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中興,賈體鋒,趙建東,陳保磊
(徐州徐工鐵路裝備有限公司,江蘇 徐州221001)
液壓掘進鉆車是地下礦山掘進常用設備,近年來,施工機械化程度提升,掘進鉆車應用越來越廣泛。早期鉆車設計對外觀不夠重視,主機部分通常僅設計一個頂罩,用于動力系統(tǒng)等部件的防護。隨著行業(yè)不斷發(fā)展進步,越來越多的鉆車采用全封閉式機罩設計,不僅提升設備的美觀度,也可改善主機部分的熱循環(huán),增強設備的動力性能。
掘進鉆車在礦山巷道內使用,為了具有足夠的防護性能,機罩門多采用3 mm及以上的鈑金件制作,重量較大,單純依靠人力開啟較為費力,因此經常設計氣彈簧用于側門的開啟;同時,可使用氣彈簧反向支撐,以保持側門的關閉狀態(tài),省去門鎖設計,方便維護。氣彈簧設計應滿足以下使用性能:
(1)關閉力小于100 N,可較為省力地關閉機罩門,同時有效支撐機罩門,保持開啟狀態(tài),防止其自行關閉傷害到維修保養(yǎng)人員。
(2)使用氣彈簧保持關閉的側門,在經過氣彈簧死點前轉過的角度不宜小于5°,否則因車輛振動、側坡行駛等因素,易導致側門自行開啟。
機罩門開啟關閉速度相對較慢,可忽略慣性力的影響。設計時僅需校核開啟力、機罩門重力、氣彈簧支撐力三者之間的力平衡即可。然而受空間布局、氣彈簧行程、安裝距等諸多條件限制,達到最優(yōu)的設計效果需要反復變更氣彈簧鉸點位置,重復進行計算,導致工作量較大,影響設計效率。
典型的液壓掘進鉆車機罩結構如圖1所示,頂板固定不動,左右兩側均為開門,以方便維護內部元件。O點為左側門開啟鉸點,左側門初始處于圖示位置,開啟后繞O點順時針旋轉90°。B點為氣彈簧固定鉸點,在機罩頂板上焊接的耳板上,位置相對保持不變。A點為氣彈簧活動鉸點,是左側門上的鉸點,開啟時隨側門一起旋轉。C點為開門、關門時的手持位置,計算時可認為:開啟力與門板始終垂直。
PROE軟件的機構仿真可進行位置、運動學、動力學等多方面的分析,并且在分析過程中,可對模型中創(chuàng)建的參數進行運算。為方便后期進行優(yōu)化分析,本次仿真進行參數化運算,并使用機構仿真中的位置分析,對側門開啟全過程進行運算,仿真步驟如下。
圖1 掘進鉆車機罩結構組成
(1)使用機構連接進行裝配。在O、A、B處創(chuàng)建銷釘連接,氣彈簧本身的缸桿與缸筒采用滑動桿連接。
(2)創(chuàng)建分析用參數。
創(chuàng)建距離測量參數如下:
PDG:門重心到O點的水平投影距離,即重力力臂;
DF:氣彈簧支撐力力臂;
創(chuàng)建角度測量參數如下:
AN:門開啟的實時角度;
AN1:過氣彈簧死點前需旋轉的角度;
創(chuàng)建常態(tài)參數如下:
M:左側門重量,取35.94 kg;
g:重力減速度,取10 m/s2;
F:氣彈簧支撐力,取1300 N;
DK:開啟力的力臂,取560 mm;
創(chuàng)建關系參數,用于開啟力KA計算,其定義如下:
If AN:FID_AN<AN1:FID_AN1
KA=(M*g*PDG:FID_DG+F*DF:FID_DF)/DK
Else
KA=(M*g*PDG:FID_DG-F*DF:FID_DF)/DK
End if
即在過死點前,開啟力矩等于重力力矩與氣彈簧力矩之和;過死點后,開啟力矩等于重力力矩與氣彈簧力矩之差。
(3)機構仿真
將PROE切換至功能模塊,在O點創(chuàng)建伺服電機,設定轉速為9°/s,創(chuàng)建位置分析,時長設定為10 s,使左側門轉過90度,然后運行分析即可。
(4)結果分析
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開啟力滿足<100 N,滿足設計要求;關閉力>100 N,過死點前旋轉角度3.6°<5°,不能滿足設計要求。因此,需要對氣彈簧鉸點位置進行調整。
圖2 開啟力、氣彈簧力臂仿真分析結果
PROE軟件中,在單一的零件或組件中參數傳遞較為便捷,而跨部件傳遞參數較為困難。在圖1所示組件中調整A、B鉸點位置涉及到多個零件尺寸的調整,因此不適合用于分析優(yōu)化。在此,可創(chuàng)建運動骨架模型進行優(yōu)化分析。所創(chuàng)建的骨架模型如圖3所示,其中Ⅰ為頂板上的輔助線,用于創(chuàng)建參數AN1。
按照機構仿真分析類似的方法創(chuàng)建參數和位置分析,在進行優(yōu)化分析之前,需創(chuàng)建運動分析參數,用于對優(yōu)化條件的限制。在運動分析特征中創(chuàng)建如下參數:
圖3 運動骨架模型
MIN_FK:關閉力最大值;
MAX_FK:開啟力最大值;
MAX_LQ:氣彈簧最大安裝距;
MIN_LQ:氣彈簧最小安裝距;
調用PROE行為建模中的的優(yōu)化/可行性分析功能,創(chuàng)建優(yōu)化分析流程,目標為使AN1最大化,即過死點前旋轉角度最大化;設計約束條件為開啟力和關閉力均小于100 N,氣彈簧最小安裝距大于270 mm,最小安裝距小于450 mm,便于氣彈簧的加工制造;設計變量為活動鉸點和固定鉸點的尺寸值,根據內部其它元件布置,選擇合理的最小、最大限制;最終,創(chuàng)建的優(yōu)化分析如圖4所示。
運行優(yōu)化分析,得到結果如圖5所示,可見經過8次迭代,AN1值優(yōu)化至6.4°,滿足設計要求。接受目前的分析結果,對尺寸值進行圓整,使其符合設計習慣。然后可按第4節(jié)仿真分析的方法,對結果進行最終的校核。
圖4 過死點前旋轉角度優(yōu)化分析
(1)使用機構仿真和運動骨架優(yōu)化分析的方法,對掘進鉆車機罩側門進行了優(yōu)化設計,使得機罩滿足使用要求;
圖5 優(yōu)化分析迭代過程
(2)提供了一種機構仿真的計算方法,可用于PROE模型中側門開啟和關閉力的全過程計算;
(3)給出了使用運動骨架模型和PROE行為建模進行氣彈簧鉸點優(yōu)化分析的方法,免去了因尺寸調整帶來的重復計算工作量,可快速得到滿足設計要求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