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紅,唐水英
(廣西桂林市全州縣婦幼保健院,廣西 桂林 541500)
盆底功能障礙是由妊娠與分娩導致的損傷,臨床常見有尿失禁、盆底器官脫垂等癥狀表現,該病為婦產科常見疾病[1]。有研究顯示,產婦順產后早期機器容易出現盆底肌無力的異?,F象,若不及時進行有效的康復治療與鍛煉,會出現盆底功能障礙情況,進而影響到患者的生理健康與生活質量[2]。盆底康復護理是針對產婦產后盆底肌力異常進行科學性訓練的護理措施,為研究產后盆底康復護理對女性盆底功能障礙防治效果及安全性,筆者擇取本院2019年1月-12月期間收治的120例產后功能障礙產婦為研究對象進行觀察,現報告如下。
擇取本院2019 年1 月-12 月期間收治的120 例產后功能障礙產婦為研究對象,以不同的護理模式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6 0 例。對照組年齡25-40 歲,均數(32.50±3.64)歲;剖腹產、自然分娩比例29:31;孕周37-41周,均數(39.01±0.87)周。觀察組年齡26-41歲,均數(33.50±3.47)歲;剖腹產、自然分娩比例28:32;孕周36-41周,均數(38.91±0.82)周。兩組一般資料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研究已取得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納入標準:所有產婦均為初次分娩;產婦或其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患有泌尿系統(tǒng)疾病或生殖系統(tǒng)疾病的產婦。
兩組產婦均進行盆底篩查,確定盆腔肌纖維等級分類的人數,確定治療方案。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干預:首先由護理人員為產婦介紹盆底肌訓練流程,并告知其注意事項。隨后產婦在家屬的陪同下,自主進行盆底肌肉訓練。
觀察組實施盆底康復護理干預:(1)對產婦進行盆底功能障礙知識宣教,之后使用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器(陜西巴赫曼健康產品有限公司,陜械注準20162260057)與生物反饋治療,指導產婦將膀胱排空后取截石位,設置好儀器的參數后將探頭置于產婦陰道內,期間引導其進行提肛、收縮的動作,每星期2次,20min/次,共8次。(2)指導產婦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取平臥位,雙腿微屈并自然分開,要求其在吸氣時收縮肛門,呼氣時放松,收縮與放松的時間控制在8-10s,15-30min/次,3-4次/d。同時,指導患者進行提肛訓練,每次5min,10次/d。訓練強度以患者的耐受程度為準,當產婦逐漸適應該訓練方式后可延長訓練時間。(3)訓練期間限制產婦飲食,避免進食生冷刺激性食物,并指導其每天做陰道啞鈴訓練,訓練其盆底肌力,訓練時間持續(xù)3個月。
觀察兩組盆底功能障礙發(fā)生率、盆腔肌纖維(Ⅰ類、Ⅱ類)收縮疲勞率及生活質量評分。
盆底功能障礙總發(fā)生率:尿失禁、盆底器官脫垂。
盆腔Ⅰ類肌纖維:用口令的方式指導患者收縮陰道,以收縮持續(xù)時間與連續(xù)完成的次數分級,共5級,<2級表示收縮疲勞。盆腔Ⅱ類肌纖維:讓病人用最大力氣與速度收縮和放松陰道,以6s限定時間內能完成收縮次數與持續(xù)次數分級,共6級,<2級表示收縮力疲勞。盆腔Ⅰ類肌纖維收縮疲勞率=1級例數/總例數。盆腔Ⅱ類肌纖維收縮疲勞率=1級例數/總例數。
用SPSS20.0分析數據,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分別以(%)、(±s)表示,并行、t檢驗。如P<0.05,說明兩組數據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
觀察組發(fā)生尿失禁、盆底器官脫垂各1例,總發(fā)生率為3.33%;對照組發(fā)生尿失禁、盆底器官脫垂例數分別為5例、3例,總發(fā)生率為13.33%;觀察組的盆底功能障礙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x2=3.93,P<0.05)。
兩組干預前的盆腔肌纖維收縮疲勞率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盆腔Ⅰ類、Ⅱ類肌纖維收縮疲勞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干預前后盆腔肌纖維收縮疲勞率對比[例(%)]
盆底功能障礙的發(fā)病機制與盆腔結構、陰道損傷的關系極大。產婦在分娩時會有陰道撕裂、損傷的情況,產后早期如不及時進行科學有效的康復訓練,會引發(fā)盆底功能障礙[4]。目前臨床對盆底功能障礙的治療,主要以非藥物治療如盆底肌肉訓練、生物反饋療法等方法,這些方法均能有效收縮產婦的盆底肌張力[5]。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盆底功能障礙總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產后盆底康復護理能夠降盆底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究其原因,對產婦進行心理護理,能夠提高其護理依從性,產婦依從性提高,在進行盆底功能功能訓練的積極性會更高,而產婦的盆底功能障礙發(fā)生率能夠隨之減少[5]。本次研究得出觀察組的盆腔Ⅰ類、Ⅱ類肌纖維收縮疲勞率低于對照組(P<0.05),這表明產后盆底康復護理能夠改善產婦盆底肌力異常情況。指導產婦進行腹式呼吸、提肛訓練,能夠使松弛的陰道收縮,促進其康復,從而改善盆底肌力松弛的情況。首先對產婦進行健康知識教育,增加其對疾病的認知,緩解其焦慮情緒。其次,經過電刺激干預,能夠加快產婦陰蒂周圍的血液循環(huán)情況,使松弛的盆底肌快速恢復正常。最后配合陰道啞鈴訓練,能夠通過物理的方式鞏固盆底功能恢復的效果。患者盆底功能障礙情況得到改善,其生活質量也會因此提升。
綜上,產后盆底康復護理能夠降盆底功能障礙的發(fā)生率,有效改善產婦的盆底肌力異常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