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國慶
摘 要:高中階段的語文學習對于學生有著極其重要的幫助,高中語文是初中語文的進一步深入,同時也是為學生高級語文學習的基礎。高中語文與初中語文有著本質(zhì)上的區(qū)別,其已經(jīng)超越令學生接受近乎純粹的基礎語言學習,同時在學生已掌握語文知識這一基礎之上與高中生思維發(fā)展特征相結(jié)合,對學生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加以培養(yǎng)。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如何促進學生寫作能力途徑展開分析。
關鍵詞:高中語文;閱讀教學;寫作能力
現(xiàn)階段,在語文教學當中,寫作仍然是我國高中學生所面臨的一項難題,大部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普遍存有畏難心理,具體表現(xiàn)為學生下筆難、寫作思路狹窄、寫作模式較為固定、作品千篇一律等方面,因此,高中語文教師應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二者之間的關系重新審視,并認知到二者之間的緊密關系。除此之外,教師還需善于對二者關系的發(fā)掘,從而以閱讀教學促進寫作能力,幫助學生拓展事業(yè),從而令學生積累豐富寫作素材。
一、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關系探究
站在信息論角度上來看,閱讀是一個信息輸入的過程,而寫作與之相對應是一項信息輸出過程,由此可見,閱讀與寫作有著緊密的關聯(lián)。從某種程度上來看,寫作的基礎便是圓度,寫作能夠?qū)W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加以檢驗,同時也能夠?qū)W生自身知識積累程度、語言運用能力、思維靈活程度、信息表達能力等諸多方面加以顯現(xiàn),因此,通過閱讀提升學生寫作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初衷,同時也是語文教學諸多目標之一。除此之外,閱讀與寫作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二者之間能夠相互促進,站在通俗的角度上來看,閱讀是學生吸收知識的過程,學生需要通過閱讀對新知識進行攝取,并學習寫作技巧。而寫作則是學生將自身掌握知識二次提取,學生在寫作過程當中,需將通過閱讀獲得的寫作素材進行篩選與重新組織,從而形成系統(tǒng)化且與具備較強主題相關性的書面語言,并將其通過書面進行表達。盡管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極為緊密的關聯(lián),但是這并不代表二者之間有直線促進關系,換一個角度來講,閱讀需要講究方法與技巧,具體來講,其具體表現(xiàn)在一下幾方面,一是并不是所有閱讀材料都能夠與高中生相匹配,這便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自身發(fā)展特性為學生學則合適教材。二是所有閱讀素材并不能夠被學生直接利用,因此,教師應在課堂教學過程當中對技巧的傳授多加注重,從而令閱讀教學效率切實提升[1]。
二、高中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促進寫作的策略
(一)合理閱讀
基于上文對于閱讀與寫作二者關系的分析,不難看出在學生寫作過程中,閱讀與對其能力的提升有著較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對于高中生而言,其自主閱讀能力尚有極大提升空間,教師依然需要對其正確引導,使學生能夠具備合理性的開展閱讀。而引導學生進行閱讀并不是增加學生閱讀量,而是讓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獲得質(zhì)的提升,而此處所講的質(zhì)并不是說將閱讀停留在使用素材遣詞造句這一層面,而是引導學生進入更深層次的閱讀當中,是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做到真正的有所想,有所學,讓學生在進行寫作過程當中能夠?qū)⒎e累的技巧運用其中。
(二)通過閱讀拓展學生思想
高中是學生形成發(fā)散式思維的重要階段,在這一時期,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普遍存有一些天馬行空甚至與現(xiàn)實脫節(jié)的想法,但是,教師在讓學生表達此類想法時,學生自身也會因為知曉此類想法違背常理而羞于表達。除此之外,由于大部分教師受到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影響,其在教學過程當中會要求學生循規(guī)蹈矩,對于學生所產(chǎn)生的新奇想法往往持有否定態(tài)度,導致學生因畏懼心理無法將自身想法融入到寫作當中,因此,教師應鼓勵學生將自身想法融入到寫作當中,不能對學生思想加以禁錮,同時予以學生充分發(fā)揮自身想象的空間,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豐富自身見聞,拓展思想,讓學生能夠勇于發(fā)揮自身想象力,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從而能夠創(chuàng)作出具有心意且質(zhì)量較高的寫作作品[2]。
(三)注重宏觀把控
站在另一個角度上來講,宏觀把控泛指教師在引導學生開展閱讀時,應首先教會學生略讀,并非所有閱讀素材都需要精細解讀。站在整體傳統(tǒng)教學上來看,大部分教師往往要求學生對所有閱讀素材精細閱讀,讓學生抓住所有細枝末節(jié),但是,在大部分情況中,精細閱讀并不比略讀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多幫助,反而會讓學生大部分時間受到浪費。如學生在進行閱讀過程當中,教師應首先引導學生對閱讀素材整體有所把握,使學生明確素材體載、主旨、情感色彩等方面,隨后對其他知識點逐步掌握。除此之外,教師還應注重輔導閱讀,轉(zhuǎn)變單一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引導學生閱讀較為輕松愉悅的小品文或名著小說等,將學生對課堂閱讀教學的興趣充分激發(fā),同時,教師也應改變自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為學生營造輕松愉悅的閱讀氛圍,如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傳授學生閱讀技巧與寫作技巧,在減少學生閱讀所遇困難的同時,傳授學生由易至難的寫作方法,從而強學生信息,提升寫作能力。
綜上所述,優(yōu)質(zhì)的閱讀教學不僅能夠幫助學生開拓自身視野,同時也能夠使學生豐富自身寫作素材,從而使學生寫作水平大幅度提升,高中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過程中,應形成對閱讀教學重要性的正確認知,同時明確閱讀與寫作之間緊密的關系,并在教學過程當中使用適宜策略達到已讀促寫的教學目的,從而使學生在享受閱讀的過程中切實提升自身寫作能力。
參考文獻
[1] 張洋. 高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寫作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J]. 考試周刊, 2018(61):68.
[2] 宋愛卿. 如何在高中語文教學過程中實現(xiàn)閱讀與寫作的相互促進[J]. 中華少年, 2019(7):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