直播又叫濕潤直播,即將大田上水翻耕耙平,然后將水放掉立即播種。
旱直播即將大田干耕耙平,然后播種,等待下雨或人工放水使土壤濕潤[2]。免耕直播即在上茬收割后(或收割前7 d左右),不翻耕,將種子直接播種到大田,等待下雨或人工放水濕潤,促使種子發(fā)芽生長。直播具有以下優(yōu)點:一是無需秧田或秧床,省地;二是無需移栽或拋秧,省工;三是前期無需過多水分(濕潤即可),省水;四是播種快,人工每天可播十幾畝,或機械半機械撒播,則播種面積更多,省工;五是全生育期水稻生長無緩苗期,分蘗早。
直播是具有省地、省水、省工、省時特點的一種最輕簡化的水稻種植方式,種植大戶在無機械插秧的情況下幾乎都在采用直播方式,但隨著直播水稻的發(fā)展,其缺點也顯露出來。一是前期易受鳥類攻擊,對出苗率有影響[3]。二是種子扎根淺,易倒伏。三是草害較難控制,從而增加成本、影響產(chǎn)量。四是雜草稻(上年季種子或其變異株)較多,只有人工拔除,增加人工成本。五是免耕直播的土地鹽堿化逐年加重。
正由于上述缺點,直播水稻如果管理不善,嚴重的可能會顆粒無收。因此,一段時間,有些地區(qū)政府控制水稻直播,但因直播水稻成本確實有大幅降低,種植大戶仍樂此不疲。
4 ? ?機插秧
機插秧是順應(yīng)時代的潮流和生產(chǎn)規(guī)?;囊蠖a(chǎn)生的,是將盤式育秧苗或毯狀秧苗利用機械插手把水稻秧苗栽插到大田的一種現(xiàn)代化的水稻栽培模式。與人工栽插相比,其工作效率會大大提高,一個中等大小的插秧機一天可插秧3.33 hm2上下。機插秧具有以下優(yōu)點:一是插秧效率高,比人工栽插工作效率提高100倍;二是秧苗返青快,幾乎無緩苗期,分蘗早,早生快發(fā),有利高產(chǎn);三是相比直播,除草容易;四是株行距規(guī)格規(guī)范,有利于水稻中后期生長通風(fēng)透光,從而減少病蟲害和降低倒伏的風(fēng)險。機插秧要求較高,同時也形成了一些缺點:一是插秧機購買成本高,一臺中等插秧機價格在15萬元左右;二是大田面積要大,地勢平坦;三是土壤質(zhì)地要好,否則插秧易漂秧缺棵,從而減少產(chǎn)量或增加成本(二次補秧)。因此,一些中等規(guī)模的生產(chǎn)者或地勢不太好的大田承包戶不愿機插秧[4]。
5 ? ?成本核算
5.1 ? ?種子費
各種種植方式所需的種子基本相同。雜交種子1 200~1 500元/hm2,常規(guī)稻450~600元/hm2。
5.2 ? ?土地承包費
土地承包費各地大致相同,為7 500~12 000元/hm2,田好的高一點、田次的少一點。
5.3 ? ?耕作費
除了免耕直播外,其他幾種種植方式的耕作費相同,一般都在900~1 200元/hm2。
5.4 ? ?化肥農(nóng)藥費
水稻生長需肥量是一定的,因而各種種植方式所需要的化肥費用相同,一般在2 250元/hm2左右,病蟲害防治也基本相同,其成本根據(jù)當(dāng)年病蟲害嚴重程度而異,一般在450~1 500元/hm2不等。
5.5 ? ?收割費
目前,水稻收割基本采用收割機,所以收割費基本相同,一般在900~1 200元/hm2之間。
5.6 ? ?育苗費用
人工移栽、拋秧、機插都要進行前期育苗,需要地塊、人力和財力,拋秧和機插還需要育秧盤、拱棚或大棚等,費用會更高,但減去了人工移栽的拔秧環(huán)節(jié);直播就免去了上述費用。
5.7 ? ?移栽費
幾種種植方式區(qū)別最大的就是移栽費用,也是成本核算的焦點,其中費用最大的為人工移栽費用,一個熟練的小工栽秧1 d面積僅333.33 m2左右,即栽秧需要人工30個/hm2,現(xiàn)在1個人的工值為150元,則人工移栽的栽秧成本就要4 500元/hm2,占用了水稻生產(chǎn)總成本較大的份額,種植面積小的家庭承包戶可以自己移栽而較易解決,但對承包面積較大的種植大戶來說,其開支是巨大的,甚至于最后總成本大于收益,這對承包大戶來說是不可接受的。
拋秧:比起人工栽插,拋秧速度快,一般的拋秧操作手(老少婦皆可)1 d就可拋秧1 333~2 000 m2,按工值150元/d計算,栽插成本也只有900~1 200元/hm2。這對于家庭種植戶來說,可以輕松解決;但對承包大戶來說,因其工作效率低,需人工多,在農(nóng)村勞動力越來越少的今天,也是不可取的。
直播:直播速度快,尤其是旱播,若用機械播種會更快,播種費較低。因此,直播推廣很快,許多承包大戶特別是一些經(jīng)濟基礎(chǔ)差、承包的田塊較次的承包戶都采用這種直播方式。
機插:機插秧的成本較低,速度快,目前機插的費用一般是750~900元/hm2,如果代育代插則2 250元/hm2左右。
5.8 ? ?除草
不同的種植方式,除草所產(chǎn)生的費用不一樣,人工移栽、拋秧、機插這3種方式除草所產(chǎn)生的費用大致相同,其中人工栽插成本最低,但直播所產(chǎn)生的除草費用則比較高,一般用藥成本在450~750元/hm2,免耕直播則更多,另外還需人工費。如果用藥不當(dāng)或不及時,很容易產(chǎn)生草害而影響產(chǎn)量。
6 ? ?參考文獻
[1] 張玉屏,朱德峰,熊洪,等.我國水稻種植方式發(fā)展與轉(zhuǎn)型(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12,13(6):1270-1276.
[2] 何瑞銀,羅漢亞,李玉同,等.水稻不同種植方式的比較試驗與評價[J].農(nóng)業(yè)工程學(xué)報,2008(1):167-171.
[3] 李杰,楊洪建,孫統(tǒng)慶,等.江蘇省不同種植方式水稻產(chǎn)量效益分析及應(yīng)用評價[J].江蘇農(nóng)業(yè)科學(xué),2016,44(9):520-523.
[4] 趙永亮,梁寶忠,唐華晴,等.水稻不同種植方式的比較試驗[J].農(nóng)機化研究,2014,36(8):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