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松 趙二生 玉洪昊 張波 郭建夫
摘 要 興兩優(yōu)3089是廣東天弘種業(yè)有限公司以自育的優(yōu)質型兩系不育系興農S為母本,以自育的弘恢3089為父本雜交選育而成的秈型兩系雜交稻新組合,該組合于2019年6月通過廣東省品種審定,審定編號為20190057,具有豐產性好、米質優(yōu)、抗稻瘟病、后期轉色好等特點?;诖?,分析興兩優(yōu)3089的選育歷程及品種優(yōu)勢,探討了該品種的栽培技術要點和制種技術要點。
關鍵詞 興兩優(yōu)3089;品種選育;栽培技術;制種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1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06.087
1 興兩優(yōu)3089選育歷程
1.1 母本興農S的選育
2009年晚造在廣東省湛江市以優(yōu)質、不育起點溫度低的兩系不育系y58s為母本,以優(yōu)質、高抗稻瘟病的恢復系弘恢3088為父本進行雜交,2010年早造種植F2,在F2群體中選擇優(yōu)良不育單株留禾頭讓其重新抽穗,同年晚造11月中旬,不育系禾頭二茬穗遇低溫自交結實,分單株收獲種子。F2種子于2011年1月上旬薄膜育秧,并在2月上旬插植,抽穗期在4月中下旬,不育系自交結實,當幼穗發(fā)育敏感期平均氣溫高于23 ℃,通過對相應小穗花粉鏡檢以及與對照不育系y58s的觀察對比,淘汰敗育不徹底株系,其他株系按照選育目標從優(yōu)選株系中選擇優(yōu)良單株收種。通過多年多造選擇不育起點溫度低,農藝性狀好的株系,在2014年6月育成了優(yōu)質、育性穩(wěn)定、不育起點溫度低(23 ℃)、群體整齊一致且配組優(yōu)勢強的兩系不育系,定名為興農S,于2018年8月通過了廣東省種子管理總站組織的專家現場鑒定。
1.2 父本弘恢3089的選育
弘恢3089是2009年早季廣東天弘種業(yè)有限公司在湛江以桂99為母本,以弘恢3088為父本,進行溫燙殺雄雜交,并采用系譜法經過連續(xù)7代定向選擇和測配篩選,于2013年育成,定名為弘恢3089[1]。
2013年晚造在廣東省湛江市湖光鎮(zhèn)以興農S為母本,弘恢3089為父本進行配組,2014年早造對其F1進行測優(yōu),2015和2016年連續(xù)兩年對雜交種進行復測優(yōu)、品種比較試驗以及多點抗病性和適應性鑒定,興兩優(yōu)3089表現為株型緊湊、分蘗力中等、穗大粒多、抗倒力強、后期熟色好、米質優(yōu)、抗稻瘟病,于2016年6月育成,定名為興兩優(yōu)3089,并參加了廣東省2017年和2018年早造的區(qū)試及2018年早造的生產試驗,結果表現為該組合豐產性好,米質鑒定為部標優(yōu)質3級,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耐寒力中等,適宜廣東省粵北以外稻作區(qū)早、晚造種植,于2019年6月通過廣東省品種審定,審定編號為20190057。
2 主要特征特性
2.1 農藝性狀
興兩優(yōu)3089屬于秈型兩系雜交水稻品種,在廣東省除粵北以外稻作區(qū)早、晚造種植,早造全生育期124~128 d,與深兩優(yōu)58香油占相當,晚造全生育期114~118 d,與廣8優(yōu)2168相當。經過多年多點試驗及兩年的區(qū)試和一年的生產試驗,該組合綜合表現為株型中集,分蘗力、耐寒性中等,穗長粒多,抗倒力中強。該品種植株高115.1~116.7 cm,每公頃有效穗255~261萬,穗長24.2~25.4 cm,每穗總粒數165~168粒,結實率83.0%~83.5%,千粒質量21.3~21.9g。
2.2 產量表現
2015—2018年在廣東省湛江市湖光、龍川、信宜、陽江等地進行了興兩優(yōu)3089品種比較試驗,平均產量綜合表現為8.10 t·hm-2,2017年和2018年參加廣東省早造區(qū)試,2017年早造平均產量7.18 t·hm-2,比對照種深兩優(yōu)58香油占增產2.89%,增產未達顯著水平;2018年早造平均產量7.42 t·hm-2,比對照種深兩優(yōu)58香油占增產7.23%,增產達極顯著水平;2018年早造參加省生產試驗,平均產量7.78 t·hm-2,比深兩優(yōu)58香油占增產7.27%。
2.3 米質
2015—2018年在廣東省湛江、陽江、信宜、龍川等地開展興兩優(yōu)3089評比試驗,并進行了實驗室米質鑒定,鑒定結果為米質優(yōu),整精米率52%左右,堊白粒率12%左右,堊白度1.2%左右,長寬比3.3,食味品質分81分。2017年和2018年參加區(qū)試及生產試驗,依據GB/T 17891-1999《優(yōu)質稻谷》標準和DB44/181-2004《廣東省優(yōu)質秈稻谷》標準,由農業(yè)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jiān)督檢測中心檢測,檢測結果為興兩優(yōu)3089米質鑒定為部標優(yōu)質3級,糙米率78.5%,整精米率57.8%,堊白度0.2%,透明度2級,堿消值6.2,膠稠度78 mm,直鏈淀粉14.4%,長寬比3.3。
2.4 抗性
2015—2018年連續(xù)4年在湛江遂溪、茂名信宜、陽江等多地進行稻瘟病田間重復檢測,每個檢測點都按照檢測標準(種植合適的誘發(fā)種且過氮種植),檢測結果平均表現為苗期葉瘟2級,穗期頸瘟1級,感白葉枯病。2017年和2018年早造參加廣東省區(qū)試,區(qū)試的品種抗性鑒定結果為抗稻瘟病,全群抗性頻率89.5%~95.8%,對中B群、中C群的抗性頻率分別為91.7%~94.1%和100%,病圃鑒定葉瘟1.0~2.0級、穗瘟1.5~1.8級;感白葉枯病(Ⅳ型菌7級、Ⅴ型菌7~9級)。
3 興兩優(yōu)3089的栽培技術要點
3.1 及時播種和移栽
以在廣東省湛江市種植為例,早造一般在3月5號左右播種,早造溫度低,秧齡在25 d左右,晚造一般在7月10號左右播種,晚造溫度偏高,秧齡在16 d左右。播種前選擇肥力較好且排水灌溉較方便的田塊作為秧田和移栽大田,播種和移栽前都要平整田塊,同時還要注意移栽前防治病蟲害。此外,還應注意天氣變化情況,及時播種和移栽。
3.2 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產量,加上帶蘗淺插,更加有利于前期秧苗的早生快發(fā)。淺插秧是早生快發(fā)的關鍵[2]。興兩優(yōu)3089人工插秧栽培每穴宜插雙株苗,基本苗保證在90萬/hm2左右,拋秧栽培則在秧齡3.5葉時每公頃拋550盤左右。
3.3 科學進行水肥管理
以肥力一般的田塊為例,應施足底肥,一般底肥采用雞糞等有機肥和尿素混合使用,雞糞等有機肥一般每公頃施1.3~1.8 t,尿素每公頃施用130~170 kg,移栽7 d后,看秧苗的生長情況進行追肥,一般施用復合肥,每公頃180~220 kg,后期視秧苗長勢情況進行補肥。在分蘗時期應該多次淺水灌溉,到分蘗后期,應斷水曬田,有效控制無效分蘗,曬田以田塊有輕微裂縫或田中不陷腳、留有鞋印為宜。在抽穗揚花期時田塊應保持淺水層,灌漿期至成熟期應淺水干濕交替灌溉。成熟前7天左右應斷水曬田,準備收割。
3.4 病蟲害防治
興兩優(yōu)3089抗稻瘟病,感白葉枯病,在生產上要注意稻瘟病和白葉枯病的防治。對于其他流行的水稻病蟲害,可根據歷年的水稻發(fā)病狀況及當地植保部門病蟲害的預報,及時準確地進行水稻病蟲害防治。
4 制種技術要點
4.1 合理安排播插期,保證花期相遇
在晚季廣東省湛江市一般在7月上中旬播種,根據歷年制種的經驗與數據并結合當地氣象部門的預報安排播種計劃。父本分兩期播,第一期父本與第二期父本相差6~7 d,母本與第一期父本相差8 d左右,在幼穗分化初期就要開始實驗室幼穗分化鏡檢,確保父母本花期相遇,提高異交結實率。
4.2 合理密植
晚造在湛江市制種,一般采用人工插植,根據父母本生育期及歷年的制種情況進行安排。父本一般插植2期,插植規(guī)格為22 cm×28 cm;父本和母本之間的行比應為2∶14,母本的插植規(guī)格應為14 cm×18 cm。第一期父本與母本相差8 d,父母本距離30 cm左右,父本應高大粗壯,便于后期授粉。
4.3 合理使用“九二零”,促進異交結實
母本興農S和父本弘恢3089都比較耐“九二零”,共噴施“九二零”兩次,第一次在母本抽穗20%~25%噴施,父本同時噴施,每公頃使用“九二零”240 g左右,同等劑量1 d后噴施第二次。根據父母本田間長勢及為后期授粉方便,適量給父本多噴施一些,使父本高于母本,以利于授粉,一般父本高于母本25 cm左右為宜。
4.4 嚴格除雜和隔離,提高種子質量
在抽穗時應該盡快檢查出田塊中的雜株及異形株,授粉完成后應及時割除父本,再次檢查母本,防止品種混雜。收割前后注意機械和人為混雜,收割后及時晾曬,及時入庫。制種田與其他水稻田塊在空間上至少應有500 m
以上的距離,時間上花期應保證至少25 d不相遇,以確保種子質量,防止竄粉。
參考文獻:
[1] 趙二生,玉洪昊,張波,等.優(yōu)質高產抗病雜交水稻弘優(yōu)3089的選育與應用[J].南方農業(yè),2018,12(18):178-179.
[2] 郭建夫,張建中,蔣世河,等.雜交水稻新組合叢優(yōu)9919特征特性及與高產栽培技術[J].農業(yè)科技通訊,
2005(12):19-20.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