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天海
摘 ?要:在新課程理念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要把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作為重要的教學目標,并且在課堂上進行落實?;诖吮尘?,對初中語文課堂上注重程序性知識教學,培養(yǎng)語文學習方法;注重課文內(nèi)容鏈接,促進讀寫能力“雙豐收”;注重文化內(nèi)涵挖掘,傳承傳統(tǒng)文化精髓的策略進行了探究,希望能夠達到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初中語文;閱讀;策略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均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要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有效方法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促進他們的全面持續(xù)發(fā)展。
一、核心素養(yǎng)下語文閱讀的作用
(一)輕松閱讀
初中語文教師展開閱讀教學過程中,采用圖片展開教學,圖片具備直觀的信息,本身具有圖解文字的作用,容易被學生所理解,在圖片的帶領下深化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理解,從而讓學生更輕松地展開閱讀。
(二)增長知識
語文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更多的語文知識,語文當中囊括大量的歷史、地理知識,這些知識通過圖片展開描述,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從而讓學生獲得豐富的學習經(jīng)驗。
二、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注重程序性知識教學,培養(yǎng)語文學習方法
傳統(tǒng)的陳述性知識教學強調(diào)教學知識概念和觀點,而程序性知識教學更側(cè)重于過程和步驟,通過合理引導學生,讓其自主探索獲得知識。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對程序性知識的學習,以此培養(yǎng)他們的語文學習方法,從而促進他們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例如,一位教師在對《竊讀記》這一篇自讀課文的教學時,就注重使用程序性知識教學法。這篇課文的“閱讀提示”部分就是指導學生閱讀的大綱,教師順勢引導,讓學生先對課文的整體寫法作個大概介紹,讓學生能夠做到心里有數(shù),再讓學生完成全文閱讀,并根據(jù)“一氣讀完”的要求在文中作記號。最后再啟發(fā)學生思考文章中有哪些寫法可以借鑒,日常在寫作過程中如何運用這些寫法。更有教師就是讓學生直接根據(jù)“閱讀提示”進行文章探索,也會取得較好的效果。因為這些“學習指導”的內(nèi)容相當具體,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可以很好地加以運用。以上案例中,正是因為教師注重對學生程序性知識的教學,因此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根據(jù)課文中的“學習指導”進行了自主化的語文學習,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語文學習能力自然能夠得到有效提升。
(二)鼓勵學生自主閱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相信書籍和朗讀的力量,是教育信仰的真諦?!闭嬲拈喿x是一項集眼、口、耳、腦共同作用于一體的實踐活動。學生只有帶著情感去閱讀,有想要進入文本所營造的文學世界的欲望,才能從閱讀中獲得更多。而要想學生主動去閱讀,教師就必須要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也是新課改的要求。關于這一點,初中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要將學生的主體地位積極地發(fā)揮出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語文屬于一門人文學科,語文教學的開放性,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2]。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將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貫穿教學的全過程,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閱讀成為學生的主動行為。例如,在教學《出師表》一課時,教師可以提前給學生安排一些預習任務:1.讓學生搜集資料,從《三國志》《三國演義》等國學經(jīng)典中選取一部分內(nèi)容來閱讀,了解諸葛亮的生平和《出師表》的寫作背景。2.讓學生利用《成語詞典》《古漢語詞典》等工具書,疏通文義,熟讀課文。3.找出文中的關鍵詞,概括每段的中心思想,明白作者究竟想說什么。4.找出文中出現(xiàn)的古漢語現(xiàn)象,包括省略句、倒裝句、賓語前置等,并就諸葛亮的文采和見識進行點評。這樣借助課前預習讓學生開展自主閱讀,可以鍛煉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閱讀中去。
(三)多媒體閱讀教學
目前來說,多媒體教學方法已經(jīng)廣泛應用到教學當中來,學校的教師通過使用多媒體技術(shù)進行教學。多媒體能夠制作為幻燈片、小視頻、動畫等,并且網(wǎng)絡上的素材非常多,教師能夠在其中挑選出最合適的素材,加入自己所制作的課件當中,讓學生在輕松觀看的過程中掌握知識。例如學習初中語文課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時,教師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百草園以及三味書屋的視頻,吸引學生觀看,之后讓學生進行閱讀。利用這樣的方法,增強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印象。另外,還要關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通過閱讀學習,掌握閱讀技巧后,教師鼓勵學生展開延伸學習,通過閱讀課外文章,豐富學生的閱讀經(jīng)驗,積累語言素養(yǎng),為之后寫作打好基礎。教師通過使用多媒體為學生們制作出試讀篇章,將適于學生進行閱讀的課外書或者是部分的故事、充滿趣味性的篇章制作為多媒體課件,為其匹配對應的音頻,進而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興趣,增強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主動性,讓學生愛上閱讀,從而培養(yǎng)出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四)加強學生的閱讀實踐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堅持以學生作為中心的原則,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機會,帶領學生展開合作探究閱讀學習,增強師生以及生生間的互動,讓原先死氣沉沉的教學氛圍變得更輕松愉快,從而推進學生良好發(fā)展,讓師生獲得共同進步。比如學習初中語文《藤野先生》這篇文章時,教師讓學生展開閱讀前,不僅要全面考慮學生的情況,還要充分尊重學生間不同的閱讀意識與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教師可以提出下面的問題:這篇文章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的?將什么作為寫作中心呢?文章當中切換了幾個地點?劃分文章層次,介紹各部分的大意。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閱讀學習,通過這樣的學習,充分滿足學生的學習需要,讓學生更積極地閱讀,體會到閱讀的樂趣,進而不斷提高閱讀教學效率,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三、結(jié)束語
綜上所述,新課改強調(diào)和關注學生多方面能力的提升。所以,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從多個角度、多個渠道去閱讀、去感受,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爭取通過閱讀讓學生對世界有一個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認識。
參考文獻:
[1]黃國鑫.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8(05):110-111.
[2]李佳.初中語文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的實踐探索[C].十三五規(guī)劃科研成果匯編(第三卷).十三五規(guī)劃科研管理辦公室,2018:643-647.
[3]羅斌.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創(chuàng)新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8(03):8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