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明芳 謝倫燕 付強 袁騰英 曹燕 陳穎
呼吸道感染是指致病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并進行繁殖所導致的疾病,根據(jù)其發(fā)生部位可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該病是兒科常見的疾病,多發(fā)于免疫力低下的小兒,無固定發(fā)病時間,但是秋冬季以及春季發(fā)病率較高。其常由細菌、病毒、支原體、真菌等微生物所引起,常見的臨床癥狀有發(fā)熱、咳嗽、咳痰、呼吸困難等[1]。近年來,隨著環(huán)境以及人們生活方式的不斷改變,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發(fā)病率也有所增加,若病情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可能會引發(fā)腎炎、心肌炎等嚴重并發(fā)癥,不僅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也消耗了家屬的大量時間及財力,目前受到醫(yī)學界的高度重視[2]。隨著免疫學的不斷發(fā)展,免疫功能與兒童呼吸道感染的關聯(lián)已被醫(yī)學界熟知,研究顯示,維生素A、E是機體代謝的主要有機化合物,其含量缺乏與呼吸道感染具有密切聯(lián)系[3]。本研究探討維生素A、E水平與兒童呼吸道感染的相關性,以便為臨床防治提供參考依據(jù)。具示如下。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呼吸道感染患兒為實驗組,其中上呼吸道感染71例、下呼吸道感染39例,另外選取同期110例健康兒童作為對照組。兩組性別、年齡、病程、感染部位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見表1)。
(1)納入標準:年齡在6個月~14歲之間,符合《諸福棠實用兒科學》[4]中兒童呼吸道感染的診斷標準,呼吸道感染分為上呼吸道感染及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為普通感冒、鼻竇炎、咽炎、扁桃體炎、 喉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為氣管支氣管炎、毛細支氣管炎、肺炎等,肺炎須由肺部體征和影像學證實,所有患兒均經(jīng)臨床癥狀、血常規(guī)及影像學確診。所有兒童家屬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經(jīng)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2)排除標準:合并其他呼吸系統(tǒng)疾病,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要臟器衰竭者,患有血液系統(tǒng)疾病;具有免疫性缺陷疾病患兒,合并嚴重貧血癥及其他系統(tǒng)嚴重原發(fā)性疾病,研究之前1個月內(nèi)補充過維生素A、E或者激素類藥物者。
表1 兩組兒童的一般資料情況
所有患兒入院后進行常規(guī)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尿常規(guī)檢查,凝血功能情況,肝腎功能檢查,血脂、血糖檢查等,根據(jù)患兒情況必要時給予胸片檢查。所有受試者在入院后抽取清晨空腹靜脈血3mL,于避光環(huán)境下以2500 r/min轉速,離心5min,分離血漿后,取上層血清,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檢測維生素A、維生素E水平。高效液相色譜法的工作原理為:將內(nèi)標視黃醇醋酸酯加入到血清中,經(jīng)正己烷萃取處理,通過高效液相色譜C18反向柱進行分離,通過紫外線檢測器進行定量檢測。并參照WS/T225進行血的采集、血漿的分離以及血液的保存。血樣本的采集以及處理均在避光環(huán)境下進行,防止血樣中的視黃醇含量有所變化。
根據(jù)WHO推薦的維生素A、E診斷標準:①血清維生素A>0.3 mg/L屬于正常范圍;維生素A<0.2 mg/L,為臨床缺乏;0.2 mg/L≤維生素A≤0.3 mg/L,為亞臨床缺乏。②維生素E診斷標準:正常:血清維生素E>7 mg/L;缺乏:維生素E<4 mg/L;不足:4 mg/L≤維生素E≤7 mg/L。
分析并對比兩組兒童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E水平;對比兩組兒童血清維生素A、E分布占比情況;分析兒童呼吸道感染與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E的相關性。
實驗組兒童維生素A水平、維生素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兒童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E水平對比
上呼吸感染患兒維生素A、維生素E低于下呼吸道感染患兒,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感染兒童血清維生素A、維生素E水平對比
實驗組維生素A分布>0.3mg/L占26.36%(29/110),低于對照組78.18%(86/110),維生素A含量在0.2~0.3mg/L以及<0.2mg/L的分別占60.91%(67/110)、12.73%(14/110),均高于對照組18.18%(20/110)、3.64%(4/11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維生素E含量>7.0mg/L占8.18%(9/110),低于對照組82.73%(91/110);維生素E含量在4.0~7.0mg/L以及<4.0mg/L的分別占78.18%(86/110)、13.64%(15/110),均高于對照組15.45%(17/110)、1.81%(2/110),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上呼吸道感染患兒與下呼吸道感染患兒維生素A、維生素E,占比率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5)。
表4 兩組兒童維生素A、E的分布占比對比[n(%)]
表5 上呼吸道與下呼吸道感染兒童維生素A、E的分布占比對比[n(%)]
經(jīng)Pearson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維生素A、維生素E水平與兒童呼吸道感染呈負相關(r<0,P<0.05),即隨著維生素A、維生素E水平越低,兒童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幾率越高(見表6)。
表6 維生素A、E水平與兒童呼吸道感染相關性
呼吸道感染是危害兒童身體健康的最常見疾病,本病大部分是病毒感染導致,約占90%,常見的有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及柯薩奇病毒等,另有少數(shù)患兒由細菌及其他病原體感染所致[5-6]。臨床癥狀根據(jù)病情程度不同表現(xiàn)不一,病情較輕者會出現(xiàn)鼻塞、打噴嚏、干咳、咽喉不適等癥狀,病情較重患兒可出現(xiàn)高熱、厭食、乏力、扁桃體腫大等癥狀,不僅影響患兒健康成長,也給家屬帶來較大困擾[7]。日常生活中引發(fā)兒童呼吸道感染的因素較多,包括:環(huán)境污染、心理因素、體質因素等,導致病情得不到緩解。近年來,隨著醫(yī)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研究證明,免疫能力是導致兒童呼吸道感染發(fā)生的重要因素[8]。維生素是保證機體各項功能正常運行的有機化合物,能夠調節(jié)機體正常代謝,一旦出現(xiàn)維生素缺乏,則會誘發(fā)呼吸道感染。維生素A、維生素E是人體代謝中必不可少的微量脂溶性營養(yǎng)素,對兒童的生長發(fā)育以及維持機體正常運行起到重要作用[9]。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兒童微生物攝入的營養(yǎng)問題,有大量研究表明維生素A、維生素E的缺乏會增加呼吸道感染的風險,但是受到臨床研究的限制,此類研究的相關性并未闡釋清楚[10]。
兒童呼吸道感染一直是臨床關注的重點問題,兒童出現(xiàn)感染與其生理特點、免疫功能、營養(yǎng)攝入狀況以及微量元素水平等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兒童維生素A水平、維生素E水平均低于對照組;且上呼吸感染患兒維生素A、維生素E低于下呼吸道感染患兒。表明隨著維生素A、維生素E水平越低,兒童發(fā)生呼吸道感染幾率越高,感染越嚴重。分析其原因在于,維生素A、維生素E均屬于脂溶性維生素,其中維生素A具有維持呼吸道黏膜完整性的作用,若出現(xiàn)缺乏狀態(tài),則破壞黏膜的完整性,使其無法清除呼吸道的病毒以及細菌,容易誘發(fā)呼吸道感染[11]。維生素E相對于巨噬細胞來說,屬于一種促進因子,當機體缺乏維生素E,則降低吞噬細胞能力,無法及時對病毒進行清除,加重呼吸道感染,加之兒童免疫功能尚不完備,很容易產(chǎn)生呼吸道感染。
研究結果還顯示,實驗組維生素A分布>0.3 mg/L低于對照組,含量在0.2~0.3 mg/L以及≤0.2 mg/L均高于對照組,實驗組維生素E含量>7.0 mg/L低于對照組;含量在4.0~7.0 mg/L以及<4.0 mg/L均高于對照組。表明呼吸道感染患兒大多存在維生素A、維生素E水平較低的情況,較正常健康的患兒水平較低,甚至有患兒出現(xiàn)維生素A、E缺乏狀態(tài)。經(jīng)Pearson相關性檢驗結果顯示,維生素A、維生素E水平與兒童呼吸道感染呈負相關。維生素A是一種脂溶性維生素,并不是單一化合物,對熱、酸、堿穩(wěn)定,容易被氧化,紫外線可促進其氧化破壞[12]。維生素A具有廣泛的生理功能,如促進生長、繁殖,維持骨骼、上皮組織、視力等,能夠刺激免疫細胞的分化和增殖,促進免疫細胞產(chǎn)生抗體,激發(fā)T淋巴細胞產(chǎn)生淋巴因子,繼而提高機體免疫功能[13]。臨床研究顯示[14],維生素A的缺乏可導致血液淋巴細胞數(shù)以及自然殺傷細胞減少,減弱特異性抗體的反應,降低白細胞數(shù)量,使得T淋巴細胞功能受損以及免疫原性腫瘤抵抗力降低,進而導致免疫功能受損,增加感染性疾病的發(fā)生率。維生素E是主要的抗氧化劑之一,其能夠促進生殖,保護T淋巴細胞,降低心肌梗死以及腦梗死的危險性;此外,其能夠抑制脂肪酸的氧化,減少脂褐質的形成,保護細胞免受自由基的損害,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15]。研究顯示,維生素E的缺乏除了直接影響免疫球蛋白的水平之外,同時減弱了與維生素A的協(xié)同作用,進一步降低機體的免疫功能[16]。因此維生素E是否充足,對預防兒童呼吸道感染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維生素A、E水平與兒童呼吸道感染呈負相關,提示家屬日常應合理搭配兒童飲食,有計劃補充維生素,有利于增強兒童自身免疫力,對預防以及治療呼吸道感染起到重要作用,對兒童健康成長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