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陳
摘 要:近年來,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備受關注,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廣泛應用于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因群文閱讀的介入,高中學生的閱讀能力、語文素養(yǎng)和閱讀量得以有效提升,證明了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古詩詞是中華文化的結(jié)晶,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需要后人繼承并發(fā)揚。高考中與古詩詞相關的內(nèi)容越來越多,這對高中語文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利用恰當?shù)牟呗愿玫赝瓿晒旁娫~教學,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繼承并弘揚傳統(tǒng)文化。
關鍵詞:高中語文 古詩詞教學 群文閱讀
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jù)關鍵性的位置。有效的閱讀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體會生活,接受名人大家的文化熏陶。據(jù)調(diào)查顯示,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很大程度上是由閱讀能力決定的,所以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素養(yǎng),提升其閱讀能力應成為各級語文教師重點關注的問題。事實證明,大多數(shù)學生存在閱讀時間和閱讀量上遠遠不夠,高中學生面對較大的升學壓力,為了幫助學生理解知識應對高考,課文講解耗時極長,學生根本沒有多余的時間去閱讀其他內(nèi)容。因此,高中語文古詩詞的群文閱讀教學勢在必行。
一、群文閱讀的概念和特征
所謂群文閱讀,就是通過聯(lián)系文本的方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獲得系統(tǒng)性的知識,在擴大閱讀量的同時提高閱讀能力。利用群文閱讀開展課堂教學時,要有意識地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意識和求知欲望,為學生留出更多的空間用于自主探究與搜尋,搭建獨特的知識體系。群文閱讀的特征可以體現(xiàn)在主題性、對話性、探究性和整合性幾個方面。群文閱讀是對一組有關聯(lián)的文本進行閱讀,而這些文本之間有一定的議題和主題,所以具備主題性的特征;對話性是群文閱讀的亮點,教師、學生和文本會在閱讀教學的實踐過程中保持著多層次的對話關系;探究性則代表學生利用群文閱讀進行學習時,需要依托現(xiàn)有的文本完成其他內(nèi)容的探究與擴展;整合性則代表群文閱讀可在教學過程中將零散的知識點組合并銜接起來,形成一個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系統(tǒng),各項資源和信息都會在系統(tǒng)中共享并流通。
二、群文閱讀在高中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
1.選擇合適的議題
從某種角度來說,群文閱讀教學的文章需要用議題來組合完成。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議題起著主導性的作用。教師在選擇議題時,應考慮到課堂目標和學生的心理需求??梢砸阅硞€詩人為議題,對其寫作風格進行分析,此時需要選擇詩人的多篇作品,與學生進行聯(lián)合性的學習與剖析。這種教學方法會拉近學生與詩人之間的距離,真切地感受詩人的感情,此時所營造出的詩人形象是飽滿的,有血有肉的。學生通過群文閱讀加深對詩人的理解,即便將來遇到陌生的作品,也可從容應對。
例如,杜甫詩歌的風格以“沉郁頓挫”為主,這與他在經(jīng)歷戰(zhàn)亂時期的經(jīng)歷相關,戰(zhàn)爭所帶來的影響,使得大部分人處于居無定所的狀態(tài),環(huán)境影響了作者的心態(tài),其詩歌風格也由原本的“蕭散自然”轉(zhuǎn)變?yōu)椤俺劣纛D挫”。通過對杜甫詩歌的學習,可以了解作者在當時的艱困境遇,也可理解國家興衰對杜甫所造成的影響,深層次地體現(xiàn)了杜甫的愛國情懷。在閱讀杜甫的詩歌時,可將《望岳》《兵車行》《春望》、“三吏”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組成群文閱讀文本,將杜甫的境遇與風格作為主要議題,讓學生深入地了解和感受杜甫詩歌中體現(xiàn)的家國情懷。
學習李清照的詩歌時,可通過列舉前后兩期的作品,讓學生了解其在不同時期的境遇以及不同境遇對李清照詩歌風格的影響。從前期的《點絳唇》《如夢令》和《醉花陰》等作品來看,多以描寫閨中生活以及夫妻之間的甜蜜與思念為主。而在后期的《武陵春》《夏日絕句》和《聲聲慢》等作品,描寫更加沉痛,不僅僅體現(xiàn)了作者自身的個人情感,其中還隱藏著家國之恨。將其前后期的作品放于一起閱讀可更全面地了解李清照的創(chuàng)作風格。
2.選擇合適的文章
利用群文閱讀教學策略進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時,還涉及到文章的選擇。
蘇軾是大眾特別喜愛的詩人,他生平的坎坷可以用大起大落來形容。選擇蘇軾為議題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應選擇覆蓋蘇軾生平的關鍵作品,所選作品應能概括作者的情感狀態(tài),表達出作者的思想和愿望。
選擇文章時要看重質(zhì)量,在信息技術快速發(fā)展的今天,學生可借助網(wǎng)絡了解大量的信息和文本,但是一些低質(zhì)或低俗的網(wǎng)絡文本也給學生的學習和價值觀造成沖擊。因此教師就要有意識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協(xié)助學生選擇合適的文章進行閱讀。
3.利用課內(nèi)多篇閱讀
教材中的所有文本內(nèi)容都是經(jīng)過專家和教師精挑細選編纂而來,無論是在質(zhì)量上還是在水平上都屬上乘。教師完全可以對教材中的文章重新組合,節(jié)省選文的時間和精力。最重要的是,這種方法特別適于教育資金短缺的學校。
總而言之,閱讀教學對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學習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如何提高閱讀教學的水平和能力,始終是語文課堂重點研究的話題。群文閱讀憑借自身獨特的優(yōu)勢與特性,廣泛應用于教學領域。高中教師利用群文閱讀進行古詩詞教學,可拓寬學生的閱讀量與知識面,使學生有效地聯(lián)系不同的文本和知識點,搭建系統(tǒng)化的知識體系,為學生閱讀能力和閱讀水平的改善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 哈能娟、丁萬銳《基于語文任務學習群的高中群文閱讀課內(nèi)外自主閱讀策略研究》,《課外語文》2019年第3期。
[2] 湯芳《語文核心素養(yǎng)視野下小學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究》,《考試周刊》2019年第24期。
[3] 黃開紅《淺談如何提升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考試周刊》2019年第5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