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東梅
隨著課程改革的全面實施與層層深入,勞動技術這門學科越來越受到關注,它是小學綜合實踐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能充分挖掘學生潛能、啟迪學生思維的一門課程?!吨行W勞動技術學科指導意見》中指出,勞動技術課程的評價是以過程性評價、激勵性評價為根本宗旨,構建多元評價體系,多元評價體系著眼點在于面向全體學生,追求評價的系統(tǒng)性、全面性、情感化,通過評價,使學生找到自身發(fā)展的生長點,促進他們主動進取,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合作精神,促進他們身心得以健康、均衡發(fā)展。
一、注重評價方法的靈活性 促進學生主動成長
學生每做完一件作品,都要進行評價,評價有利學生及進行自我調節(jié),也有利于教師對教學效果及時反饋。如結藝作品的評價可采用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復評相結合的方法。評價前教師先說明評價的標準和方法。首先應鼓勵學生主動、客觀地檢查和評價自己的編結情況,如編結過程是否熟練、編結步驟是否正確、抽形整理是否掌握、完成的作品是否美觀,使學生學會自我分析、自我了解,能主動地不斷改進自身的學習。學生間的互評則可分組交流、相互切磋,有利于取長補短。教師可根據不同作品的要求,設計評價表讓學生自評和互評,這樣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也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和責任感。評價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收集、掌握學生自評和互評的各種信息,及時總結、糾正評價中出現的問題。教師復評一般作為終結性評價,對優(yōu)秀學生要予以表揚,可讓其為其它同學示范編結,講一講自己成功的心得。對編結成果不理想的,要幫助其找出原因,以進一步提高大家的認識,鞏固已掌握的知識和操作技能。
二、注重評價內容的全面性 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在以往的課堂評價中,教師往往重注的是學生學習效果,評價學生最后的成果如何,這種評價是片面的、狹隘的,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我們應注重從各個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去整體把握、整體評價。如《包餃子》一課,在活動之前可以設計一個“包餃子活動評價表”,其中包括參與態(tài)度、合作能力、操作能力、成果質量、安全衛(wèi)生等方面,活動中,可以請學生自由組合,并選出組長,由組長帶領組員進行分工合作。整個活動學生興趣盎然,投入了極大的熱情,有的組長表現出很強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合理搭配男女,細致安排分工,有準備餃子皮的,有準備餃子餡的,有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強,包出的餃子白白胖胖、有模有樣的,有的學生探究精神,在實踐中發(fā)現餃子皮不容易粘牢的缺點,想出用水做粘合劑-----整個過程中,教師都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的參與和表現給予肯定的評價,活動尾聲,學生對自己的表現進行評價,分自評、小組互評與教師總評三部分。這樣親切、及時、全面的評價學生活動,有利于發(fā)現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并有效地反饋教學活動,更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三、注重評價主體的多元性 促進學生和諧成長
《勞技學科指導意見》指出“實施評價,應該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及家長、社會的評價相結合?!痹u價主體的多元性將代替?zhèn)鹘y(tǒng)的單一評價,并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中發(fā)生積極而有效地作用。如學生用廢舊可樂瓶制作可樂機器人后,進而拓展思維,學習用廢舊可樂瓶制作各種精美的工藝品,教師為學生創(chuàng)設參加社區(qū)群眾制作可樂瓶工藝品,把學習成果推向社區(qū),讓學生在社區(qū)中得到激勵評價,使他們有更大的成就感。再如,學生學習了種植土豆、蠶豆、學習了無土栽培的知識,可以帶領學生去學校的空地,親手實踐、親身體驗,既有了實際鍛煉的機會,又獲得了肯定的社會評價,可謂一舉兩得。
四、注重評價方式的創(chuàng)新性 促進學生個性成長
創(chuàng)新性的學習過程評價,要求學生在某一技術項目設計方面,要在廣度和深度上有一定的拓展。布置創(chuàng)新作品設計制作任務時,要求學生收集相關信息,仔細觀察家中、社會上有關的制品材料、結構、技術含量、用途等要素,旨在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如在《水果拼盤制作》的設計活動中,教師可以讓學生畫出拼盤草圖后進行制作。這種創(chuàng)新設計活動學生必須要掌握一定設計技術,否則無法表達自己的設計意圖,更不能制作出具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來。采用小組合作形式對作品進行評估,有利于學生對作品進行及時修整。通過“創(chuàng)新做”學習過程評價,使學生在所學習的技術項目設計方面,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一定的拓展,從而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在勞技課堂教學中,只有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技術設計,并在活動中實踐運用,才能真正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設計能力得到培養(yǎng)。
實踐證明,“多元評價”是一種教育理念,一種藝術化的教育,一種高尚的教育境界,新課程需要“生態(tài)課堂”呼喚“多元評價”,作為一線勞技教師應該脫離傳統(tǒng)、單一的評價模式的束縛,在課堂中應用靈活多樣的學習過程評價,使教師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參與者、幫助者、引導者和促進者;確立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個性特長、豐富的想象能力和聰明才智;有利于形成上海市勞動技術教育二期課改所要求學生應形成的技術操作、技術思維和技術意識三大技術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