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生物性”生命是外在的、顯性的,但人的“價值性”生命是內(nèi)在的、隱性的。課堂教學需要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挖掘人性中求真、向善、尚美的力量。
生命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實施生命教育,是社會和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而初中階段作為中學生的重要成長時期,是人生發(fā)展的一個轉折點。在初中階段對中學生實施生命教育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教育價值。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以《道德與法治》八年級“認識人生的意義”一課為例,深入探討如何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生命溫度,體悟生命價值,讓生命教育真正落到實處。
一、營造認知沖突,感受生命溫度
人的“生物性”生命是外在的、顯性的,但人的“價值性”生命是內(nèi)在的、隱性的。課堂教學需要喚醒學生的生命意識,挖掘人性中求真、向善、尚美的力量。教育其實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如何才能讓教室中作為學習者的“我”與課程內(nèi)容所呈現(xiàn)的生活事件中的“我”相交會呢?需要營造一個適切的情境,讓學生感受生命的溫度。在這一節(jié)課中,筆者就試圖營造這種情境。
師:上學期,我們家與許多普通家庭一樣,上演了一場分離苦劇。今天,我給大家?guī)砹艘环馕覀兗业募視遗畠航o爸爸的信。
(出示家書的內(nèi)容:親愛的爸爸:
自從您去新疆霍爾果斯支教以后,我們都非常想念您。媽媽和奶奶每天都很忙,而我則拼命做功課。雖然每天都能通過電話聯(lián)系您,可我還是非常地想念您……)
從這封家書中,大家看出我和家人為什么分離了嗎?
生:您愛人周老師去新疆支教了。
師:是的。支教是很多人的夢想,是一種情懷。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支教老師的生活狀態(tài)。
(出示支教老師的圖片。)
新疆霍爾果斯是一個冬天非常寒冷的地方。老師們每天上班要走單程近40分鐘的雪路,課余時間還要與孩子們一起掃雪,對當?shù)氐娘嬍骋彩欠浅5夭涣晳T……
初中學生由于知識、閱歷的限制,對生命的價值幾乎沒有深入的體驗與思考。在信息化迅猛發(fā)展的今天,網(wǎng)絡和自媒體已經(jīng)成為學生獲取知識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學生的思想更加多元,受社會上一些消極因素的影響,學生往往表現(xiàn)得更加自我。從生活現(xiàn)實來看,他們愿意選擇舒適的生活。而作為情境的感受者,他們又要體驗生命的價值,這種內(nèi)心的認知沖突會讓學生陷入兩難的境地。從個人發(fā)展來說,不會選擇去那么遙遠的地方,去忍受環(huán)境的惡劣和親情的割舍。那么“去”的價值何在?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筆者通過家書這種真實、有效的材料,讓學生真正感受到生命的溫度。
二、建構探究活動,感悟生命價值
中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時期,自我意識和獨立性正在增強,人生觀、世界觀正在形成,對于具體的道德行為已經(jīng)有了自己的初步判斷或價值追求,但他們在課堂上往往會察言觀色,說出成年人想要的或書本上的答案,而把自己真實的想法隱藏起來,會說不會做,言行不一致。因此,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關鍵在于師生圍繞問題的對話,學生只有通過對問題的有效思辨和深度挖掘,才能解開內(nèi)心的疑惑,感悟到生命的價值。
師:你們覺得周老師這樣的人生有價值嗎?
生:為祖國作貢獻肯定有價值。
師:說得非常好!大家覺得人的生命的價值表現(xiàn)在哪里?
生:人的生命的價值表現(xiàn)在人的存在和活動對自己、他人、社會的意義。
師:有人以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生命的價值,有人以地位的高低、名聲的大小、財富的多少來衡量生命的價值,有人認為只有干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yè),生命才有價值。在你們看來,生命的價值到底應該用什么來衡量?理由是什么?
生:由貢獻的大小來衡量。因為人的生命的價值常常在他所達到的高度上展現(xiàn)出來。
師:如果生命的長度是橫坐標,生命的高度是縱坐標,那么人生的價值就在這個坐標系中演繹出曲線。每個人生命的長度不會相差太遠,然而生命的高度卻可以不斷攀升。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下與航天事業(yè)有關的故事。
(出示材料:1999年到2016年,從神舟一號到神舟十一號,短短十七年間,中國載人航天的神速發(fā)展,震驚了世界。偉大成就的背后,是七十萬中國航天人的偉大奉獻。從茫茫戈壁到無垠海洋,從科研院所到試驗基地,從操作平臺到指揮崗位,一代一代的中國航天人,為了國家的強大、民族的榮耀,將自己的奉獻、拼搏和犧牲載入了民族振興的史冊。)
兩彈元勛鄧稼先隱姓埋名多年,為中國核武器的研發(fā)作出了重要貢獻。他研發(fā)兩彈雖然只得了20元獎金,但他一直到最后都惦記著不要讓人家把我們落得太遠……
航天英雄楊利偉曾說過這樣一句話:“是許許多多人的無私奉獻,才成就了我們今天的太空之旅。光榮屬于偉大的祖國,成績屬于全體航天人!”
你們還能列舉出更多為人類作貢獻的人的名字和事跡嗎?
(生以小組為單位寫出為人類作貢獻的人的名字和事跡。)
剛才我們每個小組都展現(xiàn)出了很多樂于奉獻的人物及其事跡,有眾所周知的偉人,也有我們身邊不為人所知的小人物。正是這些貢獻,提高了其生命的質量,提升了其生命的高度,拓展了其生命的價值。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筆者引導學生從評價周老師的行為入手,通過他們熟悉的人和事對學生的生活和道德發(fā)展施加積極的影響,把學生的思想認識逐步引向深處,再通過介紹對社會作出突出貢獻的偉大人物,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逐步感悟生命的價值。
三、挖掘素材內(nèi)涵,體悟生命真諦
初中生對生命充滿熱情,愿意思考什么樣的人生是有意義的,但在實際生活中,他們很少有機會真正去思考生命的價值。即使有機會思考生命的價值,也大多停留在自我價值的實現(xiàn),很少有學生能思考如何幫助他人、服務社會。榜樣式的道德教育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深度。通過模仿,學生能夠作出與榜樣類似的道德選擇和價值判斷,但為什么要這樣選擇,這樣選擇的后果有哪些,學生往往缺少正確的價值判斷。正如朱明光老師所言:唯有尊重學生自主辨識、選擇的權利,幫助他們經(jīng)歷以建設性批判思維為特征的辨析過程,才能使其真學、真懂、真信、真用“基本觀點”,實現(xiàn)有效的價值引領。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創(chuàng)設兩難的道德情境,引領學生思辨,通過思辨活動挖掘素材內(nèi)涵,讓學生的思維在思辨中走向高階,在思辨中體悟人生的價值。這樣的教學才是有深度的教學。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周老師為新疆帶去了什么?
(生結合材料討論。)
周老師通過教學研討、開設講座、師徒結對等多種形式,手把手地教當?shù)氐睦蠋煱盐战滩牡闹攸c,制作教學課件,提高課堂實效。同時,他不斷激發(fā)孩子們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讓孩子們愛上學習。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國家的偉大創(chuàng)造。2013年,習近平主席在訪問哈薩克斯坦和印度尼西亞時提出建設“絲綢之路經(jīng)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9年4月,在我國的北京召開“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與會國共商合作大計,共建合作平臺,共享合作成果,為實現(xiàn)聯(lián)動式發(fā)展注入了新能量,讓“一帶一路”建設更好地造福各國人民。
小到周老師,大到國家,都是因為有了這樣的創(chuàng)造,才推動了社會的前進與發(fā)展。在生活和學習中,你們有哪些小創(chuàng)意、小發(fā)明?請與大家交流分享。
(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小組1:我們組的班長上課經(jīng)常會想出與老師不一樣的解題思路。
小組2:我們班級的黑板報一直是我們組的宣傳委員設計的,而且每次學校評比黑板報,我們班級總是第一名。
小組3:我們組的小薇為學校的校刊設計了刊徽。
小組4:看來我們組最牛。我們組的小輝上學期和他爸爸一起研究了個太陽能小汽車,還申請了專利。
師:剛才我們班同學展示了各個小組內(nèi)的小發(fā)明、小創(chuàng)造??梢?,雖然不是我們每個人都有偉大的發(fā)明,但創(chuàng)造存在于我們?nèi)粘5膶W習和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有創(chuàng)造的潛能,而且我們每個人的創(chuàng)造都是有意義的。
我們來看看周老師的《援疆手記》。
(出示《援疆手記》:選擇了援疆,意味著要放棄……我們的付出顯得那么微不足道,反而得到的卻更多……新疆之行是我人生成長中的重要一課,有此經(jīng)歷,以后不管在工作上還是在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都能欣然面對。)
你們覺得周老師舍棄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生:舍棄了家庭,得到了新疆人的尊重和愛戴。
生:舍小家、為大家,為新疆教育的發(fā)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師:我們來看看周老師自己的答案。
(出示答案:能夠到霍爾果斯參加支教工作,是一種榮幸。支教不僅讓我收獲了珍貴的友誼,而且讓我心靈上得到了很大的慰藉。我認為支教是一個教育從業(yè)者的責任。)
“舍”和“得”本身就是一個哲學話題。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筆者引導學生圍繞“舍”和“得”展開辨析、討論,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直面“小我”和“大我”的碰撞,在情境中思考,在思辨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最后讓學生認識到:人的一生會面對各種不同的選擇,有不同的路可以走,但人生的真諦在于我們應堅守崇高的信念,作出正確的選擇。
四、踐行道德選擇,激發(fā)生命智慧
課堂不單是傳授知識的物理空問,也是人性養(yǎng)育的精神殿堂。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從這個意義上來看,教育的本質理應包含情感體驗和道德實踐兩個方面。因此,從學生立場來看,道德教育不能只停留在理論說教層面,必須要給他們創(chuàng)設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引導他們在情境中直面問題,通過內(nèi)隱的學科思維過程來作出道德選擇,并通過外顯的學科行為來彰顯出學科關鍵能力,幫助學生在踐行中提升生命智慧。
師: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們終將從事不同職業(yè),在不同的崗位上書寫著自己的人生。你平凡,抑或偉大,都會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價值,探索不同的人生真諦。
請你們選擇一種職業(yè)(或角色)來談一談你們準備如何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探索人生的真諦。
(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小組1:如果我們是教師,就要忠于職守、樂于奉獻,堅守一心為學生的信念,實現(xiàn)普通教師的人生價值。
小組2:如果我們是醫(yī)生,就要做好每一臺手術,堅守治好每一個病人的信念,實現(xiàn)全社會都健康、快樂的目標。
小組3:如果我們是教師,就要像周老師一樣,去祖國需要的地方,堅守一心為教育的信念,讓西部教育跟上祖國發(fā)展的節(jié)奏。
小組4:如果我們是警察,就要維護社會治安,保護人民安全,堅持為民執(zhí)法、改革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國秦民安的局面。
師:你們真棒。老師希望你們能將想法落實到實際行動中,真正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最后送大家一首詩,作為本節(jié)課的小結。
(出示小詩:生命很可貴,奉獻價更高。人生有真諦,要靠你創(chuàng)造。)
在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中,筆者立足學生的成長現(xiàn)實和成長需要,通過職業(yè)(角色)的選擇,引導學生與未來的生活展開對話,讓學生通過學科思維主動建構自己生命的價值.讓學生明白每一個平凡的人(職業(yè))都可以成就偉大的事業(yè),只要我們自覺將個體生命與國家、集體、社會、他人,乃至人類命運聯(lián)系在一起,就是有價值的人生。學生的生命智慧得以激發(fā)。
【王海燕,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qū)東橋中學】
責任編輯|孫格格
*本文系蘇州市教育學會“十三五”教育科研2017年度重點課題“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初中政治教學課例研究”(Sjh406)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