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林 王 萌
多年的一線教學經(jīng)歷使筆者發(fā)現(xiàn),規(guī)律化教學對于書法的學習來說,意義重大,但同時又是當代小學硬筆書法教育的薄弱環(huán)節(jié)。對于大部分的語文教師來說,每節(jié)課保證書法教學的10 分鐘時間,而對于學生而言,也就僅僅是每天的十分鐘,學生在其他時間無法堅持練寫。外加書法的枯燥性特點,使得學生更加沒有興趣。課堂上給每個字賦予不同的口訣規(guī)律,邊寫邊默念口訣,使得書寫不再枯燥。一方面在字形結構的解讀上讓學生更加清晰;另一方面,情緒上發(fā)生很大轉變。
低年級是學生對漢字的初識與書法啟蒙極為關鍵的時期,也是各種良好學習習慣養(yǎng)成的開端,寫好字也就成了學習任務的重中之重。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漢字學習來自語文課每課的課后生字。每課生字基本是簡單的獨體字,很少出現(xiàn)關聯(lián)字。教師講解例字,只是把生字的每個筆畫及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擺放進行講解,對于筆畫間的關系與規(guī)律很少涉及,最后學生只學會了生硬地臨摹。
在學生學習認識與練習了基本筆畫之后,簡單的獨體字是低年級學生學習的入門階梯。這些字起初的教學都是筆畫組合教學。例如:“十”字,教者注重筆順和筆畫組成傳授,是由長橫與懸針豎兩個筆畫組成。然而學生寫出來卻往往不好看,原因:長橫與懸針豎是一樣長的嗎?如果不是,那哪個長?如果讓學生了解橫與豎的關系后會知道,兩個筆畫都不能同時長,也不能同時短。它們是互補關系,一個長,另一個就應該稍微短一點。筆畫組合之后,很多基本筆畫的長短、傾斜等角度都會發(fā)生改變。讓字多幾分美的氣息,多幾分人文氣息。
漢字書寫講究結構,講究筆勢,講究神韻,是一項十分精細的活動。寫字離不開學生細致的專注力和觀察力?!榜R”與“鳥”,這兩個字可歸一類,鳥字當中藏有馬字,“馬”當中橫折筆畫與豎折折鉤筆畫組成的框框要窄,背部要拖長??梢岳斫鉃轳R頭窄馬背寬,最后一橫長而不到框。
小學階段的練字是基礎,是高樓大廈的堅固地基。長期的練寫模仿本身就是枯燥的過程,更別談描紅了。利用漢字的規(guī)律口訣,把握漢字的特性,把原本的仿寫變成自己的書寫,省略描紅過程,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練字,反而更有創(chuàng)造性。
小學生練字,最基礎的學習就是從橫這個筆畫入手,看似小小的橫筆畫,寫好卻不容易。橫畫可分為短橫、中橫、長橫。前兩者橫畫書寫類似,直觀的區(qū)別在于長短。而長橫筆者將其分為兩類:一類是中間行筆略微往上傾斜,最后落筆的收尾不做明顯處理;一類是中間略微鼓起來,稱它是托底橫,“托底橫,帶弧往上彎”。
1.字有多橫一橫長、一橫短。
對于單筆有橫畫的字,橫畫要往上傾斜。當一個獨體字中有多橫筆畫的時候,不僅第一筆往上斜,其他橫的筆畫也要往上傾斜。“字有多橫一橫長,字有多橫一橫短,短短橫在中間”。教師應多總結規(guī)律性的句子讓學生運用于實際書寫之中。
例如:“王”字是典型的多橫筆畫的獨體字,在書寫中第一筆是短橫,最后一筆是托底長橫,那么中間的橫畫就是這個字的最短橫。領悟了“王”字的書寫規(guī)律,那么類似的字的書寫方法也就得到解決。如:主、五、玉等。
2.字有多橫平行等距。
漢字中的多橫教學,需要學生注意的點更加豐富。不管是獨體字還是左右結構或者是上下結構的字,都要注意每個橫畫之間平行與等距,當然這里的“等距”不一定指每個橫畫之間的距離一定是相等的,這里存在可伸縮的距離。
如獨體字“春”,把這個字的橫畫找出來,發(fā)現(xiàn)一共有6 個橫畫。那么在書寫的時候首先做到首橫略微傾斜;其次保證每個橫畫傾斜角度一樣,做到平行等距;最后找出多橫中的最長橫是第三橫,最短橫是下面的日字當中的框內(nèi)橫畫。那么這個字的多橫規(guī)律就找準了。
練字最主要的就是練眼睛,只有靠眼睛觀察發(fā)現(xiàn)重點,寫字才能抓住要點,總結規(guī)律。外國友人常常說:中國漢字方方正正。是呀,漢字就像我們中國人一樣,方正做人。那么,漢字中的框也是有著區(qū)別的,有時平行,有時內(nèi)收。
1.大框平行小框內(nèi)收。
大部分教師在課堂上,總會教學生學習大大小小的框框,框有大小,但是書寫的時候卻有著很大的區(qū)別。
漢字中,常見的小框就屬“口”字了。語文教師在課堂上會指導學生“口”兩邊的豎畫往內(nèi)收,這樣口才會顯得小,口小了,才會美觀漂亮。常見的大框以“國”字為例。“國”字外面的大框要寫直,千萬不能內(nèi)收。那么利用這句口訣“大框平行小框收”就能舉一反三地找出更多字的書寫規(guī)律。例如:“問”外面的門字框屬于大框,所以左右兩邊的豎畫要寫平行,不內(nèi)收;里面的口屬于小框,所以里面要內(nèi)收。
2.窄框平行扁框內(nèi)收。
人常說,觀察字,才能歸類字,才能把字寫得相似與精準。觀察發(fā)現(xiàn),漢字中的框不僅有大小之分,還有寬窄胖瘦之分。以“田、日”這兩個字的外框來了解字體中的寬窄框:“日”字中的框平直,并且瘦長,此為窄框;“田”字中的框略微扁胖,書寫時往內(nèi)收,此為扁框。
在書寫中,要學會利用這一規(guī)律?!澳俊⒆?、具、春、月”等字中就屬于窄框系列,兩邊要豎畫平行不傾斜。“畫、四、向”等字就屬于扁框的范疇。
寫一手好字,是每個學生的愿望。然而,這個愿望對于學生來說卻并不容易實現(xiàn),需要他們付出更多的努力。學生的書寫問題主要有這些情況:第一,是字的間架結構把握不好,松緊不當;其次,字的大小不一,歪歪扭扭,排在一起非常難看;第三,沒有注意結構規(guī)律和高矮規(guī)律,缺少整體美;第四,家長不能正確引導,只是一味地埋怨、責罰,讓孩子產(chǎn)生了厭倦的心理。
以學校的學生為例,筆者進行了一次針對書寫興趣情況的調(diào)查(如表1)。在學校一、三、五年級中,每年級抽取一個班進行調(diào)查,填寫一份調(diào)查問卷,并仔細觀察學生在平時自然的書寫狀態(tài)下,了解學生對書法的興趣,記錄學生的情況。
表1 學生書寫興趣情況調(diào)查表
從上表中不難發(fā)現(xiàn)被調(diào)查的學生中,學生在語文寫字課中興趣要比平時高,但仍然不是教師想象中的那樣喜歡,更多的學生對練字提不起興趣來,在平時的寫字中更加不樂觀。那么,作為語文教師平時應該怎樣提高學生練字的有效性呢?
練字先練眼,許多一線教師在上書法課的時候會產(chǎn)生這樣的疑問:我們已經(jīng)把字的結構、關鍵筆畫等重點內(nèi)容講解得非常清楚了,范寫也做到了規(guī)范認真,學生看起來也聽得非常認真,為什么一提筆書寫就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問題呢?為此,筆者對學校三年級的書法教師進行了調(diào)查,有經(jīng)驗的教師就發(fā)現(xiàn)了問題的根源:學生只是單純地聽課,根本沒有用心去觀察,所有的要點都是教師傳授的,而不是自然生發(fā)的。因此,教師在書法教學中還要對學生進行視覺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的習慣。
1.火眼金睛,掌握技能。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痹谶@里,觀察是智慧最重要的能源。究竟要觀察到什么程度呢?如果能觀察到每一筆的起筆和收筆的精確位置,能觀察到筆畫空白面積的大小分布,能觀察到各邊筆畫的參差狀態(tài),這樣的觀察才是有效觀察。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觀察的指導。
火眼金睛觀察“點”:這里的點就是指局部觀察,筆畫的起筆位置,線條的長短粗細,左右重量的均衡處理都是要求學生需要觀察到的要點,盡量做到了然于心。例如,教學門字框時,筆者指導學生觀察門字框中的左豎和點的距離要適中,“門”的兩豎是垂直平行的,左邊稍短于右邊,而“門”內(nèi)的字,寫在框中偏上的位置,稍大一些。
縱觀全局看準“面”:縱觀全局當然就是指整體觀察了,首先看字的滿格程度,每個筆畫在田字格里的占位;再看每一筆畫的長短大小、粗細變化、斜度彎度、收縮舒張、避讓穿插等。如寫“局”這個字,要觀察到這個字是半包圍結構,要寫得半藏半露才美觀。再如“烤”這個字,就要注意穿插避讓,讓整個字更緊湊……
2.培養(yǎng)良好的觀察習慣。
觀察分為三個步驟:寫前觀察、寫中觀察和寫后觀察。在教學實踐中,教師發(fā)現(xiàn)很多學生性子急,拿到習字冊后不管三七二十一提筆就寫,不懂得要先去讀帖。在寫字前,學生應該先觀察字的筆畫、結構,有一個整體印象,做好寫前觀察。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寫前觀察”的好習慣。在學生書寫的過程中,教師要邊巡視邊指導,因為有些學生寫前觀察到的要點在書寫過程中可能會遺忘,教師對學生的提醒就是讓學生做好“寫中觀察”,做到“精準臨帖”。寫完字后還要觀察,將有差距的筆畫再次臨寫加以調(diào)整,寫后觀察具有“亡羊補牢”的作用,能幫助學生反思書寫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足之處。這個時候再進行生生互評,教師點評,學生的書寫一定會有所進步。
1.展示書法之美感,激趣習字。
中國的漢字集形象、聲音和辭義三者于一體,有自己獨特的美感,它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寫一手好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個人的臉面,還可以鍛煉我們的思維能力。各種研究結果多次證明,通過對漢字的學習、理解、研究和使用,可以開發(fā)人的大腦,提高人的思維能力。這一點是其他國家的文字望塵莫及的。
2.多樣教學方法并用,抽象變形象。
我們可以運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有效地把漢字的抽象概念變成有趣的形象思維,這樣也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教師可以把漢字書寫編成口訣和兒歌,加深學生理解和記憶,如“長豎立正橫傾斜,等距分布勻排列”。或者用打比方的方法,既形象生動又深入淺出。如學習撇和捺畫,筆者先給學生看古代兵器“刀”的圖片,讓學生思考:這個字和圖片上的刀具有什么共同之處?你在影視劇里見到的俠客都是怎樣用刀的?小學生的想象是無窮的,而且很容易被帶入情境,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自己想象成俠客,在書寫時也要寫出字的刀光劍影。
以上就是筆者在小學書法教學中探索到的點滴規(guī)律,相信這樣用心地給學生播下規(guī)律的種子,將來的書法課堂一定會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