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艷 袁奇 朱坤
摘 要:宿遷市宿城區(qū)設施土壤的酸化、鹽漬化現象已十分普遍,嚴重威脅到設施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為了更好地采取科學措施,防止該類現象進一步蔓延,對轄區(qū)設施土壤進行采樣與測定。測定內容包括土壤pH、電導率、水溶性鹽離子組成。結果表明:宿城區(qū)設施土壤pH值7.16~8.51,平均值7.87;土壤pH與土壤硝酸鹽含量之間的關系可用方程y=10.27x-0.045加以擬合;硝酸根含量在0~500mg/kg范圍內,隨著其含量的增加,土壤pH迅速下降;土壤pH值與土壤電導率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方程y=10.884x-0.051加以擬合;土壤電導率在1000μS/cm以下時,隨著土壤電導率的增加,土壤pH值從8.51迅速下降到7.75左右;土壤pH值與電導率、水溶性鉀、鈉、鈣、鎂、硫酸根、氯離子之間呈線性負相關關系,其中與水溶性鈣、鎂、硫酸根相關性最高;土壤pH值與土壤水溶性碳酸氫根含量呈正相關關系,土壤酸化進程中,水溶性碳酸氫根含量迅速下降。
關鍵詞:設施土壤;土壤酸化;土壤鹽漬化
中圖分類號:S626
文獻標識碼:A
設施農業(yè)生產中,作物具有生長速度快、周期短、效益好等優(yōu)點,在本地發(fā)展迅速,成為宿城區(qū)經濟發(fā)展、農民增收的主要來源之一。設施農業(yè)往往采用多層覆蓋,可以較好地按照作物生長發(fā)育特征與要求,靈活調節(jié)設施內空氣或土壤的溫度和濕度,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與一般露天栽培相比,設施農業(yè)生產中,作物要求更多的水分與養(yǎng)分供應[1-5]。從業(yè)人員通常長期大量施肥促進作物生長、提高作物產量,造成各種肥料過量施用[6-10],設施土壤經過幾年的種植,土壤中的硝酸鹽等未能被作物吸收利用的養(yǎng)分或鹽分離子不斷積累,引發(fā)土壤酸化與次生鹽漬化等問題,并可能引起惡性循環(huán),引發(fā)土壤的物理學、化學和生物學性質的劣質化[11,12]。為了加強肥料養(yǎng)分管理,改良土壤綜合性狀,選擇宿城區(qū)設施農業(yè)生產典型區(qū)域進行土壤多點采樣,測定土壤pH、水溶性鹽組成、電導率等。綜合分析與評價本區(qū)設施土壤酸化、鹽漬化狀況,為指導本區(qū)設施土壤施肥管理、提高作物產量與品質,促進設施農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樣品采集
2018年6—10月對宿遷市宿城區(qū)設施農業(yè)代表性地塊進行土壤樣品采集。取樣深度0~15cm,共采集27個土樣。土樣經抽濕風干后,磨細過20目篩備用。
1.2 分析測定
土壤pH:NY/T 1377-2007 玻璃電極法。
水溶性鹽(含硝態(tài)氮):用水土比5∶1浸提,K+、Na+用火焰光度法測定;Ca2+、Mg2+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測定;HCO3-用中和滴定法測定;Cl-含量用硝酸銀滴定法測定;SO42-用硫酸鋇比濁法測定;NO3-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測定。
以上述離子之和代表總鹽。
另采用電率儀測定土壤提取液的電導率。
1.3 數據分析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0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和繪圖,采用SPSS 19.0統計分析軟件對數據進行相關性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土壤pH與土壤硝酸根含量及土壤電導率
2.1.1 土壤pH與土壤硝酸根含量
對采集的27個土樣進行分析測定,結果表明,pH值7.16~8.51,平均值7.87。土壤pH值為7.00~7.50、7.50~8.00、8.00~8.50、>8.50的土樣分別占比18.5%、44.4%、33.3%和3.7%。土壤pH與土壤硝酸鹽含量之間的關系可用方程y=10.27x-0.045(R2=0.6584)加以擬合(見圖1)。硝酸根含量在0~500mg/kg范圍內,隨著其含量的增加,土壤pH迅速下降。當硝酸根含量達到500mg/kg以上時,隨著土壤硝酸根含量的增加,土壤pH緩慢下降??梢姡^量施用的氮肥在土壤中可能轉化為硝酸鹽,同時引起石灰性土壤酸化。由于土壤中存在大量的石灰性物質,當土壤pH值降至一定程度后下降速率趨緩。
2.1.2 土壤pH與土壤電導率
土壤pH值與土壤電導率之間的關系可以用方程y=10.884x-0.051(R2=0.8511)加以擬合。從散點圖上可以看出,土壤電導率在1000μS/cm以下時,隨著土壤電導率的增加,土壤pH值從8.51迅速下降到7.75左右,其后下降幅度明顯趨緩。也就是說,過量施用氮肥或其它肥料后,不僅能直接導致土壤次生鹽漬化,同時還因為導致了土壤酸化,引起石灰性土壤中難溶性碳酸鈣、碳酸鎂等物質的溶解而加劇鹽漬化。
2.2 土壤pH與土壤水溶性陽離子
土壤pH與土壤水溶性鉀、鈉、鈣、鎂離子含量之間的關系可以用直線方程加以擬合,見圖3~6。隨著土壤鉀、鈉、鈣、鎂離子含量的提高,土壤pH值降低。但從二者方程的決定系數看,土壤水溶性鉀、鈉離子與土壤酸化程度的密切程度較小,決定系數僅為0.2962和0.2217。而土壤水溶性鈣、鎂離子含量與土壤酸化作用關系密切,線性方程的決定系數分別達到0.6279和0.5722。在生產實踐過程中,施用化肥和有機肥向土壤中帶來的鉀、鈉數量遠遠超過鈣、鎂數量,隨著土壤酸化程度的增加,土壤水溶性鈣、鎂的主要來源基本上是土壤中含鈣和含鎂物質的大量溶解。
2.3 土壤pH與土壤水溶性陰離子
土壤pH與土壤水溶性陰離子含量之間的關系也可以用直線方程加以擬合,見圖7~9。隨著土壤硫酸根、氯離子含量的提高,土壤pH值降低。但從2個方程的決定系數看,土壤水溶性硫酸根含量與土壤酸化程度的密切程度較高,決定系數達到了0.6301。而土壤氯離子含量與土壤酸化作用關系的密切程度較小,線性方程的決定系數為0.3204。與其它所有水溶性離子不同,碳酸氫根離子含量與土壤pH之間的關系是成正相關,相關系數為0.5484,也就是說隨著土壤酸化作用的發(fā)生與加劇,土壤水溶性碳酸氫根不斷消失。
3 小結
宿城區(qū)設施土壤正在發(fā)生酸化與次生鹽漬化作用,氮肥施用過多直接導致土壤次生鹽漬化,同時引起土壤酸化,酸化過程引起土壤中難溶性鈣、鎂鹽溶解進入溶液,又加劇了土壤次生鹽漬化;土壤pH值與電導率、水溶性鉀、鈉、鈣、鎂、硫酸根、氯離子之間呈良好的線性負相關關系。其中,與水溶性鈣、鎂、硫酸根相關性最高;土壤pH值與土壤水溶性碳酸氫根含量呈正相關關系,土壤酸化進程中,水溶性碳酸氫根含量迅速下降。
參考文獻
[1]古文海,陳建.設施農業(yè)的現狀分析及展望[J].農機化研究,2004(01):46-47,56.
[2]高峰,俞立,盧尚瓊,等.國外設施農業(yè)的現狀及發(fā)展趨勢[J].浙江林學院學報,2009,26(02):279-285.
[3]李中華,王國占,齊飛.我國設施農業(yè)發(fā)展現狀及發(fā)展思路[J].中國農機化,2012(01):7-10.
[4]王緒奎,陳光亞.設施農業(yè)中的土壤問題及對策[J].江蘇農業(yè)科學,2001(06):39-42.
[5]駱柏輝.我國農業(yè)技術推廣體系現狀、存在問題及發(fā)展對策[J].山西農經,2019(18):104,106.
[6]李文西,毛偉,陳欣,等.揚州設施蔬菜施肥現狀與發(fā)展對策研究[J].農學學報,2015,5(10):50-55.
[7]熊海忠,苗子余,王旭.設施農業(yè)施肥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yè)科技通訊,2010(01):122-123.
[8]秦巧燕,賈陳忠,曲東,等.我國設施農業(yè)發(fā)展現狀及施肥特點[J].湖北農學院學報,2002(04):373-376.
[9]張繼舟,馬獻發(fā),袁磊.不同施肥處理對設施農業(yè)土壤主要理化性狀和芹菜產量的影響[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12(06):52-57.
[10]余海英,李廷軒,周健民.設施土壤次生鹽漬化及其對土壤性質的影響[J].土壤,2005(06):581-586.
[11]姚玉霞,張雪虹,葉瑋,方珦企.我國設施土壤硝態(tài)氮累積特性及影響因素研究綜述[J].綠色科技,2017(24):99-102.
[12]史靜,張乃明,包立.我國設施農業(yè)土壤質量退化特征與調控研究進展[J].中國生態(tài)農業(yè)學報,2013,21(07):787-794.
(責任編輯 賈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