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
摘 要 我國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進步發(fā)展,智能網絡設備普及程度越來越高,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等應用程度加深,互聯網對高校教育教學活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心理健康教學理念逐漸革新。發(fā)揮互聯網技術和傳統(tǒng)的教育優(yōu)勢,通過線上線下結合發(fā)展模式,為心理健康教學課程提供了新的參考。文章結合互聯網發(fā)展的影響,探討了線上線下結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發(fā)展模式。
關鍵詞 互聯網 心理健康教育 線上線下
中圖分類號:G434文獻標識碼:A
科學技術的進步和信息技術的革新,對人們的工作和學習和生活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很多高校也應用學校論壇、社交軟件等進行線上教育,并對線上線下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進行了探討,結合新時代學生的特點,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規(guī)律,提升教育質量和水平。
1互聯網+給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影響分析
互聯網時代的發(fā)展,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既有積極的影響又有消極的一面。
一方面,互聯網的高速發(fā)展,提升了信息傳遞的效率,同時,多媒體信息平臺的發(fā)展,學生可以通過多種網絡平臺獲取信息,互聯網的開放性,促進了學生自我意識的發(fā)展,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下,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等平臺表達自己的思想觀念,并結交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同時,互聯網改變了原有的交際方式,其虛擬性,在很大程度上增強了學生對自己的認知,更快捷地接受新的知識和思想,擴充了學生的心理空間,網絡給了學生釋放不良情緒的空間,同時也豐富了學生的生活,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學生的心理問題。
另一方面,互聯網對學生心理健康也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網絡虛擬空間和網絡發(fā)展的娛樂性,占據了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實踐,很多學生沉浸在網絡游戲、視頻中,長期在虛擬的世界里,最終對現實世界產生恐懼心理,導致學生學習心態(tài)發(fā)生變化,影響學習效率。互聯網發(fā)展給學生心理健康帶來的影響是教育界研究的重點,如何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減少其負面影響,是教育研究的重點方向。
2互聯網+背景下線上線下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討
2.1心理健康教育線上線下融合
當前高校教育中,心理健康課程是重要的必修課,要提升課程教學效果,教師需要充分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采用線上線下融合教學的模式。在具體的課程教學中,重視教師課堂講授的作用,通過網絡獲得豐富的教學資源,滿足學生對信息的需求,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根據學習需要自主選擇學習資源和內容,在遇到問題時,可以通過網絡與教師或者其他學生溝通交流,課后反思、課程作業(yè)、課程考核等都可以通過網絡進行,突破原有的單一的模式,增強教學的趣味性。
2.2線上線下結合宣傳心理健康知識
在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活動中,一些高校建立校園網和心理健康網,并根據需求設置相應的板塊,如心理專家訪談、心理故事、健康常識等內容,并加強與其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網站的聯系,能提升知識宣講的效果。在線下知識宣傳中,可以通過張貼海報等方式,并組織開展心理健康篩查、心理咨詢、就業(yè)指導等,將心理教育與線上資源結合,并借助高新媒體平臺,引導學生學習了解積極的正面的心理健康知識,促進學生全面人格的形成。
2.3線上線下結合進行心理教育活動
教育活動的開展,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途徑,如組織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班會,開展相關的競賽活動等,在活動開展中,可以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一些活動可以通過線上開展,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提升活動的效率。同時,教師也要定期或者不定期開展線下心理教育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其中,在活動中體驗心理健康的快樂,提升活動的質量。
2.4線上線下結合開展心理咨詢輔導
原有的心理輔導多是高校開設心理咨詢室,對來訪的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輔導,或者是通過心理測試、心理熱線電話等進行輔導?;ヂ摼W的發(fā)展,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開展心理普查篩選工作,并通過微信、郵箱等方式對學生加以輔導,提升輔導的效率,也能保護學生的隱私,學生通過網絡能更真實地表達自己的心理訴求和困擾,教師能更高效地幫助其化解,提升心理健康發(fā)展水平。
2.5線上線下融合的教師隊伍建設
心理健康教育中,教師隊伍建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隊伍包括心理課程專業(yè)教師、輔導員等,要更好地發(fā)揮其作用,在心理教育網絡平臺公布教師隊伍中機構或者個人的聯系方式,或者通過微博、微信等平臺,加強心理健康相關信息的共享,上下聯動,重視做好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工作,減少高校心理事件的發(fā)生。
3結語
綜上所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學生的學習和健康發(fā)展有重要的影響,互聯網+發(fā)展背景下,高校要結合時代發(fā)展特點,改革原有的教育模式,重視線上線下融合教育的理念,不斷提升學生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簡介:周穎(1986-),女 ,金華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碩士,研究方向:心理健康教育。
參考文獻
[1] 王淑芳.“互聯網+翻轉課堂”模式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構建[J].鄭州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31(03):91-92+96.
[2] 許平友.“互聯網+”背景下高職“一體五網”心理健康教育探索[J].機械職業(yè)教育,2019(09):23-26.
[3] 田文海.互聯網+智能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路徑選擇[J].淮北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9,18(03):35-36.
[4] 房宏馳,王惠.互聯網+環(huán)境下的線上線下結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設計[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1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