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哲
(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烏魯木齊分公司檢維修中心,新疆烏魯木齊 830001)
2014年國家環(huán)保部《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對化工行業(yè)等重點領域大氣排放提出了嚴格的管控要求,烏石化公司根據集團公司“重點區(qū)域VOCs管控2015年開始實施”的計劃,2015年立項,于2017年6月委托中國石油吉林設計院完成了VOCs綜合管控項目的實施,正式建立了烏魯木齊石化公司VOCs綜合管控體系及泄漏檢測與修復(LDAR)程序的實施。
2018年、2019年烏石化公司陸續(xù)建成了煉油罐區(qū)建南、建北、PX、苯等10套油氣回收裝置、化纖供排水等3套廢氣回收裝置、200kt/a苯乙烯烷基化裝置,這些新裝置的投運必然面臨著自治區(qū)環(huán)保廳按照國家相關法規(guī)進行揮發(fā)性有機物排放檢查并進行核算排污收費。為保證新建化工裝置及油氣回收設施投產當年納入公司VOCs綜合管控體系正常運行,經公司處室討論由檢維修中心自主完成裝置分類分區(qū)、圖紙校審、排放源定位掛牌、VOCs管控平臺信息收集統(tǒng)計錄入等管控項目工作。
表1 LDAR規(guī)范相符性分析
與LDAR規(guī)范對比結果可見,本次LDAR工作邊界合理,密封點信息全面,檢測流程符合要求,采用相關方程法核算排放量結果可信。
與環(huán)保部標準《泄漏和敞開液面排放的揮發(fā)性有機物檢測技術導則》(HJ 733—2014)對比執(zhí)行情況見表2。
表2 與檢測技術導則對比分析
由導則對比結果可見,本次LDAR檢測所用儀器符合要求,檢測程序符合規(guī)定,檢測結果達標。
本次LDAR建立階段的工作內容包括:通過裝置PID圖工藝分析建立用于泄漏檢測的管路儀表圖或管道布置圖;對管線組件進行分類、編號和現場掛牌;利用泄漏檢測與維修數據管理軟件平臺,形成規(guī)范化、電子化的設備(工藝單元)管線組件信息數據庫(圖1)。
圖1 LDAR工作流程圖
由煉油廠輕烴、油品、油銷車間、原料處提供LDAR項目所需要的資料,包括裝置平面布置、設備一覽表和PID圖等。
根據裝置工藝流程、現場布置,將裝置劃分為不同區(qū)域。
目前對20kt/a烷基化裝置劃分為13個區(qū),10套罐區(qū)油氣回收裝置比較集中劃分為10個區(qū)。
裝置工藝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初步確定LDAR項目的應用范圍,基本方法是依據工藝管線納入LDAR應用范圍的判定原則,對各種工藝單元和設備管線及其物料進行審核和評估,確定了裝置滿足“LDAR應用范圍的判定原則”的管線后,將其列入LDAR范圍,并標注在工藝流程PFD圖上。
圖紙核對與分析是在裝置工藝分析成果的基礎上,結合管線內物質物相狀態(tài)的判斷,在管道及儀表流程P&ID圖上將不同類型管道(如輕液管線、蒸汽/氣體管線、真空管線等)進行高亮標注并標記管線號。
本項目共核對和分析了PFD及P&ID共計83張,具體見表3。
表3 裝置圖紙情況
排放源定位是指利用已完成彩色標注的PID圖,到裝置現場進行管線(即無組織排放源)和設備的定位,即對納入LDAR項目范圍的管線,按照工藝流程方向,使用明顯抗風化的Flag帶進行標記,對于不同的管線,如輕液管線、蒸汽/氣體管線、水蒸氣管線、真空管線等,使用不同顏色的Flag帶。進行Flag標記時,同時在Flag帶上編制Flag號,并依次將Flag號及其對應的所有信息(如管線號、管線內流經的物質等)追蹤記錄在事先準備好的表格中(表4)。
表4 Flag標記規(guī)范
在Flag標記的基礎上,再通過掛Tag牌的方式對納入LDAR項目的具體管線進行準確定位,即:將蝕刻ID號抗風化的不銹鋼鋼牌掛到已有Flag標記的工藝管線的閥門、連接件、開口管線、泵、泄壓裝置等其他主要組件上。
掛Tag牌的路徑由項目技術人員根據Flag標記結合現場觀察確定,是便于后續(xù)LDAR檢測的最佳路徑。掛Tag牌時,項目技術人員同時使用事先設計的記錄表為每個Tag牌號對應的1個或數個需檢測點進行描述,描述的信息是該檢測點基礎信息的組成部分,包括組件類型、子類型、尺寸大小等。每個需檢測點具備全廠唯一的ID號。
在完成項目裝置工藝分析、圖紙核對和分析、排放源定位、組件描述和定位的基礎上,生成裝置組件信息基礎臺賬(表5)。該基礎臺賬包含各組件的基礎信息及其相關的基礎信息,如組件類型、尺寸、對應工藝管線號、介質及其狀態(tài)、位置描述等,同時該臺賬還需為每個組件預留檢測、修復及延遲修復情況等缺省項,是數據規(guī)模巨大的基礎臺賬。按照集團公司整體規(guī)劃要求,統(tǒng)一上傳中國石油泄漏檢測與修復數據管理平臺進行集中管理。
檢維修中心2019年6月接到任務,組織了中心領導帶隊的專項工作小組,歷經2個多月,到9月17日完成全部技術工作并上傳平臺,經公司相關處室驗收合格。
表5 裝置組件信息基礎臺賬(部分)
公司2019年度納入LDAR檢測密封點數量合計694 938個,其中不可達密封點7 678個,占比1.1%;年度檢測點數679 332個。與上年對比,密封點數量環(huán)比增加4.21%。公司2019年度密封點數見表6。
表6 2019年度密封點數
本年度對新建200kt/a烷基化裝置、新建10套油氣回收裝置開工納入LDAR管理,增加密封點數28 095個;新增不可達點數19個;因烷基化開工、二常開工,10套油氣回收裝置納入LDAR管理,新增年度檢測點數44 432個,見表7。
表7 2019年度裝置新增密封點數
公司受控密封點組件類型主要為閥門103 996個、法蘭199 165個、連接件375 495個,合計占比97.63%。本年度對涉VOC排放裝置或區(qū)域46套合計694 938個密封點,檢測1 056 731點次。其中:泄漏312點次,泄漏率0.03%;修復311點次,修復率99.68%。LDAR源項排放速率37.46t/a,不可達點排放速率81.64t/a。相對于2018年同期,泄漏點次大大減少(圖2)。
圖2 公司2018年檢測數據
本次針對公司新建投運的煉油罐區(qū)建南、建北、PX、苯等10套油氣回收裝置、200kt/a苯乙烯烷基化裝置納入公司VOCs管控體系LDAR正常程序要求,檢維修中心自主開展的規(guī)范性評價、PID工藝分析、排放源定位及基礎數據平臺上傳等技術工作,既體現了檢維修中心在VOCs管控技術上的能力掌握及實際應用,也為烏石化公司降低外委項目費用做出了自己的貢獻,為今后新增裝置的VOCs管控要求提供了很好的選擇,特別是后期戊烷油項目(2020年4月開始)、新增1Mt/a連續(xù)重整裝置提供了較好的技術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