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山野江湖

    2020-06-15 06:31:09任林舉
    山西文學 2020年6期
    關鍵詞:狍子山林松鼠

    1

    冬天已經過去,但春天仍沒有到來。

    在東北,這是一段最難說清是什么季節(jié)的日子。寒冷的勢力太強大了,即便到了它應該退去的時間,也不會心甘情愿、順順當當退讓。最后的掙扎和爭奪在所難免。就像兩個勢均力敵的對手打成一團,一會兒你占了上風,把對手壓在身下;一會兒他又占了上風,反身在上。此時,就算你手里拎著一條木棍,想找個機會幫誰一下,都感到無從下手。相鄰又相克的兩個季節(jié)就這樣,來來去去地翻滾、“拉鋸”,在疆界上留下了一個寬寬的過渡帶——既是冬天,也是春天;既不是冬天,也不是春天。三天前,山上的氣溫還在零上幾度徘徊,只前天一夜,就驟降十度,還覆了一場白雪。

    我們剛剛越過山腳下一處結著冰的水塘,就驚起了一只躲在草叢中睡大覺的野兔。事情在瞬間發(fā)生,還沒等我們回過神來,野兔已經一躍而出。緊接著,雪地上便出現了一串間距很大的印記,兩兩成雙,看起來不太像動物的足跡,倒像石塊砸出或棍子戳出來的,印記邊緣的雪完全失去了輪廓,呈開放狀向前方炸裂。當我們反應過來時,那只學名為“東北兔”的兔子已經奔跑在50米開外的山谷里,流星一般,并逐步向左側的叢林靠近。一只雪白的短尾附著在劇烈顛簸的背影上,在我們視野中劃出一道道流暢的弧線。

    突然,流星隕落,飛行中斷,像遇到了什么撞擊。一點白,通過一個大幅度的折轉,變成了一片白。我看見野兔整個身體翻轉過來之后露出大片白色的腹部,但背景卻是空的,那只不幸的野兔似乎一頭撞上了堅硬的空氣或一面透明的玻璃。接下來的沖突和掙扎更是奇怪,野兔的身體向左復向右,躍起又跌落,棕色和白色交替顯現,樹枝搖晃,雪霰飛揚,一片凌亂……

    “野兔被套子套住啦!”有人驚呼,聲音很大,夾帶著幾分慌亂和惋惜。

    我們一同向野兔被套的地方奔跑。有一個人手快,一下子抓住野兔的兩只長耳朵,耳邊馬上響起了嬰兒啼哭的聲音,那是野兔的叫聲。真是奇怪,一只兔子怎么能發(fā)出這樣令人心疼的聲音呢?好在野兔的傷勢并不嚴重,幾個人七手八腳把套子解下來,撒手將野兔放開。望著野兔踉踉蹌蹌跑遠的背影,我開始為這只受傷的兔子擔憂,很難確定它還能跑多遠,還能活多久,下一段路或明天,它還會不會遇到同樣或不同的兇險??磥?,一切都要看運氣,都要聽天由命啦!

    野兔已經不見了蹤影,我的心仍在劇烈地跳動。這時,我發(fā)現站在我身邊的孟新表情已經恢復平靜,只是眉頭鎖緊,顯出幾分沉郁。他說,保護區(qū)里連續(xù)大規(guī)模清套已經有幾年的時間了,卻仍做不到百分之百清除,一些殘留的老套和一些新下的小套還會時不時遇到。顯然,這件事讓他或他們很煩惱。

    這一天,我們就從野兔遇險的地方起步,直接向山上攀爬。這段山體大約有30度至40度的傾斜,由于坡度較大,一般的動物也很少光顧。在很長的一段跋涉中,除偶爾遇到一行雉雞的腳印和不知名的小鼠的腳印,我們幾乎沒發(fā)現其它獸類的蹤跡。估計,這樣的地方連野生動物們也嫌無法立足、行走。大約40分鐘之后,我們終于爬上了一道山間平壩。

    現在,我們可以沿著同一個等高線繼續(xù)前行,也可以停下來喘口氣,感受一下緊張、疲憊后的輕松。此次野外調查已經進行到第三天,身體的疲勞期差不多已經過去,但幾十分鐘沖刺式的攀爬仍然讓人在內心里對沒完沒了的坡路感到隱隱的畏懼。突然遇到了平緩的地勢,縱然腳下仍凹凸不平,我們還是覺得走起來比平時走在平坦的馬路上還要輕松、愜意。

    幾棵碗口粗的松樹很突兀地從巖石和灌木叢中聳立起來,然后是柞樹、樺樹和青楊的交錯排列,看起來像一片花色均勻的織錦。從這片林子的形態(tài)看,比別處更多了一些原始的味道。雖然也屬于次生林,但形成的年代或更加久遠,至少在日本侵華時那次大規(guī)模破壞之前或同一時期。算來,大約有接近百年的時光。如此看,一片森林的恢復,特別是森林中生物多樣性的恢復是何其緩慢與艱難。套用日常生活中的一句諺語,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用在這里,就應該是“砍伐如山倒,再生如抽絲”。凡事朝好的方向發(fā)展時,過程總是漫長和艱難的。

    記得作家徐剛曾著書《伐木者,醒來》以喚醒人們的環(huán)保意識。我知道,作家的意思是讓伐木者清醒過來,趕緊住手。但我看到這幾個字時,心里還是不由自主地折了一個“個兒”,字面上產生的歧義讓人心驚膽戰(zhàn),誤以為讓伐木者從睡夢中醒來繼續(xù)作業(yè)呢!這片山林給我們留下的記憶太深刻、太沉重、也太可怕了,只要那些手持現代化采伐工具的工人們一覺醒來進入山林,森林就有了災殃。哪棵樹長得漂亮、高大,哪棵樹品種珍稀,哪棵樹就死期臨近。若如此,還真不如讓那些伐木者整天在屋里睡大覺了。

    這是一片典型的針葉、闊葉、喬木、灌木混交林帶,雖然這個季節(jié)大部分樹木還沒有生出葉子,但依據常識對針葉、闊葉、喬木、灌木的判斷卻一目了然。在沒有樹葉做參考的冬季,我一直沿用著自己的方法,判斷雖然不一定科學、精準,卻很有效,總體上不會有太大的出入——高大、粗壯的是喬木,低矮、纖細又成簇的是灌木。當然也有例外,比如,喬木的幼苗也很纖細,冬天里不好根據體形大小簡單推斷。長著葉子的樹木一定是針葉,而沒有葉子的樹木都是闊葉,例外情況就是落葉松,雖然是針葉,卻沒有一個堅定的立場,冬天里也跟著闊葉樹種一同脫盡了葉子。

    按照均衡、豐富和多樣性的原則,這樣的混交林是資源分布最合理、也最適合野生動物生存的山林結構。夏季,樹木們生發(fā)出濃密的葉片,大部分食草或雜食性動物幾乎不用費什么力氣,就可以在很小的活動范圍內吃飽。冬天,除了一些結果或結籽的闊葉樹種,比如核桃、橡子、榛子、胡桃等樹木的果實可食,一些小灌木的枝條、樹皮也可以食用,紅松、冷杉、樟子松等針葉樹木的種籽則可以做重要的補充。如此,動物們便少有饑餓之虞。特別是這種地勢舒緩的山間平地,不但幾種類型的樹木均衡分布,落在地上的種子也便于尋找和取用,所以很容易成為各種野生動物喜歡光顧的場所。

    從坡底一上來,立足未穩(wěn),我們幾個人就不約而同地發(fā)現了地上的足跡。有雪的山林,像一張干凈的白紙,很多的信息和故事都清楚地記在上邊。只要雪還沒有消融,一直向前走,就能在這部自然之書中讀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內容。專業(yè)的“野調”人員就喜歡這樣的季節(jié),只要有雪,必須上山?,F在,就連我這個并不專業(yè)的人,也能從雪地上辨認出幾個野豬和梅花鹿的足跡。

    此次調查的主題,是野豬專項調查。

    近年,隨著山林禁獵,野豬種群迅速擴大,在整個長白山區(qū)呈現出泛濫的趨勢,很多野豬不僅大肆踐踏農田,與農戶發(fā)生密集沖突;有一些地方的野豬甚至成群結隊地進入農戶拱食垃圾。龐大的數量和種群,已經成為山林資源中至關重要的部分。

    2017年3月,俄羅斯遠東地區(qū)伊爾庫茨克州發(fā)生非洲豬瘟疫情,疫情發(fā)生地距離我國較近,僅為1000km左右。2018年8月至11月間,中國境內,又陸續(xù)在遼寧沈陽、河南鄭州、江蘇連云港、北京市房山區(qū),接連發(fā)現4起非洲豬瘟疫情。一旦非洲豬瘟通過某種直接或間接渠道傳染到野豬群體,可能會對保護區(qū)的生態(tài)產生重大影響。不但會導致野豬種群的大規(guī)模崩潰;很可能還會影響到食物鏈上端的東北虎和東北豹。為了及時掌握目前野豬的種群規(guī)模、活動范圍和種群健康情況,由國家林草局委托吉林省立項開展了這次野外調查。我們這個小組的組長由省林科院動物研究所的專家吳景才擔任。

    興奮中,我很想循著這些足跡繼續(xù)向前跟蹤,吳景才卻在我眼前伸出手臂做了一個制止的示意。緊接著,他指示身邊的工作人員用GPS打出一個坐標,然后記錄:三棵刺五加、一棵紫椴、兩棵胡枝子、一棵柞樹……然后接著記:一只梅花鹿、三頭野豬、一只狍子、一只豹貓。說是關于野豬的專項調查,但野外調查人員,一旦進入山林,就不會放過任何與野生動物生存、活動有關的信息。

    在那些紛亂的動物足跡中,像吳景才這樣的專家一眼就能分辨出哪種足跡對應著哪種動物。幾天來,我對他們的本事一直心懷艷羨,但自己卻一直無法做到像他們那樣,盡管我也在不斷努力。如果說,狍子和鹿的足印很相似,容易混淆,也就罷了,像豹貓這種貓科動物的足跡很好區(qū)分,我怎么也沒有注意到呢?等幾個人走過去之后,我特意找一個不那么凌亂的區(qū)域仔細查看了一下。在那些雜亂排列的偶蹄類足跡中確實有一行淡淡的小“梅花”,很像家貓的足跡。實際上,豹貓體形和步幅的大小確實和家貓的差異不大,或許只略大那么一點點。按照這樣的間距和節(jié)奏,用目光把那些特殊的足跡重新整理排列一下,向遠一看,這只豹貓的行走路線就一目了然了。

    2

    我們沿著豹貓走去的方向繼續(xù)行進了大約半小時,在一小片紅松林附近,突然有一個棕黑色的小動物,拖著長長的尾巴從我們前面的一小塊空地上迅疾掠過。只見它身影一閃,就消失在一棵粗大的松樹背后。松鼠,我們中有人小聲叫道。附近的某棵松樹上,很可能就有松鼠居住的洞穴。

    在東北的山林里,這種俗稱黑狗子的松鼠,隨處可見,但平時卻很少有人對這小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生存意義進行關注和研究。大概只是在動物專家的眼里,這種不起眼的小東西才有研究價值。

    同行的張巖,是專門研究鼠類的專家,在他看來,像松鼠、倉鼠、鼯鼠等等這些微不足道的小動物,在物種存在的意義和價值上,與那些大型的或珍稀的物種比,如虎、豹、棕熊等具有同等的重要性,有時可能更有現實意義。一看到松鼠,他就有一些邁不動腳步,立即建議我們隨他觀察一下這只剛剛過去的松鼠。吳景才看看手表,沒說什么,算是對張巖這個建議的默許。

    如果在夏季,這些小東西會整天在樹上、地下以及樹枝間穿來穿去,一刻也不會停下來,但現在是寒冷的冬天,它們也是深居簡出,盡量待在自己的洞穴之中。在天氣更加惡劣的嚴冬,它們干脆就用干草把洞口堵嚴,抱著自己毛茸茸的大尾巴睡覺或發(fā)呆。只在上午九點左右和下午一點鐘左右出來“放風”,或者只是為了進食。松鼠有一個很特別的習慣,就是不管天氣如何寒冷,它都不在窩里吃食,而是坐在洞外的樹枝上,慢慢享用。

    在冬天到來之前,松鼠們早早就做好了越冬準備。它們會利用秋天食物豐富的大好時光,每天拼命地尋找和儲存食物,什么果仁、種籽、蘑菇、植物根莖、風干的野果等等,都在它們的搜羅之列。對采回來的食物它們要按照自己的方式,分別在各處藏好,有的藏在樹洞之中,有的需要在地上挖洞埋藏,最多時它們會“設立”幾十個儲藏點兒。

    如此安排,主要是預防糧倉被那些不講規(guī)則的家伙發(fā)現后偷竊或盜搶,來一個“連窩端”。一個身小、勢弱者,為了能好好活下去,也只能多些風險、防范意識。而對于這些分散而隱秘的倉庫,它們都會牢牢記住,一個都不會遺漏。非但不會忘記,對一些容易腐爛的食物,它們還會定期從洞里搬出來在陽光下晾曬。

    林中還有一種小鼠,學名未及仔細考證,當地人俗稱“花鼠”,和松鼠一樣,花鼠也有著儲藏食物的習性,也會定期晾曬,只不過它們不會爬樹,只能將窩巢建在地下。但由于有黑熊這樣一個鄰居,花鼠們的命運就遠遠趕不上松鼠。

    黑熊這個家伙,如果不在休眠期,就拖著笨重的腰身,整天在森林里翻來倒去,挖來挖去,沒有一刻閑著的時候。它們憑借一身蠻力,一會把一棵粗大的倒木推到一邊,仔細地搜尋、撿拾倒木下的蟲子、菌類等東西,邊撿邊往嘴里塞;一會兒又挖開一個樹洞,一邊驅趕著圍攻的蜂子,一邊吃蜂巢里的蜜;一會兒又將一雙巨大的熊掌對準一個螞蟻的窩巢使勁兒地挖。有時,遇到山里的養(yǎng)蜂人,也不管人家是否同意,抱起蜂箱就往林子里走,走到僻靜處砸開蜂箱就是一頓大吃……倒霉的小花鼠們,窩巢經常會在黑熊的翻騰中遭到滅頂之災。黑熊一來,伸出巨爪,不消十下八下,就把小花鼠的窩巢搗爛,吃空里面的一切東西。有時,竟連窩巢的主人也被它當午餐,一起吞進肚子。

    一般情況,森林中的小鼠們,比如松鼠或花栗鼠,儲存的食物足以應付一個漫長的冬天,就算有那么幾處被盜,也不會危及它們的生存。但事情總是會有出乎意料的極端情況。當某一年大雪封山,地面上裸露不出任何食物,松鼠的糧倉又大多被盜挖,實在挨不過一個冬天,它們就只能選擇自殺。在某一處樹丫上,像人類 “上吊”一樣,結束自己的生命。相反,當食物儲備豐足有余,消耗不盡,下一個春天一到,它們就不再去繼續(xù)尋找、消耗去年的“倉儲”,而是任由那些種子在地下受潮、發(fā)芽,再長成一棵樹,長成又能結很多種籽的樹。很多必須通過深埋才能發(fā)芽、繁衍的樹種,就這樣借助松鼠的搬運、埋藏之功實現了基因傳續(xù)。

    現在是早晨九點半,正是松鼠上午活動的時間段。我們剛才遇到的那只松鼠,一定是從窩巢中出來,去某一處樹洞或地穴取它的早餐。離我們站立的位置不到20米距離,有一棵直徑約30公分的大松樹,距地面三米左右的地方有一個小小的洞口,估計就是它的家。張巖示意我們不要做聲,坐在樹后耐心等待。七八分鐘之后,有一個機靈的小腦袋果然從樹洞中探了出來。由于距離的關系,一時還很難看到更加清晰的細節(jié)。就在這時,張巖把他手中的40倍望遠鏡調好,遞給了我。

    我最先看到的是小松鼠那兩只明亮的眼睛。它機警地向四周掃視了片刻之后,試探性地把毛色光亮的身體和兩只前爪探了出來。隨后,又向周邊望了望,像某人手扶門框朝外打望一樣。確認沒有什么異常,才一跳跳到了洞口的一段松枝上,背靠著樹干“坐”在那里。少頃,不知從哪里“變”出了一個有一點發(fā)黑了的果子,用兩只前爪抱著啃了起來。咬一口,以飛快的頻率咀嚼一會兒,然后豎起耳朵聽聽動靜,轉動兩只明亮的小眼睛向四周環(huán)顧一番,未見異常,繼續(xù)它津津有味的早餐。

    在森林里,松鼠和大林姬鼠、黑線姬鼠、棕背鼠和大倉鼠、花梨鼠等其他鼠類,還有兔子、原麝等小型食草類動物,因為天生沒有鋒利如刀的“犬牙”,也沒有以其它動物為食的心性和能力,就只能處于食物鏈的最低端,以一些植物的葉片、根莖、果實和一些小昆蟲為食。似乎,所有的食肉和雜食類動物都可以把它們當食物。像紫貂、香鼬、青鼬、伶鼬、黃鼬等這些體形較小卻兇悍、凌厲的鼬科動物,就更毫無疑問地要成為它們的天敵。

    曾有人在野外拍攝過黃鼬獵殺野兔的視頻,證明一只體形較小的鼬科動物,完全可以依憑尖利的牙齒和凌厲的攻擊,制服、消滅比自己體量大五六倍的食草類或嚙齒類動物。為了延續(xù)種群,山林里的“素食者”只有以超強的繁衍能力來應對個體的快速消耗。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繁殖,抓緊一切可利用的時間進食,以不斷增加的“口數”和肉體總量,維持著山林的活力和繁榮。

    3

    從松鼠的家向前行進大約500米,一道渾圓、舒緩的山梁斜插著橫了過來,與我們這道平壩成50度角交叉。一條清晰的“獸道”出現,不僅光滑,而且已經在松軟的山體上踏出一個明顯的凹槽。不難想象在某些隱秘的時段里,這一帶的熱鬧和復雜。一只野兔或亞成體的狍子走過去,一只猞猁或豹跟在后邊;一只梅花鹿和幾頭野豬走過去,相隔不久,又有一只老虎跟蹤而來……現在已接近正午,太陽最大時,是貓科動物的瞳仁縮到最小的時候,強光如芒刺激著它們的視覺神經,這也正是它們最不愿意面對的時段。如果沒有意外的打擾,它們干脆就找一個安靜、隱蔽又舒適的地方,閉緊雙眼睡大覺。經過一個上午的行走和進食,其它食草類動物也到了隱蔽和歇息的時候。偶爾有少數貪吃或饑餓的個體,還在林中覓食,它們也會憑借著靈敏的嗅覺和聽覺,早早地感覺出危險的來臨,悄無聲息地躲到我們的視線之外。

    稍稍留意,就會發(fā)現,“獸道”的兩側,從被雪覆蓋的地面上和落葉上,總是不時有一兩行狍子、鹿、野豬等足跡匯集進來,但“獸道”上的薄雪已經被踏光,根本分辨不出誰在上邊走過,行走的足跡是正向的還是反向的,走過幾回。

    這時,走在前邊的吳景才停了下來,指著地上兩條墨黑色的東西說:“這是豹貓的糞便!”孟欣很快從后邊趕上來,用專用的樣本袋拾起、封存一條。另一條,他拾起旁邊的一塊有棱角的石頭切開,初步辨認一下豹貓糞便里的成分。似乎也沒有什么意外,無外乎一些小動物細碎的骨骼或毛發(fā),但其間有一塊角質類的硬物,經幾個人共同確認,是一只松鼠的腳趾。

    從吳景才發(fā)現豹貓糞便的那一刻起,我就在頭腦里暗暗地勾畫著那種動物的形象和神態(tài)。這種被稱做銅錢貓或石虎的小東西,差不多是山林里體形最小的貓科動物。雖然它們體形較小,但也和老虎、豹、猞猁等貓科動物一樣,長著一顆圓圓的頭顱、尖利的牙齒和一雙明亮、銳利的眼睛。在身體結構的合理性、耐受性、協調性和靈活性上,比起那些體形較大的同類,豹貓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它們起了殺心,不管瞄準的是鼠類、兔類、蛙類、蜥蜴、蛇類還是小型鳥類,誰都難逃劫難。他們往往會在靜伏中耐心等待,一旦獵物進入“射程”,就會像一顆長著牙齒的炮彈一樣,突然凌空躍起。疾如閃電的一個飛躍,煞是驚心動魄、優(yōu)美漂亮。常常,都會有一個小動物為了這個難度系數很高的“動作”付出生命的代價。

    看來,附近的這片紅松林已經成為這個冬天里豹貓們經常光顧的“餐廳”了。而它們的口中餐正是那些以松林為家的松鼠、花栗鼠和其他小型動物。偶爾,也許會有野兔或原麝等被他們獵殺。弱肉強食,這是叢林中亙古不變的法則,但我還是不由自主地擔心起剛剛看到過的那只松鼠。因為我仔細地觀察過它,它就和我、和我的情感有了某種關聯,它的未來和命運就牽動著我的心。我知道這是一種同情弱者的本能或自己內心的軟弱,可我還是忍不住在內心發(fā)出這樣的感慨:“那些可憐的小動物啊,一生的平安,根本無從保障,不管多么小心謹慎,到頭來都無濟于事,只能依賴或祈求有一個好運氣?!?/p>

    4

    這是我隨調查組行走山林的第四天。

    我們連續(xù)翻了兩道嶺,午后三點多鐘遇到了一道和前一天十分相似的山梁,但坐標顯示絕不是同一條,兩者相聚的直線距離還有20多公里。這是一道清晰的“丫”字形山梁,在三岔路口,我們選擇了向左。這條路延伸不到1000米,通過一個緩坡開始向斜下方延伸。

    這時,右前方的林間空地上突然出現了兩行青鼬的足跡,它們離開了“獸道”拐向樹林,消失在一棵粗大的黑樺樹下。黑樺樹的另一側,是一些狍子的腳印,很凌亂,一時判斷不出這只狍子當時處于怎樣的情形,是偶爾經過還是在樹下逗留覓食。吳景才走過去仔細觀察了一會兒,抬起頭告訴我們,這是一個獵殺現場。

    兩只正在覓食的青鼬,應該是一雄一雌,它們經常是這樣,相伴而行,配合捕獵。走到此處時,可能發(fā)現有一只狍子從遠處朝這個方向走來,它們預料到那棵黑樺樹是狍子的必由之路,便提前跳到樹上等候。當狍子剛好經過樹下的時候,兩只青鼬先后跳到狍子的身上。狍子被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搞蒙了,先是來了一個急剎車,然后打著旋兒努力掙脫。它哪里知道對手是何等厲害的爬樹、攀巖高手,只要被它們貼上,就別想甩掉。非但甩不掉,兩只青鼬已經同時在狍子的背上開始了撕咬。巨大的恐懼和求生的欲望,來自不同方向的兩種動力,推動著這只倒霉的狍子,讓它在慌亂中隨便選一個方向,開始瘋狂奔跑……

    我們沿著狍子留下的足跡跟蹤了一段距離,發(fā)現雪地上有血跡出現,說明狍子在跑動的過程中已經被兩只青鼬咬破了頸項或后背的皮肉。狍子的足跡雖然跨距仍然很大,但可以看出,并不順暢,有一些踉蹌,有一些錯亂,行走的路線也呈現出不規(guī)則的擺動。在一處灌木叢旁,它甚至還停了一下,原地打了幾個旋兒,又換了一個方向接著向前跑。兩只青鼬加在一起,體重大約五六千克,這相當于一只成年狍子五分之一的體重。很難想象,兩只青鼬是以怎樣的姿態(tài)附著于狍子身上的,是兩只一同趴在狍子的背上?還是一只在背上、一只死死抱住了狍子的脖子?不管怎么說,狍子一邊流血,一邊忍受著巨大的疼痛和恐懼,還要負重五六千克向前奔跑。這是一件多么痛苦且悲傷的事情!但狍子是有名的傻狍子,并沒有其他有效的辦法應對或反擊,只能奔跑,奔跑,一直跑到精疲力竭或因失血過多而轟然倒地。

    吳景才判斷,經過一大段距離的奔跑,這只狍子百分之百會成為兩只青鼬的口中餐。因為以小勝大的訣竅就是打消耗戰(zhàn),耐心等待著對手將力用完,將血流干,以時間換勝利。看來,我們要預測到的結局絕不會在短時間內出現。因為時間的關系,我們決定放棄對這場獵殺的追蹤,趕在天黑之前走完預定的路線。

    結果,緊趕慢趕,我們到底還是“搭了一個小黑”,晚上八點才趕回駐地。

    第二天清早,我們按時進入了下一段行程。

    進山不久,我們就在一棵大松樹附近的一塊石頭下看到了一個碗口粗的洞,洞口被一些落葉和浮土虛掩著,看上去很像一個廢棄的洞穴。這是一個假象。這樣的一個小把戲肯定瞞不過身邊的幾個“老江湖”,他們一眼就看出了這洞穴的“玄機”。在他們的指點下,我對洞穴進行了仔細觀察,發(fā)現洞口的上沿,還留存著不易察覺的白霜。將手向洞里再深探一點,便觸及到了更加厚重的冰霜。由此完全可以斷定,這洞穴肯定不是空的。

    這樣的一個洞穴之中,很可能有兩種動物——獾和貉——同時在里邊冬眠。

    森林里的動物都精通生存之道,很多都成為了取長補短、互惠互利的合作者。其中,最完美的合作者莫過于獾和貉。獾,在長白山脈的山林里,基本就是一個種類——狗獾。它們擁有著一對尖銳的前爪和一副鋒利、強健的牙齒,不僅在關鍵時刻能一口將對手的肉體咬穿,肢體咬斷,還能在不太長的時間里掘出一個四通八達迷宮一樣的洞穴。

    曾經有人帶著三條狗去打獵,遇到了一個出洞覓食的獾,按理說,那三條出色的獵狗對付一頭百十斤重的野豬都不成問題,可遇到獾就有了問題。有一條獵狗不慎被獾咬住了前爪。性情兇悍的獾,一旦咬住什么,至死也不會松口,一直到咬斷為止。最后,雖然這只獾還是沒能幸免于難,但那條獵狗卻因為徹底失去一條前爪而成了廢物。

    林子里的獾,經常很聰明地將自己的洞穴建立在一棵大樹下面,四通八達的洞穴和盤根錯節(jié)的樹根相互對應,于是就徹底排除了被人類或其它動物挖掘的風險。獾在開展造洞工程時,并不是孤軍奮戰(zhàn),獨立完成。它們大多都有一個得力的幫手,那就是貉。一些有著豐富經歷的山民,比如李勇和曲雙喜等,都曾親眼見證過獾與貉的合作。獾在打洞的時候,貉會四腳朝天躺在那里,讓獾把挖出來的土堆在它的肚皮上,堆滿后,獾借助貉一身順滑的皮毛做“滑道”,將貉拖出洞去,貉一翻身,土就卸在洞外。如此往復,貉實際上充當了獾的運土工具。

    長著一身厚厚長毛的貉,天生沒有發(fā)達的前爪,不會自己打洞,但靠著和獾的配合立下了“汗馬功勞”。當冬天來臨時,獾也念及貉的貢獻,便善心大發(fā),允許貉和它們一起,在同一個“家”里冬眠。結果,獾卻因為自己的一個“善念”又得到了一項恩惠——貉一身柔軟、保暖的長毛,讓獾在黑暗冰冷的洞穴里享受了額外的溫暖,節(jié)省了很多的能量。

    在緊靠運柴道的一棵樹上,我們與編號為0008號相機相遇,剛好孟新帶著這臺相機的鑰匙。我們順便打開視頻查看,發(fā)現老虎先過來做了標記,并在樹干上留下了尿液。老虎離開后,相隔不到20分鐘,攝錄又一次開啟,錄到了一只赤狐。它到樹上聞了聞,順著虎的方向走去。老虎和狐貍相繼出現,這不禁讓人想起“狐假虎威”的成語。

    實際上,人類一直有一個誤會,認為虎和狐貍是要好的朋友或合作者,所以形影不離。其實,老虎和狐貍之間只是一種特殊形式的“共生關系”。在人類社會的人與人之間,也有類似的關系,這并不是誰想不想、愿意不愿意的問題,而是無法避免。憑老虎的性格,肯定不愿意身后始終跟著這么一個蹭吃蹭喝的偷食者,可又有什么辦法呢?狐貍們真是太狡猾啦!

    對于老虎來說,狐貍簡直就是個幽靈。它們總是遠遠跟在老虎身后,靠著超級的機靈和智慧將自己和虎之間的距離把握得恰到好處,讓老虎既“夠”不著,又趕不走。即便老虎發(fā)怒,很想一掌將它們消滅,它們也不用害怕,因為老虎根本抓不到它們的影子。既然狐貍的存在對自己也沒造成什么大的損失,而花太多的心思和力氣予以驅逐又不值得,還不如順其自然!于是,老虎就只能“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任由狐貍天天跟在身后,趁自己離開食物的間隙,偷吃一些“殘羹剩飯”。

    經過兩天的風吹日曬,山上的積雪基本在這一天的中午時分徹底消融。當我們進入那片亂石堆積的山間低地時,地上已經完全看不到積雪的痕跡,但林子里的一些重要變化,還是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樹木間厚厚的一層落葉,本來應該平整、均勻,現在看起來卻有一點波濤翻滾的感覺,東一處、西一處凹凸不平、“溝壑縱橫”、雜亂不堪,很像好好的一個店鋪剛遭到一場洗劫。那是野豬們干的。至少有十頭野豬,埋起頭,掃雷一樣,從低地的這端一直拱到另一端,把底層的樹葉和泥土翻到表層;又把表層的葉子和少數沒有吃盡的樹種壓在下邊……

    世世代代,野豬們就這樣在山野間行走、生息。既用它們堅硬的四蹄對森林實施著踐踏,也用它們勤奮的嘴巴對林間的泥土進行著孜孜不倦的“耕耘”。很多植物的莖葉、根塊和種子,在它們那張大嘴中變成食物,最后又化作糞便;很多種子因為它們的翻動和掩埋進入泥土,在下一個春天到來之后得以生根發(fā)芽。而它們自己的身體和種群,也借助山林的滋養(yǎng),由小變大,由少變多;最后,又在其它動物的口中或時間的流程里隕滅、消失,把在山林中所得逐漸或全部歸還山林,為下一個周期的生發(fā)、成長埋下伏筆。

    5

    “請記錄,20頭野豬的拱痕、橡樹五顆、榛子樹三顆、紅松兩棵、大石七塊……坐標……”

    今天,調查組換了“頭頭”。郎建民一來,組內的工作節(jié)奏和工作風格都隨著他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他的到來,意味我們這一調查組有關老虎信息會成倍增加,這也是我?guī)滋靵碓谛睦锇蛋灯谂蔚摹?/p>

    果然,還沒等隨行人員記錄完畢,郎建民突然雙目圓睜,豎起耳朵,注意力高度集中,用不大的聲音提醒大家:“我聞到了空氣中大動物的腥氣!大家馬上聚攏,向開闊處轉移?!睂山癫蹲揭吧鷦游锾貏e是野生東北虎豹信息的能力,從來都沒有人懷疑。憑借長期與野生東北虎豹相伴、相隨所得的經驗及直感,在過去的許多年里,郎建民所言之事從來不虛。這是他個人的本事,也是他和老虎之間的緣分。郎建民這個人,似乎天生就和虎豹有著“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記得那年,省里來了幾個搞攝影的人,非磨著郎建民帶他們去拍攝老虎不可,起誓發(fā)愿,不拍到老虎絕不離開。郎建民知道,他們這些想法純粹是外行人不懂山林規(guī)律的胡鬧。真正的野生東北虎怎么能說見就見得到呢?就是運氣極佳,偶爾得見,也是一閃而逝,還不等你把相機舉起,它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出于禮貌,郎建民不得不答應陪他們到山林里轉一轉。碰一碰運氣吧!讓他們感受一下山林里的環(huán)境和氣氛,也算是盡了自己的心。

    一行人驅車進山,路過離城市最近的一個老虎的“家域”,郎建民突然有了一種特殊的直感,覺得那一天、那一帶,一定會有不同尋常的事情發(fā)生。就在一片玉米地和山林的交界地帶,郎建民叫車子停下來。車一停,幾個人就急著要跳下車,郎建民馬上舉手示意,叫他們不要動,他似乎感到有一只老虎就在附近。

    車上的人開始調動自己的感官,隔著車窗向外搜索、觀察。突然,坐在司機位置的另一位動保專家薛延剛從倒車鏡里,看到了位于車子側后方的那只老虎。它正趴臥在玉米地的壟溝里向這邊張望。這讓一行人都感到了莫大的幸運和后怕,剛才如果貿然下車,正好把自己送到老虎的口邊。

    興奮、緊張之余,幾個人毫不遲疑,趕緊把身體探出車窗,對準后邊的那只老虎,就是一頓亂拍。忙亂中哪能顧得上角度和構圖,只要能抓到老虎那難得一見的影子,一個勁兒地按動快門兒就是了。大約十幾秒鐘之后,老虎站了起來,換了一個“姿勢”,這給幾個拍攝者另外一次機會。在一陣更加瘋狂的“咔嚓”聲中,那只亞成體老虎,搖搖擺擺、不慌不忙地走出了人們的視野,回歸山林。從此,有關郎建民的傳說更是神乎其神。

    我們緊隨郎建民撤到前方的一道土崗上,還沒走出20步,郎建民突然驚叫:“果然是一個大家伙!”在那道土崗的一段松軟的沙土上,相隔不到五米,郎建民發(fā)現了兩朵巨大的“梅花”,根據足跡的尺寸和經過的時間推測,就在此前的不久,有一只成年雄虎從這道土崗上走過,它的身體長度至少在2.5米以上。

    “這只老虎就在附近”,郎建民臉上露出了少有的緊張神色:“我感覺老虎的氣味比剛才還要濃重,如果估計不錯的話,它現在應該離我們不足100米?!蔽覀儙讉€人頓時緊張起來,又是四處環(huán)顧,又是用鼻子對著樹林猛嗅一陣。郎建民笑了笑對我們說:“它如果不想和我們發(fā)生沖突,就算離我們僅僅30米,我們也看不見它?!闭f著,他回身從背包中取出了一個驅逐大型野生動物專用的噴火筒,迅速把拉環(huán)套在右手的無名指上。

    沒走出幾步,郎建民又往地上一指:“老虎的糞便?!边@是一塊已經發(fā)白、風化了的陳舊糞便,至少在空氣中暴露了數月之久,糞便中野豬和狍子的毛發(fā)都已經裸露出來。綜合分析各種動物在這一帶留下的印跡,似乎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條信息——這一帶正是這只老虎的核心活動區(qū)域,它已經長期在這一帶盤桓不去。

    這只東北虎之所以會在這么小的一個區(qū)域內留下了這么密集的生命信息,也比較符合野生動物的生存邏輯。因為這一帶植物資源豐富,不僅能滿足小型素食類動物的生存需求,更重要的是,可以長期、不間斷地為野豬、狍子、鹿等大型野生動物提供食物。

    就食物鏈的簡單分層來說,鼠、兔之類僅僅是豹貓、猞猁和鼬類等中小型動物的食物,老虎對鼠類和鼬類等小型動物毫無興趣,但小型食草動物和它們的天敵以及大型食草動物往往會呈“膠著狀”生存在同一個區(qū)域。老虎跟隨野豬、狍子、鹿等大型動物來到這里,也就在客觀上與那些處于食物鏈中端的食肉類小動物為伍了。

    一片好的山林,各種動物都能在這里滿足自己的生存需求。當食草類大型動物存量不足時,老虎也可以順便拿其它貓科動物或中小型動物作為食物補充,打一打“牙祭”。這樣一來,大餐、小菜、葷食、素食一應俱全,老虎完全可以隨興取用,當然會盤桓不去。

    來不及做更多的分析和思考,郎建民提醒大家抓緊從這一區(qū)域撤出。我們跟隨他,向左側的另一道山梁快速行進。大約20分鐘之后,警報解除。我們繞了很大的一個彎子,才回到了本次調查的既定路徑上去。

    這一天的傍晚時分,我們在離荒溝嶺溝口約5公里處的一個遠紅外攝錄儀里發(fā)現了兩段十分難得的視頻。我問郎建民能否把這段視頻“拷”給我,讓我回去在屏幕較大的電腦上好好看看。他很堅決地回答:“不可以,因為我們有嚴格的紀律約束,沒有解密的圖片和視頻,堅決不能外傳?!蹦呛冒?,我只能按照他的提議,晚上回到駐地,用手提電腦和他一起觀看。

    由于畫面上的光線較暗,感覺色彩黯淡,可喜的是,圖像卻很清晰??雌由献詣由傻臅r間是下午五點,這一天的黃昏時分。畫面上突然有一個動物飛馳而過,但看上去只是一道模糊的影子,草黃色或淺棕色。很多野生動物,差不多都是那種顏色,狍子、馬鹿、梅花鹿還有某種野羊。到底是什么,郎建民一眼也沒有看出來。于是我們不斷地倒片子,一遍遍重看,差不多有十來遍,終于確認,那是一只梅花鹿。

    那道草黃色的影子顯然是以一個極快的速度在奔跑。一般情況,如果沒有什么大型動物在身后追殺,是不會跑出這樣的速度和姿態(tài)的。畫面大約停了8秒鐘,突然有一只豹子跳入畫面。雖然豹子的行進速度并不是很快,但肯定是一個跑的姿態(tài),通過分析,應該是一次跑動的尾聲,是奔跑之中的突然“剎車”。之后,它在畫面的另一個邊緣完全停了下來,立定,回過頭,警覺地張望。

    如果把兩個畫面聯系起來看,我們可以理解成一只豹子在捕獵一只瘋狂奔跑的梅花鹿。二者間距大約8秒鐘,8秒鐘對于一只全速奔跑的鹿或豹子來說差不多是20米左右的距離,可是豹子為什么會突然停下來,是奔跑了一段時間因體力不支而放棄了捕殺,還是受到了什么意外的干擾?

    一開始,我們就對豹子這個奇怪的 “剎車”動作感到大惑不解。這正是問題的關鍵,真正的答案就藏在這段視頻的開始處。反復回放視頻,我們發(fā)現,就在梅花鹿的身影剛剛過去的一瞬,隱隱地傳來一聲虎嘯。如果沒有視頻里的噪音,在那個寂靜的黃昏,這一聲虎嘯應該十分清晰。也許這只是一種巧合;也許這是一種必然,如果沒有這一聲虎嘯擾亂豹子的注意力,它絕對不會輕易放棄獵物,在奔跑中停下來。

    這一聲隱約的虎嘯,是破解那段視頻的一把鑰匙,也是山林里很多現象得以存在、很多邏輯得以成立的關鍵。這森林中王者的聲音,我們反復聽了很多次始終難解其意,但我相信,那只豹子懂得。

    而令我們震驚和久久難以忘懷的,正是豹子定格在畫面里的那個聆聽的神情和姿態(tài)。

    【作者簡介】任林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力作家協會副主席。 近年來主要從事散文、文學評論及紀實文學的創(chuàng)作。著有:《玉米大地》《糧道》《松漠往事》《上帝的蓖麻》《時間的形態(tài)》《此心此念》等。曾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第六屆冰心散文獎、第七屆老舍散文獎、第二屆豐子愷散文獎、首屆三毛散文獎、2014年最佳華文散文獎、長白山文藝獎、吉林文學獎等。

    猜你喜歡
    狍子山林松鼠
    我不是“傻狍子”
    狍子車
    狍子車
    無問西東,看風過山林月掠海
    學生天地(2019年33期)2019-08-25 08:55:58
    城市山林
    特別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28
    小松鼠
    松鼠
    如果相愛
    詩潮(2017年2期)2017-03-16 10:40:56
    松鼠
    松鼠
    漳州市| 海城市| 新源县| 从江县| 威海市| 定南县| 忻城县| 安平县| 营山县| 长兴县| 泾川县| 慈利县| 溧阳市| 阿荣旗| 黄山市| 收藏| 潜江市| 句容市| 腾冲县| 宁化县| 尼木县| 韶山市| 怀远县| 鄂托克前旗| 大化| 广州市| 萝北县| 高雄市| 沽源县| 双辽市| 辽宁省| 霍邱县| 百色市| 珲春市| 紫金县| 宁陕县| 茌平县| 浦东新区| 噶尔县| 赤峰市| 鹤壁市|