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海,駱天文
(四川交投建設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四川 成都 610047)
山嶺多丘地帶的高速公路在平縱斷面設計時,為了滿足相應的設計等級要求,難以避免要進行高填或深挖施工。但對于需要深挖的土質路塹,由于其路床土質受到地下水或毛細水的影響,造成土層過濕,從而沒法采取超挖碾壓的施工方法進行處理,同時其地下水若不進行處理,必將影響今后的路基乃至路面的穩(wěn)定。
若要解決上述深挖土質路塹的施工問題,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降低地下水位,以免路基失穩(wěn);第二,隔斷毛細水的上升,以保證路床填料保持水穩(wěn)狀態(tài);第三,選擇強度及水穩(wěn)性好的填料對部分路床進行換填。根據以上分析,綜合工期、經濟、施工環(huán)境、施工工藝的可行性等諸多因素考慮,開展深填填石場地施工技術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推廣價值。
四川仁壽至屏山新市公路馬邊支線LJ22標段,起點樁號為LK29+772,止點樁號為LK39+080,由沐川縣通往馬邊縣,包含雷打石隧道、永和溝大橋、永寧隧道、瓦窯壩大橋、跳魚灘大橋、馬邊服務區(qū)、石梁子隧道、廖灣大橋,全長9.597公里。原地面地基情況為構造剝蝕侵蝕低山丘陵區(qū),第四系殘坡積、崩坡積、沖洪積塊石土、漂石土、含礫黏土及粉質粘土層厚1~8 m,出露基巖為侏羅系中統(tǒng)沙溪廟組泥巖、砂巖、粉砂巖及其不等厚互層。本合同段需要普夯的位置為LK35+757~LK36+030(斷鏈后),處治長度為273 m,中心最大填高為22.53 m,普夯總面積為85 281 m2。
施工工藝如圖1所示。
圖1 施工工藝流程圖
對于深挖的土質路塹,換填法是此類路塹提高彎沉值和壓實度常用的技術手段之一。大面積夯壓組合深填填石場地施工工藝采用碎石進行路塹換填作業(yè),換填時,在部分路段路基施工中進行普夯增強補壓處理,提高壓實度及路基強度;且邊坡碼砌與填筑層鋪筑同時進行,每層邊坡碼砌在碾壓前完成,優(yōu)化施工流水,提高施工效率;同時采用按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夯壓,每層填料根據級配要求現場分徑破碎石塊,混合填筑,進一步降低路基工后沉降。大面積夯壓組合深填填石場地施工工藝每層夯點布置如圖2所示。
圖2 大面積夯壓組合深填填石場地施工每層夯點布置示意圖
1)施工準備。
(1)現場核對。將現場的地形地貌、挖方數量、取棄土場位置等實際工況與設計文件進行核對。
(2)分析土體的穩(wěn)定性。對施工區(qū)域的土體結構和構造、土的密實度、潮濕程度等進行分析,并根據既有施工經驗進行復核,最后方可確定施工方案。
(3)布置并施工便道。根據現場的地形條件確定機械進出的便道路線,并修筑。
(4)測量放線。根據復測的線路中線,按要求放出開挖邊線樁。
(5)施工排水系統(tǒng)。根據設計要求,做好塹頂排水系統(tǒng),待排水系統(tǒng)驗收后進行路塹開挖施工。
2)土質路塹開挖。
(1)土質路塹開挖以挖掘機為主,并分段進行,每段自上而下分層開挖,避免超挖或欠挖。
(2)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機進行刷坡,嚴禁采用爆破法施工和掏洞施工,對不便于機械施工的地段采用人工開挖。
3)基底碾壓整平?;撞捎猛仆翙C進行整平,并采用小型壓路機進行碾壓,防止地面的松土與回填的統(tǒng)料混合在一起。
4)回填第一層碎石填料。在滲溝施工完畢且基底碾壓完成后進行第一層碎石填料回填作業(yè)。第一層碎石填料可有效起隔離地下水和滲透地表水,該層填料要求石粉含量盡量低,回填的厚度控制在0.5 m左右,采用推土機攤鋪、大致找平。
5)測量標高及夯點放樣。
(1)根據施工設計圖紙的高程,測量確定需要進行普夯高程及樁號位置。
(2)普夯夯點按正三角形排列。
(3)夯擊前,必須在夯擊位置用白灰布點,布點明顯清晰。
6)夯點施工。夯擊方式采用跳行夯擊。起重機就位后,先按設計規(guī)定的夯擊及控制標準,完成一個夯點的夯擊,再換夯點,重復步驟,完成第一遍全部夯點的夯擊。最后用推土機將夯坑填平,并用壓路機將場地碾壓平整。
7)標高測量。上述施工完成后,進行標高復測,滿足施工要求后進行下一步施工,若不滿足,則重新進行夯點施工。
8)大范圍滿夯。在規(guī)定的間隔時間內,按上述步驟依次完成全部夯擊遍數,并測量夯后場地高程,點夯完成后按設計要求進行滿夯,并根據設計高程對路基進行補填,同時局部進行普夯增強補壓處理。如圖3~4所示。
圖3 現場滿夯施工
圖4 現場滿夯施工
9)場地整平碾壓。滿夯施工結束后,對該回填層進行二次整平碾壓,如圖5~6所示。
圖5 現場碾壓整平施工
10)回填下一層碎石填料。
(1)參考上述施工步驟,循環(huán)施工碎石填料的回填作業(yè),直至達到設計標高。
(2)深填時采用按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夯壓,每層填料根據級配要求現場分徑破碎石塊,混合填筑,所有縫隙用小石塊或石屑填充。如圖7~8所示。
圖7 現場分徑破碎石塊
圖8 現場分徑破碎石塊
(3)邊坡碼砌與填筑層鋪筑同時進行,在填筑第二層時,超前碼砌,每層邊坡碼砌在碾壓前完成,碼砌后的邊坡坡率要符合設計要求。
11)質量驗收。按照設計要求及相關施工規(guī)范,對路塹深填填石路基進行換填質量驗收,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xù)進行路基上層結構的施工作業(yè)。
12)上層結構施工。在石料回填完畢并經檢驗合格后,若標高偏差較大,則尚需進行修整,以保證上層水泥混合料層的回填厚度,回填水泥混合料層的施工方法同路面底基層的施工方法大致相同,水泥混合料層施工完成后,進行土工格柵鋪設及路面層施工。
本文相關技術已成功應用于本單位多個路堤夯壓施工中,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
1)本技術在部分路段路基施工中進行普夯增強補壓處
理,提高壓實度及路基強度,減小路基工后沉降量。
2)邊坡碼砌與填筑層鋪筑同步進行,在填筑第二層時,超前碼砌,每層邊坡碼砌在碾壓前完成。
3)深填時采用按橫斷面全寬縱向分層填筑夯壓,每層填料根據級配要求現場分徑破碎石塊,混合填筑,并在縫隙內填充小石塊或石屑。
4)與一般的施工技術相比較,本技術針對大面積土質路塹開挖后的路基換填作業(yè)處理比較全面,有效保證路基壓實度,施工操作簡便明了,且能夠很好地保證施工周圍的環(huán)境,做到環(huán)保無污染。為路塹換填施工方法提供了一定的參考價值,能夠帶來良好的社會效益。
[ID:09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