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壽
摘 要:荃優(yōu)822是安徽省皖農種業(yè)有限公司、安徽荃銀高科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荃9311A"與恢復系"YR0822"選育的秈型三系雜交中稻。2017年通過福建省引種。該品種表現生育期適中,分蘗中強,穗大粒多,穩(wěn)產,適應性廣,抗逆性較強,米質好等優(yōu)點。總結了其高產栽培技術。
關鍵詞:水稻;荃優(yōu)822;高產栽培技術
荃優(yōu)822是安徽省皖農種業(yè)有限公司、安徽荃銀高科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用不育系"荃9311A"與恢復系"YR0822"選育的秈型三系雜交中稻。2016年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品種審定編號為鄂審稻2016016。2017年通過安徽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皖審稻2017007。2017年通過福建省引種,引種號為(閩)引種〔2017〕第001號。2018年松溪縣引進試種,2019年繼續(xù)示范推廣荃優(yōu)822,表現生育期適中,群體整齊,分蘗中強,穗大粒多,結實率高,穩(wěn)產,適應性廣,抗逆性較強,米質好等特點,適合我地種植?,F將其種植表現和高產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一、種植表現
(一)產量
2016年福建農樂種業(yè)有限公司組織中稻荃優(yōu)822多點引種備案品比試驗,試驗地點分別為周寧縣、閩清縣、尤溪縣、德化縣、沙縣、漳浦縣,對照品種為Ⅱ優(yōu)明86,平均產量603.8kg/667m2,比對照Ⅱ優(yōu)明86增產5.2%。2018年松溪縣茶平鄉(xiāng)劉屯村試種0.27hm2,平均每667m2產量為620.0kg,比對照品種Ⅱ優(yōu)3301增產11.6%;2019年舊縣鄉(xiāng)馬坪村示范種植3.33hm2,平均每667m2產量為615.5kg,比對照品種Ⅱ優(yōu)3301增產12.1%;渭田鎮(zhèn)潘墩村示范種植6.67h㎡,平均每667㎡產量為608.5kg,比對照品種Ⅱ優(yōu)3301增產10.4%。
(二)生育期
2016年福建省多點引種試驗,平均全生育期135.7d,比對照Ⅱ優(yōu)明86遲熟0.3d。2018—2019年,松溪縣中稻栽培,于5月中下旬播種,平均全生育期137d,比對照Ⅱ優(yōu)3301早熟2d。
(三)主要農藝性狀
荃憂822株高約116cm,每667㎡有效穗數為16.4萬穗,穗長25.8cm,每穗總數為189.4粒,結實率為87.6%,千粒重27.4g。株葉型較好,葉色綠,整體外觀清秀,莖稈比較粗壯,劍葉短,耐肥料性強,整體整齊。結實率高,穗大,顆粒飽滿。后期色澤好,谷粒呈金黃色。
(四)抗性
福建省引種進行稻瘟病田間自然誘發(fā)抗病鑒定試驗:葉瘟表現抗(R),穗頸瘟表現感(S);綜合評價為感(S)稻瘟病。松溪縣種植未發(fā)現稻瘟病等病害,抗病性較強,適應性廣。
(五)米質
荃優(yōu)822m質較優(yōu),米質經農業(yè)農村部食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測試中心(武漢)測定:糙米率80.8%,整精米率62.5%,長寬比3.2,堊白粒率11%,堊白度2.2%,膠稠度83mm,直鏈淀粉含量16.1%,主要理化指標達到國家《優(yōu)質稻谷》標準2級1。
二、高產栽培技術
(一)種子消毒
在水稻播種前需用強氯精或咪酰胺等藥劑對荃優(yōu)82種子進行浸種消毒、催芽,防止惡苗病等病害的發(fā)生。
(二)培育壯秧合理密植
荃憂822適宜播種期為每年的5月中下旬,大田用種量為1.5kg/667m2,秧田播種量為10~15kg/667m2,稀播勻播。同時,選擇通風向陽且排灌、交通方便的田塊作秧田。秧田撒施足量的基底肥料,并與壯秧劑結合使用;一葉一心期施斷奶肥,三葉一心期施壯苗肥,移栽前4~5d施送嫁肥和噴1次農藥防治稻飛虱等病蟲害。秧齡28~30d為宜,大田插植規(guī)格20cm×23.3cm為宜,叢插兩粒谷,保證6~8萬基本苗/667m2。
(三)水肥管理
若想實現水稻新品種荃優(yōu)822高產栽植,就需要在栽植期間施足基肥,并對整體施肥量進行平衡,以此提高土地整體肥料的效力。施肥,每667m2施氮肥10kg,N∶P∶K比例為1:0.6:0.55,應足基肥、早追肥同時配合增施磷鉀肥,基肥、分蘗肥、粒肥比例為6:3:1。提倡施腐熟農家肥1000kg作底肥,移栽后7d追肥,在幼穗分化2~3期看苗施1次穗肥。水分管理,保證“淺灌勤灌、深水孕穗、足水抽穗”的基本原則,要求在淺水插秧,以深水保苗,選擇適合的時期曬田,抽穗揚花期保持水層,在收獲前7d才斷水,保證后期不早衰,以提高結實率,增加產量。
(四)病蟲害防治
遵循“以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應選用低毒、低殘留農藥。注意秧田防治稻飛虱、惡苗病,大田防治稻瘟病、紋枯病、二化螟、稻飛虱等病蟲害。首先,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技術減少農藥對水稻的危害,利用一些瓢蟲和草蛉等害蟲的天敵來消滅害蟲,還可選用一些生物農藥防治;其次,應加強肥水管理等農業(yè)防治措施提高植株抗病蟲能力;不得已才使用化學藥劑防治,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或者5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交替輪換,防治紋枯病;用25%三唑酮可濕性粉劑防治稻瘟病;對于二化螟,使用50%殺蟲雙或者90%殺蟲單藥劑噴霧防治;對于稻飛虱,使用撲虱靈或者吡蟲啉藥劑噴霧防治。
(五)收獲
荃憂822水稻收獲適期是水稻抽穗后35天左右,在稻谷的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其含水量在20%~25%最為適宜,此時水稻植株大部分葉片由綠變黃,稻穗失去綠色,穗中部變成黃色,稻粒飽滿,籽粒堅硬并變成黃色,此時應及時收割。通常用收割機收割。應單打單收單曬,防止混雜,提高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