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進雄
【摘要】新課程標準提出: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課外閱讀量應達到四百萬字以上。語文主題學習成為了學習的重點,讓學生通過大量閱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而閱讀是學生個性化學習的行為,教師們要用正確的方式進行引導,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進而提高閱讀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語文的效果,讓學生發(fā)現(xiàn)學習語文的魅力,從而真正愛上語文這一門課程。學習語文最重要的就是學習語言和文字,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閱讀來感受到多變的世界和豐富的生活,從而發(fā)現(xiàn)學習語文的魅力。學生們還可以通過閱讀了解更多的知識,更加全面地認識和看待事物,有利于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語文主題學習主要是通過教師來引導學生把握文章主題,把有關(guān)聯(lián)的內(nèi)容聯(lián)系在一起易于學生掌握學習重點,讓學生從中培養(yǎng)閱讀技巧,有利于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的提高。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主題學習? 閱讀
【中圖分類號】G633.33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20-0061-01
主題學習顧名思義是針對一個或多個主題進行結(jié)構(gòu)化學習的一種方式,語文主題學習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課堂上有自主學習的主動性,做課堂真正的主人。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作品后有自己的感受并從中獲得對自己有利的人生影響。教師應該選擇怎樣的主題進行學習,才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成了我們研究的重點,下面從四個方面進行敘述。
一、選擇實用性的主題
教師們在對主題進行選擇時,需要選擇實用性強的主題,實用性的主題就是能夠增加學生閱讀量、提高學生閱讀興趣、拓寬學生閱讀面等有用的主題。語文學習的目的是運用到生活當中,所以在對主題進行選擇時應該與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guān)。語文的最大特點就是教學內(nèi)容與生活實踐相結(jié)合,這就要求選擇內(nèi)容時一定要注重其合理性和科學性,一定要考慮學生實際情況和教學的最終目標,把選擇目標放在實踐上,合理地選擇主題,增加學生積極性,使其作為課程的主導。例如對《鯨》這一篇文章進行閱讀時,作者除了運用具體數(shù)字外還運用了作比較、打比方、舉例子等多種寫作方式來對鯨的生活習性、種類、大小進行說明,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鯨的了解還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很容易的感受到學習語文知識的重要性,從而更愿意把心思投入到語文學習當中。
二、選擇目的性的主題
備課主要是設置好主題,整理好教材需要老師講解的內(nèi)容和需要學生自主學習的內(nèi)容,講解的內(nèi)容一定要包括文章的主題思想。在學生對文章進行了解的基礎上,對教學目標進行確立,之后再從整體出發(fā),進行下一步的工作,將課本中有關(guān)的知識進行聯(lián)系,總結(jié)之后找出主題的含義,以此作為主導,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綜合能力,最后再細分到每篇文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找出各自的相同與不同之處,使主題更加豐富。在做完這一系列事情的時候教師還應該考慮學生自身的情況,與學生相結(jié)合,這樣才能使主題有一定的目的性,為學生更好的服務。
三、選擇靈活有趣的主題
《三字經(jīng)》用“孟母三遷”的故事來說明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多么重要。對于學生來說,在課程學習當中,課堂的氛圍也十分重要,一個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可以帶給學生輕松的心情,學習起來也非常積極主動,對于知識的記憶力更強。例如在以《走進魯迅》為主題進行學習時,由于內(nèi)容比較難懂,時代感也強,學生在學習時非常困難,這就需要教師從中進行引導,可以選擇魯迅描寫童年生活的《朝花夕拾》來進行學習,這篇文章有一定的趣味性,描寫了作者自己有趣的童年生活,讓學生結(jié)合自己的童年生活來對文章進行解讀,去感受不一樣的童年,從中找出不同,以此來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起來,進而再進行魯迅其他作品的閱讀,讓學生對魯迅有所了解,這樣再進行主題學習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量也有很大作用。
四、選擇多元性的主題
主題學習開展的目的就是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教育單一性,把限制學生思維的被動聽課的方式變?yōu)橐詫W生為主導積極主動地去接受知識,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敢于提問,敢于發(fā)表自己不同的意見,讓學生通過閱讀自己來體會文章的思想,而不是一味的去接受老師所講的主旨思想,把作者的思想強加到學生的思維當中,因此在選擇主題時,教師應該注重知識的多元化,注重學生多方面閱讀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多元化思想。這樣才能提高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拓展學生閱讀寬度,進而有由量到質(zhì)的提高。
總結(jié)
語文主題學習不僅豐富了課堂的深度和廣度,還把閱讀、寫作、說話、思想等語文活動貫穿在課堂當中,這是語文主題學習的魅力所在。把學生的需求和學科規(guī)律有機的結(jié)合在一起,有效的激發(fā)了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了學生的閱讀量,有利于由一棵樹到一片林的轉(zhuǎn)變,實現(xiàn)海量閱讀,質(zhì)從量出,從而也提高了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和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鄭恩平. 淺談初中“語文主題學習”教學中語言品味的方法[J]. 課外語文, 20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