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艷軍
“老師,給您!”學生把手里攥著的一塊糖果遞到我面前,笑吟吟地說,“給您吃的!”沒等我反應過來,她就把糖果塞到我手中,說了一句“記得吃啊”,便轉身跑回班里了。
看著手里的糖果,我驀然想起昨晚學生發(fā)的那條微信:一張舉著糖果的圖片,配文是“數學郭老師給的,舍不得吃”。當時我不禁一怔:一塊普通的糖果,在學生心里竟然如此重要!我在評論中寫道:“吃吧,吃了再給,因為你棒棒的。”之所以給這個學生糖果,是因為我在鄉(xiāng)村校代課的短短兩個月期間,她由一個不愛聽課、不愛完成作業(yè)的學生變成了有目共睹的好學生。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是我督促、幫助和反復激勵的結果??粗种械奶枪?,我笑了,這么小的孩子竟學會了投桃報李。
期末考試結束了,交完卷的學生們歡呼著蜂擁而來,在辦公室把我團團圍住,七嘴八舌,問長問短,“郭老師,開學后您還來學校教我們嗎?”“郭老師,放假了您能到我家里去玩嗎?”之前,我從城區(qū)校到鄉(xiāng)村校交流,后又被借調到區(qū)教委工作。去年11月,交流校的校長打電話告知,一位老師生病,實在調配不開,問我能否回去幫忙代兩個月的數學課。我欣然應允,經區(qū)教委主管領導同意便來到交流校。
那時,期中考試剛剛結束,一張平均分只有56.61的成績單擺在面前,讓我頗感詫異。我把試卷帶回家,在燈下仔細翻閱,錯誤“遍地開花”。夜闌人靜,一夜無眠。翌日來到學校,我便開始實施計劃,直到學生的目光由拒絕變成歡迎,表情由冷漠變成喜悅,從我找學生改錯題變成學生找我問問題。如今,我如釋重負。
元旦來臨時,我寫了一首詩《送給你們,我親愛的孩子》,作為新年禮物送給班里的34名學生:……雖然有些同學反應慢,雖然有些同學很貪玩,但我敢斷言,只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信念,只要努力就不算晚,你一定會嘗到成功的喜悅與甘甜……彈指一揮間,轉眼已五年。昔日咿呀學語的小娃娃,如今已長成窈窕淑女、鏗鏘男子漢。再過一載就要離開這所學校這個班,可曾忘記昔日的老師花費的心血流淌的汗,走到哪里都要把他們牢牢記心間……教室里安靜下來,有的同學開始啜泣。我知道,不是我的詩寫得有多美,而是客觀真實的描寫讓學生感同身受,歷歷在目的往事和老師辛勤的付出撥動了學生心弦。
考試已經結束,成績好壞尚不知情,但我愿意和學生們一起像詩里所說的那樣——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
編輯 _ 湯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