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晶
摘要:隨著新的課堂標準提出,要求教師改變教學模式,順應教育革新,貫徹落實新的教學理念,關注每個學生的特點,從而有效提升課堂的效率。作為小學數(shù)學教師應當跟隨新的課堂標準,切實加強自身教學技能,采取合適的方式改變自己的教學模式,為學生構建一個快樂、舒適的學習氛圍,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關鍵詞:高效課堂;小學數(shù)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672-1578(2020)09-0206-01
想要有效提升課堂的效率,第一點:教師應當關注每個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特點以及學生能力,針對不同的學生心理發(fā)展程度因材施教;第二點:教師要學會轉(zhuǎn)換老師與學生的身份,從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通過轉(zhuǎn)換老師與學生的身份,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優(yōu)勢和短板,發(fā)揚學生的長處,彌補學生的短板;第三:點要在教學的過程中,適時的引入生活情景,讓學生學習更加有勁頭。歸根結底,教學的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喜歡上數(shù)學,只有學生喜歡上數(shù)學,才能有效提升課堂效率。
1.關注不同學生的受教程度
在上小學之前,每個學生或多或少都接受過學前教育,無論是生活的經(jīng)歷,家長的指導或者是幼兒園的教育。因此,在上小學之后,我們不能忽略每個學生的受教程度,我們要更加關注每個學生的受教程度,把握住每個學生的特點,了解學生已經(jīng)學會的東西,把學生已經(jīng)學會的東西變?yōu)樾W數(shù)學知識的基礎,從而讓學生通過舊知識與新知識的有效結合,有效提升課堂的效率。
曾經(jīng)遇到一位教師,在進行北師大版一年級《乘車》這一堂課時,就沒有把握住學生不同的受教程度,由于上的是大課,老師就沒有禮貌的打斷學生回答問題,導致學生的一個新的思路被抹殺。教師在講臺上提出問題:57路公交車上原有九人,在到達目的地后,有五個人下了車,又有四個人上了車,大家看看能夠發(fā)現(xiàn)什么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去解決問題呢?不久后,學生就紛紛提出了自己的見解,有的學生說:“車上原來有九個人,減去五個人在加上四個人等于八個人。”還有的學生說:“車上原來有九個人,加上四個人在減去五個人也等于九個人。”就在這時,有一位學生提出了第三種方法:“我們可以先用五個人減去四個人,在用九個人減去一個人……”他臉上洋溢著興奮,可是還沒等他說說完,老師就讓他停了下來,趕緊讓學生進入了下一個環(huán)節(jié)。課下我問這名學生上課的時候你想說什么,這位學生說:“早些時候我學習過蒙氏數(shù)學,做了很多練習,當看到了老師提出的問題,就聯(lián)想到了蒙氏數(shù)學,想用蒙氏數(shù)學的方法去解決這個問題。”本來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新的思路,可是這位教師也并沒有想到這種方法,以為自己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就草草的跳過了這個環(huán)節(jié)。由此可見,教師務必要把握住不同學生的受教程度。
2.善于轉(zhuǎn)換學生與教師的身份
在把握住不同學生的受教程度之后,要學會合理轉(zhuǎn)化學生與老師的身份,在設計出教學計劃后,要把自己當成學生,解決自己設計的習題,發(fā)現(xiàn)不同的方法,進而提取其中的精華,從而讓學生更好的理解知識點,在這個過程中要思考學生在解決習題的過程中,哪里會出現(xiàn)疑惑,在思維上,哪里會想不通,只有對學生可能產(chǎn)生的疑惑有了深刻的認識,才能真正的了解學生,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在學習完基礎的理論知識,老師要設計合理的練習題進行知識點的強化,讓學生記憶的更加牢固。當然,設計的習題不能再是理論知識的簡單重復,而是知識點的強化,這樣才能有效提升課堂的效率。
比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五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倒數(shù)》這一節(jié)的教學,在上課之前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將自己想象成一個學生,我在心里仔細回想教學的內(nèi)容:我今天學會了倒數(shù),倒數(shù)就是分子和分母交換位置,倒數(shù)與原來的數(shù)相乘乘積等于一,所有的數(shù)都有倒數(shù)。然后,我會將所有的整理在一張紙上,在課堂上展示出來,學生們便用他們所學的知識,指出我的缺陷,通過這種方法,不但拉進了學生與教師的距離,而且可以讓學生有效的復習學過的知識。
3.適當引入生活情景
有效提升課堂效率的最佳途徑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導師。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引入生活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習的效率事半功倍。對于小學生來說,課本上的知識太過于抽象。通過知識點和生活情景的有效結合,可以把死板的公式實體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也會擴展。
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加與減》這一課的教學時,就可以通過引入生活情景的方式進行教學:學校組織的為希望工程捐書活動開始了,同學們都積極獻出自己的愛心,建設小學和民族小學進行比賽,他們都想為希望工程多做貢獻,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捐書活動中出現(xiàn)的問題吧。這樣,通過引入生活情景,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想要有效提升課堂的效率,我們要探索的還有很多,但是更多的注意力應該放在教師自身上,教師的基本素質(zhì)、教學水平與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關系。構建高效課堂非常重要,不僅需要在形式、方法等方面不斷改善和創(chuàng)新,而且還需要教師的積極探索和配合。在構建高效課堂的過程中,必須將理論與實踐充分融合起來,不能空談理論,更要重視實際應用。從實際出發(fā),積極探索和構建高效課堂。
參考文獻:
[1] 蘇俊堯.《淺談如何構建小學高效課堂》.
[2] 《北師大小學數(shù)學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