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革家古寨傳奇:中國最后的“射日部落”

      2020-06-30 14:43:36大劉
      奧秘 2020年6期
      關鍵詞:紅纓銀飾蠟染

      大劉

      民風淳樸存古意

      麻塘革家寨的建筑基本為平房,青瓦頂,木板屋。講究一點的房屋,四周還建有花飾欄桿,建在斜坡的屋子,壘石為臺,屋子建在平臺中,屋前或左右還留有較寬闊的平地。麻塘革家寨依山面田,寨前為平闊的田壩,房前屋后廣植竹木花草,桃李櫻橙,頗有幾分陶淵明“榆柳蔭后檐,桃李羅堂前”的韻味。

      這里民風淳樸,并且非常團結和睦,整個村莊就像一個大家庭,誰家有事,全村人都會停下手里的活過來幫忙。能為族人幫忙出力,對他們來說是件樂意且榮幸的事。革家人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創(chuàng)造了極其豐富的文化,革家人建房有一套繁縟的程序,它蘊藏著特定的文化內涵,具備為民眾生活所需的價值功能,滲透著濃郁的民俗文化。

      革家人建房,全村人自發(fā)來幫忙。早在立房之前,寨子里的人們就已經忙活了好幾天。全村大大小小都在為建房出力,男人們忙著搬運樹木、平整地基,女人們則負責后勤。整個寨子忙碌一片,仿佛這是一場屬于所有人的大事。這里的風俗是只要村民知道哪家建房,就會一傳十、十傳百,主動相約前去幫忙打理。主人家只管供飯無需支付報酬,全村人和睦相處代代相傳。

      建房前期選中宅基,平整好地基,木工師傅將準備的木材發(fā)墨后做成一根根梁、柱,為立房作準備。主人家殺豬準備很多飯菜,連續(xù)兩天宴請全村所有鄉(xiāng)親。新屋立好后,主人還需架屋檁、訂椽皮、蓋瓦、裝板壁、榨樓板、立大門、挖火坑等,房子才能正式居住使用。一幢木房可住一百年至幾百、上千年,一代造房,幾代居住。

      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同呼吸,共命運。有飯同吃、有歌同唱、有難同幫的觀念,已經深深地流進了每一個革家人的血液。從起屋建房到紅白喜事,團結和凝聚力體現(xiàn)在革家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所有文化穿身上

      革家人沒有文字,他們是把所有的文化都穿在了身上。從頭到腳都記滿了歷史:姑娘的紅穗帽稱為太陽帽,銀簪是箭,銀圈是弓;婦女后腦勺上網的髻,里面包著的一個圓球是太陽,彎弓是月亮。她們身上的貫首衣是鎧甲,裙子、綁帶和腰帶上的圖案則描繪了先祖征戰(zhàn)時曾帶過九千九百九十九個兵打仗的歷史。

      他們雖沒有文字,但有自己的生活習俗、語言和完整的服飾等民族文化。革家女子服裝比較奇特,頭飾為“后羿射日圖”,由紅纓珠帽、銀簪、銀圈組成,從上看,鮮艷的紅纓珠帽仿佛太陽照射出的萬丈光芒;插上的銀簪就像后羿射出的箭;而“箍”住紅纓穗的銀圈,就是后弈射日用的弓。

      身上穿著“硬盔甲”。革家婦女上身披掛著似鐵甲一般的服飾,前前后后加起來有七八層,在頭上還有“盔甲”,真算得上是“刀槍不入”了。

      “刀槍劍錘”身上掛。在革家年輕女子的脖子上,掛著沉重的銀飾,如果你仔細看就會發(fā)現(xiàn),在銀飾下,吊著“十八般”兵器,刀槍劍錘一應俱全,造得非常精致,披掛起來威風凜凜。 還有就是七八層的衣服:先穿一件百褶裙,再系一條前面繪有龍鳳的“圍裙”,接著是長袖大褂,然后是披掛前后四片的鎧甲,然后又是三件“圍裙”,一件全黑,另外兩件閃閃發(fā)光,繡著“鱗片”,最后還有一層繡有螺旋花紋的蠟染小方巾,再系上橘紅色腰帶,掛好銀飾,就算是齊全了。少女頭帶紅纓帽,結了婚的婦女則頭戴花冠帕,上穿蠟染刺繡花衣,并罩以冠首鎧甲式的披肩,下著百褶短裙。腰系絲帶、流蘇圍腰巾,頸配銀飾項圈、小腿扎刺繡綁腿,好似木蘭從軍,英姿颯爽。

      革家女裝中的紅纓有著一個美麗的傳說:革家的祖先是一個驍勇善戰(zhàn)的將軍,皇帝獎賞他一頂漂亮的紅纓,而他卻把御賜的紅纓贈送給自己的女兒。女兒又把紅纓傳給了自己的女兒,從此世世代代相傳,革家女兒都要戴紅纓帽。

      革家男子和革家女子的頭飾上有射日圖,服飾背部也有射日圖,神龕上供奉的紅弓白箭便是他們對祖先的紀念。革家老人過世以后,在墓碑上也刻有太陽圖。

      為了不被外族侵擾,革家人世世代代深居簡出,至今仍不被外界廣泛知曉。常年累月的封閉生活讓革家人個個身懷技藝,女人更是心靈手巧。

      蠟染及獨特的節(jié)俗

      麻塘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革家村寨,寨中村民平時務農,閑時做蠟染、繡花衣,這從他們的風俗、服飾、刺繡工藝上可以看出。跟苗族不同的是,他們的待客之道是勸飯重于勸酒,所以你到革家村寨來,一定是先吃飽飯,然后才會酒足。革家人歷來崇拜祖宗,有每餐必供祖宗之俗,而且家族共祭一個“祖鼓”。“祖鼓”供幾十年才舉行一次的祭祖儀式使用,他們謂之過“哈戎節(jié)”。

      革家人的技藝有蠟染、刺繡、銀器和編織,其中最著名的是蠟染。革家蠟染,歷史悠久。這些古樸大方的蠟染,花紋別致,多數(shù)表現(xiàn)大自然的雄虎猛獸、花鳥蟲魚,充分反映出革家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向往和對大自然的無限熱愛。革家婦女在蠟染技術上有很高的天賦,人人都是蠟染能手。按照革家的風俗和規(guī)矩,女孩子五六歲的時候,就要學會點蠟花、刺繡,女孩子長大出嫁時穿的盛裝也是自己親手制作的。

      蠟染起源于秦漢,古稱蠟纈,西南會蠟染的民族很多,革家的蠟染是其中的佼佼者,以風格獨特、精巧細膩、構圖嚴謹、對稱工整、夸張有度而揚名。

      麻塘革家寨有蠟染之鄉(xiāng)的美稱,革家女紅素來以精致聞名,在這樣一個崇尚女紅的天地里,耳濡目染,等到十七八歲,自然成為刺繡蠟染能手??梢?,麻塘革家寨作為蠟染之鄉(xiāng),絕非偶然。

      除了上面所說過的蠟染技藝和染坊值得參觀,村寨里也有表演,也有蘆笙場。村民們身著盛裝,為來賓表演他們準備好的節(jié)目。在重陽節(jié)時,麻塘周邊不同民族村寨的村民更是聚集在此,斗牛斗鳥,跳蘆笙的節(jié)目年年不落。

      革家人能歌善舞,最有特色的要數(shù)“踩親舞”。據說“踩親舞”起源于青年男女談情說愛,是革家青年男女社交活動中的一種獨特舞蹈,革家年輕人的自由婚姻是通過踩親對山歌的方式增進感情,最后締結良緣。

      墻內開花墻外香,麻塘革家寨雖很少為外界所知曉,但不管是自然風光還是民族特色,麻塘的革家寨都憑著自身實力吸引著外國友人前來拜訪。游客在這里可以欣賞到革家人的蘆笙舞、板凳舞、古歌、飛歌、酒歌、情歌、迎客歌和革家婦女精美的蠟染、刺繡。革家人,即便進入現(xiàn)代社會,仍以其自己的方式,堅守傳統(tǒng),平時務農,閑時做蠟染、繡花衣,偏安一隅。

      猜你喜歡
      紅纓銀飾蠟染
      陳武
      苗族蠟染
      蠟染的紋飾探討
      銀飾
      天津詩人(2018年4期)2018-11-14 00:49:08
      馬麗蠟染作品
      藝術評論(2017年8期)2017-10-16 08:37:07
      苗族銀飾——大山深處綻放的美麗
      如何使氧化的銀飾翻新
      伴侶(2015年3期)2015-09-10 07:22:44
      漂亮的“銀飾”
      空谷清泉
      中國農資(2015年34期)2015-03-02 01:10:34
      蠟染在現(xiàn)代中式服裝中的應用研究
      絲綢(2015年8期)2015-02-28 14:56:37
      从化市| 新津县| 兰考县| 伊金霍洛旗| 旌德县| 东乌| 江山市| 嘉祥县| 曲周县| 海原县| 永兴县| 利辛县| 尼勒克县| 东安县| 钟山县| 土默特左旗| 正安县| 云和县| 景宁| 罗源县| 乳源| 陈巴尔虎旗| 盐津县| 江阴市| 莱州市| 沙湾县| 兴安县| 咸宁市| 宁阳县| 宁夏| 旌德县| 当雄县| 望都县| 新乐市| 南投县| 岳普湖县| 宽城| 沁阳市| 湖口县| 桓台县| 佛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