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啟鳳
【摘要】高中是學生學習的重要階段。物理是理科綜合中占據(jù)重要位置,但同樣由于物理知識不易理解,這就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這就需要老師適當進行實驗,通過實驗使學生直觀的理解知識,進行物理學科的深度學習。但是很多老師,尤其是山區(qū)的老師,由于教育資源環(huán)境等問題,學生的實驗素養(yǎng)較弱,對此筆者對如何提高進行了山區(qū)高中學生物理實驗素養(yǎng)相關策略探討,希望為大家提供參考。
【關鍵詞】高中物理? 山區(qū)學生? 實驗素養(yǎng)? 策略探討
【中圖分類號】G633.7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19-0162-02
國家設立理科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國家發(fā)展,在這其中物理是最為重要的科目。所以學好物理知識就顯得十分重要。但是由于物理學科的知識不易理解,所以遭到學生抵觸。為提高學習效率,適當進行物理實驗教學,將知識具象化是最簡潔的辦法。但是很多老師對具體的實施策略還不了解,對此筆者提出以下幾種方案,希望可以借此提高教學效率。
一、我校高中生物理實驗素養(yǎng)存在的問題
若想對山區(qū)高中學生物理實驗素養(yǎng)進行培養(yǎng)首先需要老師找到學生在進行物理實驗學習時存在的問題,對癥下藥。經(jīng)過調(diào)查,我們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對物理實驗的操作步驟不是十分了解,對進行物理實驗的基礎理論知識掌握得并不扎實,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有的甚至連相關的實驗儀器儀器也分辨不清楚,俗話說解鈴還須系鈴人,若想對物理實驗教學中的這些問題進行根本的解決,就需要老師探尋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為提高學生物理實驗操作能力,提供便利。
二、我校高中生物理實驗素養(yǎng)問題形成原因
而造成山區(qū)學生這種情況的原因除卻教育投資不足外,主要原因還是在日常教學中。老師在進行物理實驗教學時,往往忽略學生的需求,以自身為主體,有的老師甚至采用一言堂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式,使學生的理論基礎比較薄弱,同時老師在進行物理實驗時,經(jīng)常忽略學生的實踐能力,對一些實驗只采用口頭講述,這樣不利于學生理解記憶,同時我們還發(fā)現(xiàn),部分老師在進行實驗時,采用自己做實驗,學生一旁觀看的模式,這樣學生無法鍛煉自身的實驗技能,也就無法提高自身的實驗素養(yǎng),針對這些原因,筆者給出了以下解決方案。
三、高中學生物理實驗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策略
1.教師進行輔助,共同設計實驗
在進行物理教學時,老師應該凸顯學生的地位,以學生為主體,以教為輔,老師在實驗過程中加以幫助,與學生共同設計相關實驗,打造對等和諧的師生關系,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在實驗的過程中了解物理常識,掌握物理知識。
例如老師在講述《牛頓第三定律》的相關內(nèi)容時,老師可以先讓學生根據(jù)相關文圖設計相關實驗,如如何測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學生一般會說,準備兩個彈簧,a和b,a不動用b彈簧拉a。老師還可以針對這一實驗進行補充,如用彈簧測力計,在提出這個例子之后,還可以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設計實驗,為便于學生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識,老師可以利用傳感器展現(xiàn)出相應的圖像,通過這種方式,幫助學生熟悉儀器使用方法,同時培養(yǎng)學生識圖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強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使學生切身感受到物理知識的魅力所在。同時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也可以利用生活中的例子進行講述,可以借助多媒體的播放相關視頻,如劃龍舟,汽車發(fā)動機的轉(zhuǎn)動,都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效果。同時老師還可以讓學生自行思考生活中存在的例子,使學生加深對相關物理知識的理解程度。
2.適當拓展提升,提高學習效率
老師還應該適當進行分層教學,并適當進行相關的物理知識的拓展,通過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設立不同的學習目標,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老師還應該打破教材的限制,幫助學生構建相應的物理知識網(wǎng)絡,為日后的物理教學創(chuàng)造便利條件。
例如老師在講述《多用電表的原理》相關內(nèi)容時,在老師對多用電表的用途,結構以及操作步驟進行講解后,學生大致了解了多用電表的工作原理,老師可以設置一些習題進行相關鞏固,以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例如:在正點電荷E的電場中有一個電荷q,已知q到E的 距離為a,問正點電荷對點電荷的作用力有多大?兩者所產(chǎn)生的電場強度有多大?電場的具體方向?在教學時,老師還可以借助多媒體畫出相應圖像,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
3.根據(jù)學生情況,合理劃分組別
同時老師還應意識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各有不同,老師應做到因材施教,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老師應該以使學生掌握基本概念為主要目的;而對于基礎一般的學生老師應該布置一些普通的問題,鞏固學生的知識運用能力;對于能力較強的學生老師可以出一些難題,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提高教學效率,但是分層教學不是歧視教學,所以在教學時應對學生一視同仁。
在教學時,老師可以設置層次性問題,以便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并根據(jù)學生的情況合理的劃分組別,老師要適當調(diào)動課堂氣氛,提高學生興趣,進行課堂互動,可以采用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群體回答,或者針對學生的學習能力設置相應的層次問題,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信心。
例如老師在講述《曲線運動》的相關知識時,老師首先可以播放相關的視頻,一次來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隨后利用相關問題,進行提問,老師可以先讓學生自行整理關于曲線運動的知識點,以便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隨后對于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曲線運動的定義,條件,合力方向,速度方向,相應的軌跡都是什么?”對于有一定基礎的學生,老師可以結合經(jīng)典題型,利用視頻進行講解,培養(yǎng)學生的直觀想象能力,而對于物理基礎較好的學生老師可以出一些綜合型的題目,如將曲線運動與動能定理進行結合或者與航空航天的相應的知識結合,適當進行知識遷移,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wǎng)絡,鍛煉學生的知識整合能力。根據(jù)學生情況,合理劃分組別,實行分層教學,從整體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4.建立監(jiān)督機制,鞏固學生成果
此外山區(qū)的孩子較為活潑好動,相應的自我約束能力比較弱,為提高教學效率,老師可以建立合理的監(jiān)督機制,鞏固學生成果,適當對學生進行測試便于學生自我評價,也便于老師進行新階段的分層教學,分別為他們提供相應的試題,不斷促進學生提升自身學新能力。
例如在講述高中物理《機械能守恒定律》這一章節(jié)的內(nèi)容時,老師可以通過聽寫默寫等方式,讓學生掌握相應的物理公式,同時在課堂上老師還可以根據(jù)相關的例題,讓學生們適當自由探討,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使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知曉,影響做功的相應條件,同時還可以進行拓展,使學生了解機械能在生活中的應用。此外老師還可以讓學生將相應的解題思路進行復述,老師講相應步驟進行板書,隨后老師做出點評,指正其中的錯誤,使學生明白自身的不足,除此之外老師還可以布置課后作業(yè),監(jiān)督學生完成,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在監(jiān)督過程中,老師應該注意設立的監(jiān)督機制應該符合學生需求,所以老師可以聽取學生的意見,適當對監(jiān)督機制進行改進和完善,為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創(chuàng)造條件。
綜上所述,實行物理實驗教學能夠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學習效率。首先需要老師借助問題進行相關實驗,幫助學生理解相關內(nèi)容;其次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指導,并與學生一同設計實驗,營造和諧的教學氛圍;最后老師還需要適當進行知識的拓展,幫助學生構建物理知識網(wǎng)絡,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劉春玲.利用實驗教學優(yōu)化物理高效課堂[J].中國校外教育, 2017(5):100-101.
[2]周民革.論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策略探討[J].現(xiàn)代教育教學探索,2011(8)
[3]史曉偉.物理課堂如何實施分層次教學[J/OL].學周刊,2019(1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