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偉才
【摘要】在當代的教學改革中,促進教學形式多樣化發(fā)展,小組合作學習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方式中占據(jù)著重要位置之一,受到廣泛的關注。小組合作學習得到有效合理實施將可推進農村初中課堂教學改革,可提高初中課堂教學改革質量、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率等,同時利于學生團結合作,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合作能力等。因此,文中就著當下農村初中課堂教學改革現(xiàn)狀分析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并探索小組合作學習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改革中有效實施的措施。
【關鍵詞】農村初中教學;課堂教學改革;小組合作學習
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課堂教學中不再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更多注重學生素質教育、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因此,在新課改后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教學形式得到了大力推廣,對于農村初中課堂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xiàn)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目標的重要切入點之一。因此,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探索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實施措施有著重要意義,探討如下。
一、農村初中課堂教學現(xiàn)狀以及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情況
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特別是偏遠地區(qū)的農村初中教學,存在教學條件簡陋,教學資源少以及教學環(huán)境單薄的情況,影響并制約著農村初中課堂教學的教學質量提高以及教學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農村初中生的課堂教學參與意識較低,合作學習的習慣有待提升,與城市地區(qū)的初中學生相比,偏遠地區(qū)的農村初中學生對于合作規(guī)則的認知相對少。受到農村初中課堂教學條件以及學生狀況的制約下,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有著明顯的阻力,需要結合教學情況以及學生現(xiàn)狀探索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二、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1.有助于促進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
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是先將學生進行合理分配,讓學生就著已確定的教學主題進行探討學習,整個過程中都需要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充分考驗著初中學生的交流能力,以及合作能力。小組合作學習需要學生通過合作高效開展學習,積極參與到初中課堂教學中,掌握教學內容,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小組相互合作、相互探討、相互促進,利于農村初中學生的綜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在農村初中課堂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利于促進學生合作交流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作意識。
2.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全面發(fā)展
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 實現(xiàn)了提升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的目標,利于農村初中課堂教學的改革目標的實現(xiàn)。一方面,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每個成員在小組中均具有發(fā)言權,在沒有外力的干擾下,小組成員可自由發(fā)揮,是學生展現(xiàn)自我的平臺,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另一方面,在小組合作學習教學主題探討學習中,就需要充分調動自身的學科知識,合理小組分配小組成員的任務,相對來說,小組成員在小組中更加了解成員相互之間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情況等,對于學生特長的發(fā)揮有重要意義,可以展現(xiàn)學生的領導能力,溝通能力,讓學生得到全面的鍛煉。因此,在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利于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全面發(fā)展。
三、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措施
1.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更新初中課堂教學觀念
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改革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首先要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結合當下教學情況以及教學改革的目標,更新初中課堂教學觀念,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應用的重要性。教師也需要充分利用當下教學資源不斷吸收優(yōu)秀的教學觀念,提升自我認識,參考實施效果顯著的小組合作學習建議策略,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以及教學能力,為初中課堂教學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2.明確小組合作學習原則,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
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要明確小組合作學習原則,并讓學生了解小組合作學習原則,讓農村初中課堂教學的有序、有質開展。明確小組合作學習原則也利于師生之間達成共識,形成良好默契,減少課堂調控教學秩序的時間,營造良好的小組合作學習氛圍,讓師生共同推進小組合作學習的開展,為小組合作學習的質量與效率提供保障。同時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明確小組合作學習原則,讓學生以原則下開展學習,科學分配,公平開展學習,保障小組合作學習的良好氛圍,利于激發(fā)學生的競爭意識,充分發(fā)揮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在小組合作學習原則以及規(guī)則明確下,利于教師對于小組合作學習效果的進行科學評估,讓教師有針對性的提升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3.結合各科教學難點、特點,探索科學小組合作學習方式
當代現(xiàn)代化社會中互聯(lián)網(wǎng)信息分享快、內容多,涌現(xiàn)了許許多多優(yōu)秀的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案例,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不能全面照搬網(wǎng)上教學方式,不能亂套教學模式,需要結合各科教學難點、特點以及農村課堂教學現(xiàn)狀,發(fā)揮創(chuàng)新精神探索科學合理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但在農村課堂教學中探索科學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可借助互聯(lián)網(wǎng)優(yōu)勢參考借鑒前人的有效方式,根據(jù)自身需求教學目標的進行合理調整,或結合當下教學資源以及教學條件對象中合作學習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合適的教學方式。
4.結合學生性格特點,合理劃分小組合作學習
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時要結合學生性格特點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的劃分,這個條件的前提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主動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情況。小組合作學習的合理劃分利于主題教學的順利,預防小組之間能力落差較大,利于小組成員相互促進,學習能力共同提高,也利于小組成員的個性化發(fā)展,讓學生價值、學生地位得到充分發(fā)展,提升農村初中學生意識與溝通能力。另一方面,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在教師的合理引導下讓小組成員自行選擇的小組成員,利于學生關系與情感的提升,也利于良好師生關系的建立,讓小組成員的溝通以及師生間的溝通更加順暢、溝通效果更佳,進而為小組合作學習高質量的開展提供強有力保障。
5.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組織合適的小組合作學習主題實踐
在農村初中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結合課堂教學內容確定合適的教學主題,結合現(xiàn)有資源積極調動學生的參與度,通過合適的小組合作學習主題合理組織實踐,讓學生意識到小組合作學習的樂趣與優(yōu)勢,在活躍的氛圍下有效地開展課堂教學學習,提升農村初中課堂教學質量。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主題實踐不斷探索小組合作的有效方式,利于教師及時調整教學計劃以及教學方式,促使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得到較大發(fā)揮。
在一定程度下,實現(xiàn)自主探索、溝通交流的教學改革,農村初中課堂教學與城市初中課堂教學有著一定差距。因此,農村初中課堂教學改革需要明確教學方式,充分運用現(xiàn)有的教學資源、教學條件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積極貫徹小組合作學習,探索有效的實施策略,提升農村初中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溝通交流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菊平.農村學校初中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探究[J].數(shù)學學習與研究,2018(10):25.
[2]陳群芳,張斌.以生為本 ?還原課堂本色——淺談農村初中科學課堂教學中有效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6(29):263-264.
[3]李明揚.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實現(xiàn)生物課堂教學的高效率——對“一管四學五法”課堂教學改革的啟示[C].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第四屆世紀之星創(chuàng)新教育論壇論文集.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北京中外軟信息技術研究院,2016:91.
[4]王濤.小組合作學習在農村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5(0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