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靜
小張是位初三的學生,三個月前,開始抱怨鄰居吵自己學習。的確,樓層隔音不好,小張父母也隱約能聽見周圍鄰居家的聲音。為了不影響小張學習,父母帶著小張換了個隔音效果好的住處??蓻]過多久,小張又開始聽見鄰居說話的聲音。父母覺得小剛今年要中考,此時是最關鍵的階段,為了不影響他的學習,又想辦法換了個住處。可小張還是嫌鄰居吵,稱沒辦法安心學習了,為此苦惱不已。在父母的反復安慰和勸說下,小張每天把窗戶和門關得嚴嚴實實的,戴著耳塞,可還是顯得很煩躁,動不動就沖父母發(fā)脾氣。父母很納悶,他們現在聽不到鄰居家的聲音,為什么小張總是嫌鄰居吵呢?是不是學習太緊張、壓力過大導致的?就給他請了假,讓他好好休息休息,大不了辦個休學,明年再參加中考,還是身體要緊。
誠然,對于一個即將參加中考的學生,緊張、壓力大是難免的。壓力之下,有些人會出現一種“感覺過敏”的現象,也即對一般強度的聲音反應特別強烈和敏感,顯得難以忍受。就像戴著一個擴音器,如開關門的聲音會讓他們受到驚嚇,周圍人的低語也感覺吵得不行,因而表現出煩躁易怒的情形。對于小張來說,緊張狀態(tài)下的確會覺得以前不會注意到的鄰居家傳來的聲音,變得格外刺耳,影響自己的學習。神經衰弱、焦慮障礙都可能出現這樣的癥狀??赡芏嘁娪谇鹉X或周圍神經病變,精神科見于神經衰弱、癔癥、疑病癥、更年期綜合征等。
但是,幾次換房,父母已經聽不見鄰居家的聲音了,而小張還是能聽見,嫌吵而無法專心學習,甚至用耳塞堵耳朵、緊閉門窗。這種在缺少相應的客觀刺激時所出現的知覺體驗,就是一種幻覺了。從小張的行為上推測,小張可能一天到晚都能憑空聽到鄰居講話的聲音。而他煩躁發(fā)脾氣可能由于聲音吵鬧,更可能他聽到的內容是與自己有關的,如他的言行舉止遭到指指點點或嘲笑謾罵。盡管幻覺偶然也能見于正常人,例如在似睡非睡,或將醒未醒時,或是通過暗示產生,顯然,小張的情況不是這樣。
那么,父母希望通過讓小張休息的方式緩解壓力以此獲得恢復,這是否可行呢?
的確,學習緊張、升學壓力大是小張出現“嫌鄰居吵”的癥狀的誘因。但請假休息可能并不會讓小張恢復得完好如初。
1處于初三的學生大多學習壓力大,但絕大多數學生并不會因此出現異常狀況。學習壓力大并不是小張“嫌鄰居吵”的原因,因此不會隨著小張的休息而消失。有可能因在家時間增加導致小張更覺得鄰居吵。
2感覺過敏和幻覺都是病理性的癥狀,有相應的生物學基礎。而小張也表現出情緒不穩(wěn)、煩躁易怒等癥狀,已經影響了他的正常學習和生活,并不是通過休息就可以自愈的,企圖通過休息讓其恢復只會延誤治療時機。就像出現了呼吸困難、咳嗽,如果不及時救治,可能從上呼吸道感染發(fā)展成肺炎。
3在這個階段不診治,而僅僅休假和休學會對小張帶來很多后續(xù)的影響,且不說延誤治療,復學的壓力也不容忽視,比如因功課落下喪失信心,看到同學都升入高中而自己還上初三的挫折感,新同學新環(huán)境的不適,等等,甚至會導致輟學的發(fā)生。
幻覺作為一種癥狀,并不是一種疾病。很多疾病在其發(fā)展的某些階段都可能出現幻覺,常見的如精神分裂癥、抑郁癥、雙相情感障礙等,以及一些軀體上的疾病,如耳源性疾病、神經系統(tǒng)疾病、中毒等也可能出現幻覺等精神癥狀,而這些都需要及時就診檢查。諱疾忌醫(yī)或心存僥幸并不能使問題得到解決,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機會追悔莫及。
因此,對于小張和他的父母來說,無論聽到鄰居吵自己到底是感覺過敏還是幻覺,積極就診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