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如軍
寫作是學生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交流的主要方式,是他們認識世界、表達自我的過程。在寫作訓練中,很多學生缺乏寫作興趣,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說寫、仿寫、改寫提升寫作能力,讓學生用聲音、肢體表達情感,在模仿、改寫范文的基礎上實踐創(chuàng)新,提升寫作能力。
“說”能讓思維敏捷,“寫”能讓思維準確,兩者結合起來,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從形象思維逐漸向抽象思維轉化。小學生樂于傾聽他人的意見,教師要通過說寫訓練拓展學生的視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學生表達展示后,教師予以積極的評價,能提升學生的自信?!胺聦憽蹦軒椭鷮W生積累語言素材,并在模仿的基礎上學會創(chuàng)新。在“改寫”中,教師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學生的選擇空間更加寬廣,也促進學生自主選材能力的提升,進而提高學生的構思立意能力。教師要開展多元化寫作訓練,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從而減輕學生的畏難心理。教師要通過序列化的“三寫”訓練,形成一定的訓練梯度,促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一、開展說寫活動,碰撞思維火花
不同年級有不同的寫作要求,進入三年級后,由低年級的寫話訓練過渡到寫作訓練,教師要對學生的寫作技巧進行指導,對他們提出具體要求,讓他們根據題目要求表達看法,說說這個題目要寫什么內容,寫出關鍵語句。中年級階段,教師要引導學生說自己的所見所聞,可以是閱讀書籍的感受、身邊的趣聞趣事、日常生活的瑣事。進入六年級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通過課堂展示、辯論等方式促進學生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的提升。“說寫”活動能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將語言轉化為文字的過程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也會得到發(fā)展?!罢f寫”訓練能活躍學生的思維,讓他們對問題的考慮更加全面,思維也會變得流暢。教師要給學生提供展示的機會,讓學生主動表達、討論,在交流中分享、碰撞。“說寫”訓練不僅要貫穿課堂,還要聯系課前、課后內容。課前讓學生收集寫作素材,將生活瑣事講給父母聽。課前的“說寫”訓練,能促進學生表達能力的提升。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留給學生分享、表達的時間,讓他們表達、評價,促進他們傾聽和收集習慣的養(yǎng)成。課后,教師要讓學生將改后的習作展示到寫作群中,師生共評,促進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發(fā)展。隨著年級的增加,教師要對“說寫”的內容進行必要的調整,讓學生在課前抓重點信息,課中借助范文分享,課后開展合作交流。
二、開展仿寫活動,提升寫作技能
教師要開展由淺入深的仿寫訓練,按照詞、句、段、篇的順序,循序漸進。教師還要加強修辭手法的訓練,讓學生對比喻、擬人、排比等進行系統(tǒng)化地學習,幫助學生更好地豐富作文內容。學生通過仿寫訓練,學會了肖像、神態(tài)、動作、心理、語言等描寫方法,以及順序、倒敘、插敘等敘述手段。教師要加強課中的仿寫訓練,多為學生提供優(yōu)秀范文,讓學生多練筆,指導學生從仿寫語句到段落,再到篇章,逐步加深仿寫難度。同時,教師要根據不同年級設計不同的仿寫重點,選擇的語段不宜過長,對內容的要求不宜過高,文體選擇也不宜過多。
三、開展改寫活動,助力由句成篇
“改寫”可以加強學生對原文的理解,錘煉語言,提高寫作水平。改寫時,教師不要設置太多障礙,要放寬要求,學生可以改人稱、改體裁、改結構、改方法,在“改”中獲得寫作能力的提升。學生可以將第一人稱與第三人稱互換,將兒歌改成故事,將順敘改為倒敘……改寫不是目的,從改寫中學會寫作方法、提高寫作水平才是重點。比如,學生改寫說明文時能學會如何使語言嚴謹,改寫記敘文掌握把事情說清楚的方法。在改寫過程中,要忠于原文,要有章可循,教師則要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合理設計改寫難度,否則無異于拔苗助長,沒有收獲。
課堂時間有限,而學生的寫作任務繁重,所以教師要加強課后的訓練,利用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輔導,引導學生在互批互改中提升探究能力,提升寫作水平。
總之,在小學寫作教學中,教師要加強說寫、仿寫、改寫的訓練,提高學生的思考和說話能力,進而提升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