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琛
【摘要】本文對核心素養(yǎng)下的初中政治教學進行了分析,明確了現(xiàn)階段初中政治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為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提供一定幫助。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初中政治課堂教學;策略
初中政治課堂是學校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也是學生核心素養(yǎng)形成及發(fā)展的關鍵,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有很大的促進意義?,F(xiàn)階段,由于受到一些陳舊觀念及教學模式的影響,教師在初中政治教學階段,存在很多誤區(qū)。對此,教師應該在今后的教學活動進行期間,將核心素養(yǎng)作為導向,利用合理的方法,有效制定教學策略,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今后的發(fā)展。
一、初中政治教學開展期間存在的不足
(一)教師對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視程度亟待提升
在具體的初中政治教學期間,很多教師的教學理念相對滯后。因為在初中教學中,學校對所謂的主科課程非常重視,包括數(shù)學,語文,外語等。因此,在德智體等方面,一些教師難免會存在一些偏差,沒有意識到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性。并且,初中政治教學存在較強的表面化及形式化,學生的思想觀念無法得到及時更新,思維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拓展,其綜合水平及素養(yǎng)自然無法得到全面提升。此外,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制約和影響,教師在課堂上經(jīng)常過于注重自身的主體地位,沒有充分意識到學生才是課堂教學的主體,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無法滿足自身學習需求,心理訴求也未得到重視,導致學習態(tài)度越來越消極,不能主動融入課堂,既影響了教學質量,也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造成了嚴重阻礙。
(二)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亟待提升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及叛逆期階段,需要他人、集體、社會的認同,對世界的理解也比較偏向于“過成熟化”,很多思想不夠成熟。并且,很多學生對政治課程的認識存在一定的偏差,不能積極主動地融入到教學中,學習意識較為薄弱,不能端正自身的學習態(tài)度。同時,在我國,應試教育已經(jīng)在社會上形成了普遍性的意識,不管是家長,還是教師,對于所謂的主科課程的教學都非常重視,學生根本不愿意花費較多的時間、精力來學習政治知識,進而出現(xiàn)了一種“副科影響學習效率”的錯誤認知,嚴重阻礙了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
二、核心素養(yǎng)下初中政治教學開展策略
(一)明確核心素養(yǎng)目標,有效開展政治教學
在初中政治教學階段,教師應深入且全面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水平及能力,有針對性地制定教學方案,精心備課,明確教學的整體目標及任務。同時,為了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備課階段,也應該具備較強的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意識,通過對教材的認真研讀,精準研判教材內容,明確哪些內容有利于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然后采用相應的教學方式方法去推進。通常而言,只有明確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目標,才可以合理地將其融入到教學計劃中,才能精準把握教學情況,以有效開展教學工作。比如,教學“師生之間”的內容時,在備課階段,教師首先要綜合考量課程中涵蓋的核心素養(yǎng)元素,并充分結合學生的能力及認知水平,科學設置教學目標,保證可以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真正了解且正確看待師生關系,從而不斷健全自身人格及價值觀。此外,在對教學方法的運用層面,教師可充分運用案例教學法及情境教學法等,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以便全面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共感,進而實現(xiàn)對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二)強化教學評價,有效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初中政治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不僅是對學生人生觀及價值觀的培養(yǎng),還需要讓學生樹立起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政治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涵蓋的方面較多,包括:自主發(fā)展及社會實踐等方面的內容。針對評價體驗,通常是從學生自主發(fā)展的方向來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的素養(yǎng),科學有效的評價,不僅能讓學生的自信心得到樹立,還能全面促進其今后發(fā)展。所以,在具體的教學活動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科學地引導學生,強化教學評價。比如,講解“勇?lián)鐣熑巍钡南嚓P內容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其承擔的某種角色,(學生、子女、公民等)進行自我評價,深入剖析角色,明確自己是否已經(jīng)履行了應該履行的職責,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責任意識。并且,學生也可以通過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不斷對自身存在的不足進行改進,發(fā)揮優(yōu)勢,建立一個積極且陽光的心態(tài),促進身心得到良好發(fā)展。
(三)科學引導學生實踐體驗,回歸實際生活
在初中政治教學中,要想進一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教師一定要有效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強化其實踐體驗,讓其能夠回歸實際生活。在具體教學階段,教師可以融入一些生活元素,以真實生活內容為依托,鼓勵及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體驗活動,以便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遇到問題時,能利用辯證的方法,科學處理和解決問題,從而全面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促進學生適應能力的提升。比如,講解“預防犯罪”的相關內容時,為了有效增強學生的法治意識,加深學生對法律權威性的理解,教師可以也利用案例教學法講解一些典型法律案例,可以為學生播放《人民的名義》的相關視頻,讓學生結合具體案例,明確犯罪的危害性。同時也讓學生明確:在法律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這樣的教學手段能夠不斷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可以使學生深刻地意識到犯罪的危害性,從而樹立良好的法治觀念,促進自身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又如,學習“生命有接續(xù)”時,教師可引入新聞材料:陳羽凡吸毒被抓,胡海泉連問十個為什么(為什么?為什么是你?為什么你要做這樣錯到極致的事情?為什么你不把痛苦予你最應該親近的人分擔?為什么你要對我隱瞞這么久?為什么你選擇用如此愚蠢的方式逃避現(xiàn)實?為什么你沉淪的時刻不想想自己的父母和孩子?為什么你忘了這20年來還有那么那么多的伙伴曾給予我們信賴和希望?為什么?為什么?)。引導學生思考:上述材料給我們的啟示是什么?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生命的接續(xù),使得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在生命的傳承關系中,我們能更好地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生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生命有接續(xù)的內涵、意義,使其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從日常的點滴做起,實現(xiàn)人生的意義,樹立正確的生命觀,提升自身核心素養(yǎng)。
三、結束語
綜合而言,教育工作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需要長時間的堅持,才可以保證教育工作具有較強的實效性。因此,基于核心素養(yǎng),教師在開展初中政治教學階段,應遵循政治教學的規(guī)律,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科學地應用先進教學模式及方法,合理制定教學策略,盡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實踐及獨立思考的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同情共感,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福建寧德霞浦第十八中學,福建寧德3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