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龍
摘 要:在如今,隨著科技的快速發(fā)展,各種結合了新技術的教學方法層出不窮,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也應該在如今的時代中與時俱進,用新型教法將自己武裝起來,有效的提升高中語文教學的效果。微課是一種結合了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表現(xiàn)方式的一種新型教學媒體,借助微課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在教學中的學習興趣,進而可以在學生的全身心投入之下實現(xiàn)重難點的突破。本文就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中開展微課教學,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高中語文 微課 教學研究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過多地使用講授法開展高中語文教學,這雖然保證了知識性教學的順利進行,但在長時間的灌輸教學中,學生的學習興趣也逐漸被消磨,不利于學生語文能力的長期發(fā)展。而如今微課教學的出現(xiàn),給高中語文教師帶來了一次變革的機會,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利用微課教學來將語文教材中的重難點結合有趣的動畫視頻展現(xiàn)出來,并且微課那靈活多變,新穎獨特的形式也會使得學生眼前一亮,使學生受到吸引,進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微課的學習之中。
一、精心制作課件,深入展示教學重點
開展微課教學,自然離不開課件的制作。為了保證微課教學所用課件的質量,教師在制作課件時要能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入的解剖分析,找出其中的重點內容與一些難以理解的內容,將其羅列出來。然后教師在通過互聯(lián)網去搜集一些與此類知識相關的有趣的教學元素,并將那些元素以合適的方式進行排列整理填充,將其與課本中的知識點融合到一起,形成完整的微課件,然后教師可以再在其中加入一些小圖案,對課件進行修飾,使其看起來更加美觀。
例如,在《江南的冬景》這一課中,教師可以針對這課的主體來制作微課課件,課件的主體應設計在十分鐘左右,在制作時應集合互聯(lián)網與計算機相關的技術進行,將江南的冬景以視頻與圖片和聲音的形式在微課中展現(xiàn)出來,從而能讓學生借助微課來了解江南的冬季的美景,進而能讓學生沉醉于微課所塑造出的景象,讓其產生對課文一探究竟的欲望,提升學生語文學習的動力。然后教師再讓學生結合微課視頻與課文內容來感受郁達夫的獨特寫作風格。[1]
二、發(fā)揮微課作用,幫助學生開展預習
預習是一節(jié)高中語文課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預習的過程可以讓學生對文章的大致內容與主要思想進行熟悉,對語文教學的順利進行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而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中,學生進行預習僅僅是借助課本與相關的輔導書進行,由于資料的限制學生的預習效果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而微課的引入也對這一點帶來了明顯的轉變,教師可以在課前制作一些微課,提前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在進行預習工作時借助課件進行復習,將可以完成的學科內容通過自學完成,找出自己不會的部分標記出來,在教學中重點聽講或者舉手詢問。
例如,在《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中,在教學前,教師可以先根據這一課的內容將微課課件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預習,由于過去單純的讓學生看文字進行預習,學生沒有了解很多的背景,可能對文中林黛玉的認識不夠充分,所以為了讓學生能夠更深刻的認識林黛玉是一個什么樣的人,教師可以將視頻《枉凝眉》融合進其中,讓學生通過這一個小視頻對林黛玉有一個深入的認識,在課件中教室也可以將幾個預習問題加入其中,讓學生帶著這幾個問題去對全文進行閱讀,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
三、微課引導思考,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相比于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微課教學突出了教學的創(chuàng)造性,其可以在教學中通過豐富多彩的展現(xiàn)形式,讓學生在短暫的時間內對語文進行無限的思考,進而打破了傳統(tǒng)語文課堂教學的局限性。微課的應用還可以從文章的表象入手,用生動的形象化語言,將文本深層次的情感與社會現(xiàn)象展現(xiàn)出來,極大地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與思考深度。使學生學會從閱讀中體會作者的內心,樂于從中聆聽時代的吶喊,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海倫.凱勒的故事加入微課的設計中去,讓學生在觀看微課的同時也可以感受到海倫.凱勒身殘志堅的精神,同時教師也可以加入一個活動,讓學生體驗一個失明三分鐘的活動,選取三分鐘的時間,讓所有的同學都閉住雙眼,來讓學生感受海倫.凱勒所見到的世界,在學生體會完這個活動之后,再讓學生將文章讀一遍,看看有哪些不一樣的體悟。[2]
綜上所述,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引入微課教學,對語文教學質量的提升有很重要的作用,為了更好地發(fā)揮微課教學的效果,高中語文教師在教學重要注意對教材進行深入的研究,再結合有趣的因素,制作教學課件。教師在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課程進行預習時,可以將相關課件發(fā)送給學生,讓學生借助課間開展預習。除此之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靈活的使用微課引導學生對相關的語文知識進行思考,利用微課將文本中隱含的內容展露在學生面前,激發(fā)學生對其進行思考,進兒能讓學生在其中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王曉莉.微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策略分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8(01):22.
[2]方珊.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研究[J].當代教研論叢,2018(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