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源慧
【摘要】目的:分析剖宮產的原因并探討降低剖宮產率的對策。方法: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來玉龍縣保健院1903例分娩孕產婦,統(tǒng)計3年內剖宮產發(fā)生率,并收集所有剖宮產孕產婦的病歷資料,分析選擇剖宮產原因,以此探討降低剖宮產率的對策。結果:近3年來我院孕產婦剖宮產發(fā)生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320例剖宮產產婦原因從高到低為疤宮、胎兒因素、妊娠并發(fā)癥、其他因素、產道異常、社會因素、產程異常、引產失敗。結論:近年來我院剖宮產率逐年降低,應加強健康宣教,強化孕期監(jiān)護,降低剖宮產率。
【關鍵詞】剖宮產;原因;對策
隨著剖宮產技術、麻醉技術、術后鎮(zhèn)痛技術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和觀念的改變,導致近年來剖宮產率逐年上升。雖然剖宮產能有效挽救孕產婦及新生兒的生命,解決難產、合并癥,但相比自然分娩,其產后粘連、出血、術后感染的幾率大大提高,不僅會增加家庭經濟負擔,還會延長住院時間,且存在避孕困難等問題[1]。本文就回顧性分析我院近3年來孕產婦剖宮產發(fā)生情況,并探討降低剖宮產率的對策。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7年1月~2019年12月來玉龍縣保健院1903例分娩孕產婦,其中剖宮產320例(16.82%),年齡19~36歲,平均(25.54±2.65)歲;孕周38~42周,平均(39.24±1.25)周。
1.2 方法
收集所有剖宮產孕產婦的病歷資料,分析選擇剖宮產原因,包括產程異常、產道異常、胎兒因素、妊娠并發(fā)癥、子宮破裂、疤宮、引產失敗、高齡初產、子宮畸形、社會因素、其他因素等,并探討降低剖宮產率對策。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選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計量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設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我院孕產婦剖宮產發(fā)生率
近3年來玉龍縣保健院孕產婦剖宮產發(fā)生率呈逐年下降趨勢,組間差異不明顯(P>0.05)。表1。
2.2 我院孕產婦剖宮產原因
2017~2019年320例剖宮產產婦原因從高到低為疤宮、胎兒因素、妊娠并發(fā)癥、其他因素、產道異常、社會因素、產程異常、引產失敗。表2。
3 討論
3.1 產婦選擇剖宮產的原因分析
(1)疤宮:隨著二胎政策的開放,越來越多的70、80后媽媽躍躍欲試,但因各種原因,其中瘢痕子宮占有很大比例,再次分娩容易引起子宮破裂,嚴重威脅產婦與新生兒的生命安全,既往認為“一次剖宮產,終身剖宮產”,因此很瘢痕子宮孕產婦再次選擇剖宮產。(2)胎兒因素:包括頭位異常、臀位、橫位、巨大兒、胎兒窘迫、多胎妊娠、胎兒宮內生長受限等。其中以臀位、胎兒窘迫最為常見:①臀位分娩:臀位是臨床常見的異常胎位,具有較高的分娩風險,容易出現胎臂上舉、后出頭困難、臍帶脫垂甚至胎兒顱內出血、窒息等,所以很多產科醫(yī)生為規(guī)避風險而選擇剖宮產[2]。②胎兒窘迫:隨著胎心監(jiān)護技術的廣泛使用,能及時發(fā)現胎心異常,若胎心監(jiān)護時發(fā)現嚴重宮內缺氧,常會選擇剖宮產。(3)妊娠并發(fā)癥:包括妊娠期高血壓、前置胎盤、胎盤早剝、羊水因素、妊娠期糖尿病、肝內膽汁淤積綜合征等,很多產婦均會選擇剖宮產以避免危險。(4)產道異常:產前檢查發(fā)現產道異常,若存在明顯骨盆形態(tài)異常,會直接考慮剖宮產,以保障胎兒和母體的安全[3]。(5)社會因素:現代社會產婦的運動較上一輩少,更加嬌氣,因懼怕疼痛,選擇剖宮產。
3.2 降低剖宮產率措施
剖宮產為處理妊娠并發(fā)癥和難產的有效方式,其推廣以來,極大的降低危重孕產婦的死亡率,但其相比自然分娩也存在較多的并發(fā)癥,且不利于胎兒生長發(fā)育,因此并不安全,所以若無指征選擇剖宮產分娩,不利于胎兒和產婦預后,因此在臨床工作中應積極采取措施降低剖宮產率:(1)雖然目前臨床尚沒有疤痕子宮再次妊娠選擇什么分娩方式的統(tǒng)一定論,但隨著剖宮產指征不斷擴大和寬松,大多產婦再次妊娠時上次剖宮產指征已消失,同時剖宮產為子宮下段橫切口,所以可以進行陰道試產。(2)加強孕期產婦和家屬的健康教育,認識到剖宮產的利弊,意識到陰道分娩為自然過程,具有多種優(yōu)勢,提高分娩信心。(3)強化孕期監(jiān)護,及時糾正異常胎位,給予飲食指導,降低并發(fā)癥。(4)積極開展無痛分娩服務和分娩鎮(zhèn)痛技術,使產婦不畏懼自然分娩疼痛,為其創(chuàng)造良好條件。(5)強化技術培訓,提高產科醫(yī)務人員胎兒監(jiān)護技術和接生技術,密切關注產程變化,為相對頭盆不稱提供試產機會。
參考文獻:
[1] 劉艷欣.孕產婦剖宮產指征分析及降低剖宮產率對策探討[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6,28(16):39-41.
[2] 張紅朵.1305例產婦選擇剖宮產的原因及降低剖宮產率的對策分析[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5,13(06):212-213.
[3] 唐超鑾.剖宮產原因構成分析及降低剖宮產對策的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2,10(20):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