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
南懷瑾居士,有一次談到他少年時代,一心想學劍的故事。
他聽說杭州西湖城隍山有一個劍仙,就千里迢迢跑去學劍,經過多次拜訪,他才見到那位老人。老人禁不起懇求,對南先生說:“欲要學劍,先回家去練手腕劈刺一百天,練好后再在一間黑屋中,點一支香,用手執(zhí)劍以腕力將香劈開成兩半,香頭不熄,然后再…。一”
老人說了許多學劍的方法,南先生聽了嚇一跳,心想劈一輩子也不一定能學會劍,只好向老人表示放棄不學。
這時,老人反過來問他:“你會不會看花?”
“當然會看?!蹦舷壬?,心想,這不是多此一問嗎?
“不然,”老人說,“普通人看花,聚精會神,將自己的精氣神,都傾瀉到花上去了,會看花的人,只是半覷著眼,隱約間,反將花的精氣神,吸收到自己身中來了。”
南先生從此悟到,一個人看花正如莊子所說:“與天地精神相往來”,不只是看花,乃至看樹、看草、看虛無的天空,甚至看一堆牛糞,不都是借以接到天地間的光能??椿〞粫?,關鍵不在看什么,而在于怎么看。
所以,南先生常對跟他學習的人說:先學看花吧!
素材立意點睛:不會看花的人,把自己的所有心思、精力都傾瀉到了花上;而會看花的人,看得卻是云淡風輕,就像不是人看花,而是讓花來看人一樣。那么這樣做的好處是什么呢?天地有萬物,我們的心卻只有拳頭那么大,裝不了多少東西的,什么痛苦、煩惱、得意,得統(tǒng)統(tǒng)丟出去,這樣人才能輕裝上陣。然后,從萬事萬物中汲取養(yǎng)分,豐富自己的人生。
當然,也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立意。一件看花的小事,便讓南懷瑾學會了一個關于人生的大道理,可見,再小的事情也有它的價值,會看花的人,就會看云、看月、看星辰,并且在人世中的一切看到智慧。所以,小事有時候并不小,如果你能從中有所感悟,就能成就人生的人事。(高明燕)
運用方向指南:大與小;舍與得;告訴我;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